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2022年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出生人数速报值为799728人,比上年减少5.1%。日本出生人数跌破80万是自189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第一次,且比国家的预测提前了11年。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曾让世界震惊.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的轨迹相似.例如,两国都充分利用和平的外部环境,吸收技术、专利,并依靠出口加工业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增长.再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国均遭遇来自美国的货币升值压力乃至"异质社会论"批判.但中日两国却又有不同,这就是两国"中流社会意识"发育速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滑坡,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经济结构已经僵化,无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但是,日本经济的基本实力和潜在的成长实力依然雄厚,日本仍是美国以外无以取代的最大经济强国。近期日元大幅贬值,并非完全源于经济困难,与日本政府的纵容与诱导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绩效管理体系看日本企业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日本的经济和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日本第一大家电企业松下电器出现48年来首度亏损,亏损额高达4310亿日元。而日本七大电子企业中,只有索尼保持盈利。日本企业到底怎么了?日本  相似文献   

5.
虽然日本经济在二战后很快恢复,然而当时在很多外国人眼中,日本还是战后的一片废墟,日本制造也往往与“价格低、质量差”的印象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鸠山由纪夫就任首相以后,建设“东亚共同体”构想再次被日本政府作为重要的经济外交方针提出。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是日本为了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伴随其经济实力的增长而逐步形成的。体现了日本试图主导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图。在实践中,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构想面临来自日本自身东亚意识的摇摆不定、东亚国家间复杂的矛盾竞争以及东亚各国同质化的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80年过去了,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悲惨年代。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的期间,日本在疯狂侵略中国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了极为罕见的经济掠夺和破坏。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使日本走上了全面侵华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岳倩  薛坤 《世纪桥》2010,(7):46-47
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妇女就业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就业人数不断增多,且呈现出典型的"M"型模式。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采取的支持妇女的就业措施,社会家庭模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日本妇女自身不断的进步都推动了日本妇女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妇女的就业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天一 《先锋队》2012,(29):47
企业文化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总结日本管理经验之后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到8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抢走了美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为了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理论就是这种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0.
何廷玲 《探索》2005,(1):91-93
近些年来,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成功的,高效率的,令世人称道。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弊端初显端倪,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日本对其公司治理结构又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正在从“日本式的资本主义”转向“美国式的资本主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了解日本企业的治理现状和进一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交形象是一定时期内一个主权国家政府的外交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基本评价。战后日本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争做政治大国,外交形象矛盾而复杂。研究战后日本的外交形象及其历史背景,对于认识当今日本外交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沿 《党建文汇》2002,(3):39-39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大谈“中国威胁论”,以“害怕”的口吻宣称中国经济将取代日本,这未免使一些国人沾沾自喜。说到底,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吗?这里面有多少水分呢?  相似文献   

13.
张季风 《前线》2008,(3):36-37
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媒体报道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泡沫经济,并将其与现在的国内经济现象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十分相似。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更为相近,更值得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赣南与日本的交流古已有之。改革开放后的20年,赣南地区的外事活动日趋活跃,日本与赣南在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交往也日益扩大,对赣南地区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后来居上的日本制造业面临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战后日本经济的强大,得益于制造业的发达。由于注重发展制造业,日本克服了自然资源贫乏的不利条件,确立了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日本制造"也获得"高品质"的美誉。然而,近年来,"日本制造"的光环开始变得暗淡。针对  相似文献   

16.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缩小地区差距上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地区开发法律和计划;实行财税优惠政策;成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据点开发等.这些政策与措施对日本振兴落后地区的经济,使全国经济向均衡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总务省于"敬老日"当天公布人口推算统计显示,2014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329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25.9%。日本百岁以上老人数量达到58820人,其中,女性占比高达87%。随着出生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略亚洲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论著不胜枚举。但多年来,人们在研究日本侵略史时.多偏重于日本殖民者的军事进攻和经济掠夺,从思想、理论层面进行归纳剖析的则比较薄弱。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此也曾作了不少积极的尝试,出版了一些著作,如万峰的《日本军国主义》、史桂芳的《东亚联盟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从鸦片战争战败后,弱点尽显露于国际,列强认为中国有丰富的资源却衰弱可欺,于是相继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与军事侵略。日本与中国距离最近,野心最大,侵略行动也最为疯狂。“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鲸吞中国的行动,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多,本文仅从日本的经济和对外政策角度探讨侵华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小企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日本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与日本政府长期实行一系列的中小企业政策和法律支持是分不开的。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和立法体系在世界各国中是最为完备的,其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