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书作者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了全省7个市(州、地)43个人物,通过记述这些在文化、社会、宗教、民族、经济等方面有典型意义的贵州人,折射出贵州形象和贵州精神;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反映了"贵州人"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对于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不同感悟,进而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变化发展。贵州的多元多彩,是值得外国人去体验和感悟的地方。作者说,过去10年里,国外媒体对中国,特别是对贵州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简介]陶婷婷,贵州石阡人,北京贵凤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黔菜出山、黔货出山的实践者。2020年被评选为天下贵州人十大榜样人物。一道道家乡菜的味道,抚慰了漂泊在异乡的贵州人的舌尖,暖了胃,更柔软了乡情。陶婷婷的梦想是要让贵州味道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王庆  丰先林 《当代贵州》2008,(20):65-65
从严格意义上讲,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从1976年以后开始起步的,发端于个体经济,并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回落、重振四个阶段。触摸这段历史,可以体昧到贵州人的改革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喜欢看《当代贵州》,尤其关注《山里山外贵州人》栏目。贵州,过去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贵州虽然和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慢了点,但勤劳的贵州人通过一代又一代努力,正在向世人展示着一个崭新的形象。对这些各行各业付出激情与汗水的贵州"英雄",我们不能忘记。细读《山里山外贵州人》,文章朴实生动,把贵州人的精神、贵州人的志气、贵州人的品格,都一一展现了出来,为贵州人树了榜样、树了形象。  相似文献   

5.
"新贵州人"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不仅仅特指一个特定的人群。本期推出这个专题,一是想从一个侧面或者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贵州,来感受贵州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步伐,来唤起并进一步激发贵州各族人民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志气和信心:二是呼唤更多的人才融入贵州,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增劲添力,共同建设共和国大地上"这一片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6.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为贵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的变化告诉世人: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贵州人的本质常态;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贵州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道出了贵州人奋发进取的决心和加快发展的期盼,可谓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这无异于给经济发展正处于阵痛中的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带来了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7.
作为长期关注贵州文化现象的贵州人,谈谈几点建议。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文化建设,贵州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贵州要实现用一个个文化建设上的“贵州现象”  相似文献   

8.
后发与后劲     
翻开第20期《当代贵州》,人民日报赴贵州采访组采写的《蓄势后发从头越》使人眼前一亮。一扫自卑心理,顿长几分豪气,这便是我的第一感受。这的确是篇好文章。它用一个“退”字,写出了贵州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胆略和气魄;用一个“通”字,描绘了贵州人打破封闭,走出深山的决心与成就;用一个“变”字,展示了贵州农村经过艰苦奋斗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贵州,一个后劲十足的贵州。后来居上,蓄势后发,都需要有后劲。后劲从哪里来?来自“志气”和“信心”。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只要有志气,有信心,便会有十足的发展后劲。面对落后,要不甘落后,要有改变落后面貌的抱负。面对困难,要不怕困难,要树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对提升贵州人群体文化自信心发挥了作用;40%的人觉得比以前自信,26%的人觉得比以前底气足,23%的人觉得充满自豪;91%的人认同自己的贵州人身份;77%的人认为贵州最值得向外推介的是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对于如何继续提升贵州人的文化自信心,73%的人认为要靠提升贵州的经济文化实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3,(5):8-8
1月21日,在“2013天下贵州人春节晚会”上,北京贵州商会为刘丛强、李春燕、阿里木、陆永康、李泽英、韦族琼等6位贵州典型人物颁发“自强自信贵州人”突出贡献奖,获奖者分别获得1万元奖金。  相似文献   

11.
彭奇伟 《当代贵州》2011,(14):18-19
为探索经验,贵州农村危改逐步形成了“整县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摸着石头过河”的贵州人做到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体现了贵州人的信心、志气、智慧。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2,(13):9
五年的变化告诉世人: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贵州人的本质常态;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贵州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  相似文献   

13.
正探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追寻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贵州人的构成、心路历程及其精神。人文精神对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为深刻、长远。经济的发展改变着贵州具象的物化的面貌,而人文精神的守护与传承则塑造着贵州人的风骨和贵州人内在的精神面貌。前不久,结合当下后发赶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为贵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的变化告诉世人: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贵州人的本质常态;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贵州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道出了贵州人奋发进取的决心和加快发展的期盼,可谓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这无异  相似文献   

15.
李坤 《当代贵州》2012,(31):36-37
9月10日,"贵人善行——颂最美精神做最美贵州人"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旨在以贵州"最美事迹"感动人、"最美人物"鼓舞人、"最美精神"塑造人。为了褒扬当代贵州人中的凡人善举,本刊将从这期开始,每月刊发一位平凡人的"最美事迹",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去,勤奋敬业,扎实工作,塑造新世纪贵州人的新形象:”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加快贵州今后5年的发展,推进富民兴黔新长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5个多小时的活动,现场的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祥和、喜庆的氛围里,乡音乡情,畅叙不尽。"年味浓浓溢四海,喜庆连连漫神州……天下贵州人,一生贵州情。"2月13日,由省文联、省工商联、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省文史馆主办的2014"天下贵州人"新春联谊活动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委员以特有的贵州风度,向全国、全世界传达着贵州和贵州人迎难而上、创造美好未来的自信、自强与魅力。  相似文献   

19.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7):66-66
贺龙部队官兵大多是湘黔人,故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之说。贺龙的部队出白贵州,三个师长和许多官兵是贵州人,他们推动和支持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中立下不朽战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我们贵州人发现了珍宝、保存了珍宝,却没能把珍宝漂漂亮亮地推出去,让世界了解贵州,为贵州人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