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培育员工的核心价值观。构筑企业文化平台 根据“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客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的原则,企业的成败在于企业成员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信念行为。企业在制定、倡导、信奉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时就要考虑到是否被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所信仰,是否能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思想,其特点是将企业的“硬”管理和“软”管理结合起来,以“软”管理为主,即以“物”为重点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企业理念;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明确企业价值取向,凝炼企业精神;运用 CI战略,塑造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21):47-47
树好一个“魂”——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动力,是方向和灵魂,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更应该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并将这种信仰和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相结合,始终坚信企业是成就事业的根基和舞台,是达到理想彼岸的帆,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8):F0004-F0004
天津市燃气集团把建设一流诚信品牌作为企业第一位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品牌素质建设为载体,努力建设以诚信为核心、具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集团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经营宗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清洁能源供应商”的企业远景、“铺设命脉,输送亲情”的企业使命等一整套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大力开展培训教育,把企业价值理念转化为广大员工自觉的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永昌 《奋斗》2005,(2):31-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是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他们的一篇论文《企业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来的,迄今为止已有14年历史,最近几年引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现在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研究的热点,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成为企业家普遍接受和共同研究的核心之术与制胜之本。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文化的各种价值观中,“以人为本”是其核心价值.“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其次,“以人为本”要体现仁者爱人的精神,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是一剂致命的毒药,绝非商业大道.第三,“以人为本”要对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活动,每一个举措中充分考虑员工正常的人性人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梁信军 《党建》2011,(12):39-39
民营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开展工作,这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伴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现代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上海复星集团党委紧紧围绕创造价值、分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摸索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既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取得了“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邯钢党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邯钢党委坚持着眼企业发展,明确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愿景,提出“主业做精、功能拓展”的战略,努力实现“产能不增、产值倍增”。动员广大党员带头“居危思危、居危思进”。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业绩。  相似文献   

9.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工厂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效益攀升的迫切需要。吉化集团包装制品厂结合工厂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吉化集团公司“三条主线、两个支点”和企业效益这个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作复合型员工”为主题,通过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和团队学习理念,选准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大学习、大练兵、评明星”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世界”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内容的核心。“新世界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及其发展的历史为基本视域,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表达了人之为“人”的精神诉求。“中国梦”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愿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风貌,展示每个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实历程,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是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的四个不同层次中可以寻找到不同的角色定位,分别为团队再造、优化规则、强化理念和品牌塑造。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中要重视感性取向,注重以人文精神凝聚员工,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远景;在“优化规则”中则要重视理性取向,从体制、机制上致力于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强化理念”中充分发挥宣传舆论优势,让企业精神等文化因子成为职工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在“品牌塑造”中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打造一流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7,(9):41-41
正如所谓的“知识经济”“学习型组织”等概念一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词也是“老外”发明的。1990年,著名的管理学家普瑞哈兰德和哈梅尔共同撰写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书。在这本书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词被首先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关于企业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的能力……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  相似文献   

13.
毛大训 《学习导报》2011,(21):45-46
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南车株机公司要想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就必须通过思想的不断转型,在工作中持续改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在公司各项工作中得到发展、实践,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这一平台,“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投身愿景”、“系统思考”、“本职工作:日常工作+改善”等理念已内化为企业的机制和习惯,许多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已经转化为企业制度的一部分,企业管理效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集中表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市场的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共同价值、共同行为准则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绵阳市“321”工作法的出台,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模板,党组织怎么建设、作用如何发挥、路子怎么走等问题迎刃而解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可在绵阳市各大非公企业,这一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就在今年党的生日这天,绵阳市委组织部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实施,出台并全面推行了“三同两议一取向”工作法(简称“321”工作法)。逐步实现组织建设同步化、班子成员同向化、工作保障同等化,建立企业党组织要参议企业发展大事、审议企业管理机制,形成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文化。“321”工作法的出台,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模板,党组织怎么建设、作用如何发挥、路子怎么走等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张仕荣  吴迪 《当代党员》2023,(18):31-32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正式提出。从愿景到行动,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理念落地,将愿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演进,得到了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在中国和共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倡议从蓝图变成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最具包容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实惠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化建设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我国的企业化建设应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既要改革现行的经济体制,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营造健康积极的法制环境,为企业确立正确的长期发展目标创造外部环境条件;同时,又要实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确立以“创新”为核心,以“和谐”为基础的企业化理念,创造追求卓越与内外和谐有机统一的企业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将企业党建工作融入经济中心、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始终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他们以落实“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重点,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由围绕到融入,再到为企业实现目标配置优秀的“思想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党建创新之路,为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略论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固始县段集镇党委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对群众的发展愿景、合理建议和正当诉求说“是”,对危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说“不”,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果,有力促进了全镇三大文明建设。针对“三不”狠抓“三改”走进基层,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就是希望干部愿意干事、善于干事、常干好事,并希望党委政府剔除那些不愿干事、不会干事、不干正事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