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逸 《学习月刊》2013,(15):38-38
2013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网络监控项目“棱镜”,引发轩然大波。埘这一事件的解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及其网络空问安全秩序存在的问题.并思考面临这种安全秩序挑战的新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挑战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世情     
全球百大思想家“出炉”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近日评选出2013年“拿球百大思想家”。位居首位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棱镜门”曝光者斯诺登。文章认为,“棱镜门”事件是2013年最重大的国际新闻事件,而斯诺登是这场全球监控事件中最重要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10):58-59
日前,2014年美国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在纽约揭晓,《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因曝光美国“棱镜门”而同获公共服务奖。之所以将公共服务奖授予《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是因为这两家新闻机构有关“监控门”的报道“具有权威性和洞察力”,帮助公众了解信息公开如何适应国家安全大框架,同时激发政府和公众关于安全和隐私问题的重要辩论。正在俄罗斯避难的“棱镜门”事件曝光者斯诺登在获知此消息后,专门发表声明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6,(3)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复杂化,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备受挑战。当前,我国陆地边疆面临诸如领土主权威胁、"三股势力"侵扰、国家认同危机、经济利益分配失衡、边疆群体性事件多发、边疆网络舆情传播失序等传统与非传统交织的政治安全挑战。构建和运用战略边疆、利益边疆、文化边疆、和谐边疆、信息边疆的理念与方略,是保障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推进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超  马建光 《唯实》2014,(1):92-94
<正>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尤其是由"斯诺登事件"爆出的"棱镜计划"等美国针对网络空间开展的监视行动,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网络空间的争夺中"先手"频频,美国防部4年前就率先宣布建立全球首支网军,而以色列、日本、英国、德国、伊朗等国也都纷纷效仿成立网络部队。作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俄罗斯也不甘人后,俄国防部2012年就原则性通过了有关组建网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4,(1)
<正>世界范围内频发的严重"生物事件",使得国防已经突破陆、海、空、天、电的疆界,拓展至"生物疆域"范畴。"生物疆域"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生命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权益空间,应该具备的生物安全保护和生物威胁防御实力的范围。"生物疆域"安全与国家核心利益密切相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  相似文献   

7.
核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随国际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美国对这一威胁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美国的反核恐怖主义政策也逐步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表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和网络病毒、网络信息战、网络信息霸权构成了国家安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新威胁.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就必须采取对策,构建信息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斯诺登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技术承包人,2013年6月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到美国政府通缉,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牵动世界主要大国的角逐,至今仍未平息。斯诺登事件与当前最为敏感的网络安全直接相关,但其背后反映出的,却是世界主要相关国家的斗智斗勇。透过这场博弈,可以看出核心当事国美国复杂而尴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全球治理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非传统安全治理成为负责任大国展现大国担当的新看点。2015年以来,中国在推进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三大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取得了多项新成就,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胸襟与担当。颁布法律,为国家反恐战略建章立制尽管2015年中国本土并未发生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但发生在其他地区的恐怖主义袭击正越来越多地威胁到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保密与信息安全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网络已成为反窃密防泄密的主战场,全面加强网络保密管理势在必行。其中,涉密网络是网络保密管理的"命根子",必须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为了护住"命根子",国家实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明确相关保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密级的涉密网络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可以说,分级保护工作是  相似文献   

12.
论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新途径,网络舆情的多元和复杂引起了各级监管部门和广大普通民众的高度重视,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控,关系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公民权利的有效维护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科学监控,可以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真正使互联网成为公民理性诉求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党课》2014,(22):63-63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中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派驻间谍,并通过“物理破坏”手段损毁、入侵网络设备。 ——“棱镜门”事件曝光者斯诺登日前再度爆料  相似文献   

1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网络社会思潮削弱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力、西方国家信息技术垄断威胁网络意识形态防御力、异化的网络舆论冲击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完善网络监管机制的建设,创新网络信息技术,保障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闹得纷纷扬扬的"谷歌事件"引发人们对网络管理的关注。美国某些人指责"有些国家竖起了电子屏障,阻止本国人民分享世界上的一部分网络"。其实,依据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实施必要的管理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高调宣扬"网络自由"的美国从来都没有疏于对互联网的防范和监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恒山在《美国网络管制的内容及手段》一文中系统论述了美国的网络管理问题,揭示了美国网络自由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也是国家主权利益在网络虚拟空间的重要体现。网络社会思潮传播的多元化、新媒体技术传播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特征、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的不断侵蚀、西方国家"网络自由"文化的蛊惑等因素必然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性地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网络技术强国、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法治建设、不断强化"心防"力量、还应积极处理好"同心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还记得电影《007》中出现的一幕吗?后台有个特殊指令,手机一旦落入他人手中,再次开机时会与特殊指令链接,里面的所有信息自动删除,手机瞬间"报废"。这一幕,让很多人开始熟悉加密手机。继斯诺登事件之后,近期的索尼信息泄露事件再次使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世界的焦点。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15.36亿户,其中手机用户总数  相似文献   

18.
正网络摄像头在为线上"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网络犯罪带来可乘之机。有不法分子破解大量私人住宅和公共场所摄像头,售卖拍摄内容,给人们隐私安全带来威胁。网络摄像头不是"法外之眼",专家指出,应采取技术措施与法律手段,斩断贩卖公民隐私的黑色产业链。偷窥事件敲响警钟南京的李先生为参加公司的线上视频会议,购买了一个网络摄像头,但使用后不久,他收到一封英文邮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网络已经成为了反映舆情社情的重要阵地,网民在网络上参与公共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关注和聚焦干群矛盾、贫富差距、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频繁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表明,互联网空间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构成的威胁往往比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还要严重,因此,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特别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万文  郁彩虹 《唯实》2004,(6):76-79
"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标示着"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在美国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影响下,在超强综合国力基础上,在冷战后既定单极战略目标导引下,在美国国土安全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现实威胁和直接攻击情况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