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西省定襄县是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革命老区。1911年辛亥革命时贺炳煌等定襄籍同盟会员即参加了太原反清起义。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定襄革命青年的觉醒。在民主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定襄既走出了薄一波这样党的杰出领导人,也有成百上千名定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就有我的父亲王书太和堂兄王继尧。  相似文献   

2.
4月8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学党史重走抗战路”活动,奔赴山西,先后走访了定襄西河头地道战遗址、平型关战役遗址、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砖壁村百团大战指挥部旧址等抗战遗址和纪念场馆,重温抗战历史,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我参加了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学党史重走抗战路"活动。缘于对山西的误解,怀揣着干燥灰黄、贫瘠困苦的刻板印象,飞机落地,我便一头扎进了这片黄土地。平型关巧遇日本人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是参观忻州市定襄革命历史纪念馆和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我们进入地道,里面阴暗凉爽,狭窄低矮,需躬身而行,又曲曲折折,一会儿要上一会儿要下,昏黄的灯光甚至不足以照亮脚下的路。体验的地道遗址长仅约1公里,却显得格外漫长。历史是沉默的,  相似文献   

4.
老彭轶事     
中共党员彭伯周(1905———1996),山西省定襄县人。父老乡亲和同志战友们习惯地称他为老彭。1927年底,彭伯周于太原第一师范毕业后返乡从教。历任定襄县立第一高小教员,定襄县立第二高小校长,定襄联合高小教务处处长。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抗日民主县政府教育科科长,翌  相似文献   

5.
1943年10月,<解放日报>头版登载了<闻名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定襄县基干游击大队长郭继成同志壮烈牺牲>的悼念文章.同时中共定襄县委立碑纪念,县委书记范富山亲自撰写碑文.为怀念烈士,激励后人,后经晋察冀二专署决定,郭继成工作战斗过的南涧村改名为继成村.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的"学党史重走抗战路"活动来到山西。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东沿千里太行,西依九曲黄河,拥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既是历代帝王争霸之地,也是外族染指中原必经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就设在这里。一、参观定襄西河头村地道战遗址和阎锡山故居山西的春天比江南来得晚,进入4月中旬才开始回暖。  相似文献   

7.
一块银元每逢过春节,太行山上的左权县西河头村的韩荷花老人,总要意味深长地将自己保存多年的一块银元拿给儿孙们看。“这是咱家的传家宝,这是刘帅赐给咱的福”,她永远不让孩子们忘记这块银元的来历。1937年11月,日军大举进攻山西,国民党正规军节节溃退,八路军129师开赴太行山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要来的消息传到了西河头村,国民党顽固分子和旧势力大肆散布谣言,说“共产党就是共产,共产党杀人如割草”,西河头村及附近群众被谣言盅惑,纷纷逃离躲避。曾给刘伯承师长拆洗过被子的韩荷花也躲藏到离村十多里的小…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34):65-65
牛佩琮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他参与创建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先后任一总队和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副纵队长,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郭静 《先锋队》2011,(19):61-63
古老的滹沱河在定襄、五台、盂县三县交界处,将太行山支脉冲刷成一条长达数十公里的峡谷,美丽的东峪就处于峡谷的中心地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这方红色热土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定襄县城东南40公里处,有一个叫东峪的地方。那里自然风光旖旎,尤其是深秋时节,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漫山遍野的柿树叶好像枫叶一样鲜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薄一波同志100周年诞辰,也是他去世一周年纪念,我深深地怀念他。薄老和我可以说是同乡。我们的家乡虽然分属于山西定襄和五台两个县,但他的家乡定襄县蒋村离我家却只有30多里路。薄老1925年加入中同共产党,是老一代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1.
1947年 6月 ,中共山西省寿阳 (路北 )县委为了配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加强和巩固寿阳 (路北 )革命根据地 ,粉碎阎匪驻寿阳境内49师发动的“水漫式”进攻 ,在种子坡村党组织的密切配合下 ,秘密组织全县的民兵 ,利用种子坡村的有利地形 ,用两个月的时间修筑了2 0 0 0多米长的山地战术地道。种子坡村是从南到北依沟崖地形建设的村庄。地道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主要利用地面之有利地形和建筑 ,修有暗道、碉堡等工事 ,在村周围各交通要塞的地道 ,都布有望孔和射击口。特别是利用沟崖地形的独特条件 ,在沟谷两边的崖中 ,地道依崖从南到北贯…  相似文献   

12.
<正>种子坡地道战遗址位于晋中市寿阳县解愁乡种子坡村。1939年,中共寿阳(正太路北)县委组织群众开始在种子坡村挖掘地道来抵御侵华日军的侵扰,后因日军"扫荡"和破坏被迫停滞。1942年春夏,当地中共党组织第二次组织附近军民开展大规模的地道挖掘工程。1947年,又第三次发动当地群众对地道进行扩建和完善。三次挖掘和扩建.形成了从村里到村外,全长5000米(10华里)的多口地道。地道内部分三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汇》2014,(1):I0004-I0004
正2013年,定襄县全面紧扣"解放思想谋转型,创优环境促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实施"强县富民"发展战略,奋力推动定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二三产齐头并进。一产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上,在效益上做文章,把定襄打造成为全省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亮点县。二产上,一是尽快组建锻造产业协调机构,同时充分发挥山西锻造协会的作用,做强做大,形成拳头;二是坚持"走出去"招商,培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汇》2005,(1):F004-F004
定襄县神山乡赵家营村,位于滹沱河东岸,全村446户,1446人,其中党员49人,现有耕地3064亩。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长子县南陈乡西堡头村发生的“民告官”事件,足以说明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某些干部身上仍然保留着很深的“人治”观念和很浓厚的“传统”色彩。那么,西堡头村“民告官”的事件说明了什么,请读者阅后参与评论。  相似文献   

16.
蒲县太林乡西开府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共760多人。乔民喜,1989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至今,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为西开府村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敢想敢做敢为先杨建军四十出头,中等身材,眉宇间经常聚成一个“川”字,全身上下洋溢着刚毅和果敢。十几年的公安工作经验和十余年的乡镇书记生涯造就了他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办事风格和吃苦耐劳、刚直不阿的秉性。1996年春,他就任定襄县县长助理,分管城建、环保、房改等工作。当时,地区召开了全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了建筑工程项目执法大检查。他参加完地区会议后,回到定襄,马上向县委、县政府做了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过研究,决定让他来抓定襄县的建筑市场。于是他又担任了县建筑工程项目执法监察领导组常务副组长。…  相似文献   

18.
石工淦,这位早在30年代就蜚声山西文坛的青年诗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的火热战斗中,把手中的笔和枪结合起来,瞄准侵略者,一直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直至1942年英年病逝。他虽然不是战死在沙场、就义于铁窗,但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投身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为祖国、为人民谋解放的赤胆忠心,和与困难、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同样是光彩夺目、昭示后人的。由爱国青年锻炼为抗日军队的革命战士石玉涂,笔名磊生,祖籍山西定襄县受禄乡黄嘴村。1918年出生于山西临汾,1931年返回故里,先后在定襄高小、太原山西省立一中和省立一…  相似文献   

19.
阎武宏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令人羡慕的年轻老干部我同阎武宏同志相识于解放战争年代。我是忻州人,他是定襄人,是邻县老乡。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权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以北同蒲铁路为界将忻县分成东、西忻县,在路东与定襄毗邻一度划为忻定县,属晋察冀边区二专署;路西属晋西北,后为晋绥边区六专署管辖。1948年7月,我们打败阎锡山顽军,解放了忻州城,恢复了忻县原来的建制,划归晋中区党委领导,我和阎武宏同志初次见面相识,从那以后,同志心、战友情便把我们连在了一起,伴随我们一同走过了…  相似文献   

20.
王宜田 《新长征》2011,(7):21-22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作为重要战场,先后形成东满、辽吉和南满三大农村根据地,共同构成吉林省解放区。三大根据地作为前沿根据地,犹如三把利剑,从东、西、东南3个方向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区,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