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玲 《长白学刊》2001,(2):48-51
不同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解释框架不同,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应当包括自然本体论、自然认识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伦理观.自然概念的历史演变根源于自然观的历史性变革,而自然观的变革,最终根源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
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同是在面对西方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开始自己对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探索。应该说,在最初介入后现代争论时,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起点。詹姆逊经历了最初与鲍德里亚的"志同道合"到最后的"分道扬镳",特别在对待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上的不同态度,埋下了鲍德里亚从马克思主义走向非(反)马克思主义裂变的伏笔,找出造成这一裂变的根源正是本文对鲍德里亚与詹姆逊比较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概念包含着生态意蕴,这是从其内在逻辑中得出的结论。它首先表现在人化自然概念的客观性上,这是在其提出之初首先被赋予的特征;其次表现在人化自然概念的双向性上,人化自然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再次体现于人化自然概念的实践性上,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是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的内在统一,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解决的内在动力;最后体现于人化自然概念的理论走向上,作为"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概念扬弃了私有制下自然界的纯粹有用性,而呈现出自然界本质的丰富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从而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图景。这些内容共同孕育着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的生态意蕴,使其能够在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彰显出时代感和现实感。  相似文献   

4.
郁乐 《前沿》2010,(9):153-155
文章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人类中心主义,并批评马克思对自然的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人类中心论的双重误解;文章分析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相关论述,阐明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双重含义,澄清了在人本主义自然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论,为认识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基础,本文初步呈现了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观点,为推进中国的环境伦理学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认为马克思全盘接受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生产概念,以此为基础的全部历史唯物主义只是再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性霸权.实质上,马克思是经济决定论和生产主义的坚决反对者和理性超越者.马克思着力说明的是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的历史性和暂时性,毕生寻求的是人类共同驾驭物质生产条件的现实之路.鲍德里亚为建构其符号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经济主义”式的单向度误读,完全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包含的革命性内容及其对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实践的强调.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史中,对"自然"、"辩证法"等概念的追索散发着恒久的魅力。青年卢卡奇一个核心思考便是厘清自然和建构主体辩证法。他对自然的贬低,在高扬辩证法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同时,也导致辩证法的主体化以及完全否定自然存在这一唯物主义一般前提。其结果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割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主客体向度。因此其逻辑运演的深层仍是一种抽象的思辩,最终难逃历史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重思青年卢卡奇对自然与辩证法关系的说明,对于理解其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不断走向人本主义、实践的主观化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物质概念的新探索出现不少成果。有的偏重于本体论方面,有的偏重于认识论方面。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历史观来统一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的,因此对物质概念的考察也应当从历史观的高度出发,特别要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笔者在《实践唯物主义:自然概念与本体论的一个考察》一文中说明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消费社会理论是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的产生是以社会从生产社会向以符号为中介的消费社会的结构性转变为基础的。鲍德里亚揭示了消费社会的双重变化:即物品的使用价值的没落和符号价值的凸显;作为消费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和异化。同时,鲍德里亚探讨了当今以广告为代表的技术媒介在消费社会中的支配作用及其与符号逻辑的共谋性。消费社会理论的现实语境决定其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其理论对于正确认识、评价渗透于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媒介技术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欢 《前沿》2009,(10):45-48
马克思通过资本逻辑诠释了现代社会一切现象的动力和核 心。当今社会,资本逻辑向符号悄然进行,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从马克思的生产社会过渡到消费社会,人也从马克思时代受制于"资本逻辑"到当下受制于"符号逻辑"。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资本逻辑以及资本逻辑的当代形态符号逻辑做出理论的回应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代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所发生的变革,说明了马克思对物、对人、对人的直观能力的实践理解具有合理性、革命性。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唯物论,也没有否定自然这一唯物论的前提。而当前流行的实践本体论忽视了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然及其规律对实践的先在性、前提性,忽视了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变革世界”的客观功能,从而滑入到唯心主义泥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意来看,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构成了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自然概念的思想,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正是他的自然概念有丰富的多重含义,使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断然区别开来,同时第一次将人本主义置于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之上。然而,他关于自然概念的观点散见于许多论述之中,其丰富的多层次含义往往被忽略了,造成了对他的自然概念的片面而浅薄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彻底的实践哲学,近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域限"的疑惧,主要是出于对马克思关于"自然优先性"表述的语境误解、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实践性"的概念误解、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哲学观内涵的误解。只有上升到哲学观的认识高度,对这些误解予以针对性分析,才会破除疑惧,坚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3.
鲍德里亚在其早期著作群中逐步建构起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以应对当代资本主义呈现的新问题。鲍德里亚以“物”作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物体系”的符号化特征,认为“物”在现代社会存在于消费领域,由此判断现代社会正在经历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后现代转向,消费异化现象也随之而来。鲍德里亚对符号(能指)拜物教作以剖析,揭示消费社会中人的符号化生存状况,并以“符号”为核心构建起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提出以“象征交换”作为超越消费社会、摆脱符号统治的解放路径。通过对“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符号/价值—象征价值”的批判,鲍德里亚开辟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通路。对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行反思与再批判,既要看到其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开启了重识现代性的全新向度,也要正视其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中丧失实践之维的理论之症。  相似文献   

14.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运用演绎的方法,辨析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分歧,界定了"历史"的含义,区分了历史决定论与自然决定论,指出了历史决定论是将一般决定论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承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就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唯物性、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主义重视对人的研究。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结合为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而人本主义大都把人看作自然的人,认为人与自然界没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并不因此而否认人也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认为,只有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问题和主义"的论战。论战的一方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共产党员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所倡导的实用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是革命救国还是改良救国。对于这场"问题和主义"的论战,学术界大多从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成果颇丰,本文立足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研究这场论战,阐述论战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及意义,分析此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对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确立的影响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它为新时期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一、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 ,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也就是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刘国胜 《桂海论丛》2007,23(3):8-11
正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蕴含着指向未来的哲学旨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应从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三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一脉相承性.它们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其根本内容都是围绕"生产力"、"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人民利益"展开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并着眼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概念绝非指流俗意义上的现成自然物的机械总和,而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实现的对源始自然流变涌现的存在论澄明。正因为如此,只有借助于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资源才能够真实地进入恩格斯的理论语境探讨所谓的"自然辩证法"问题。重新解读恩格斯辩证法意义上的自然概念,不仅有利于实现对恩格斯"科学主义者"这个名号的"正名",而且还有利于厘清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