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鹿为马这样的荒唐事为何会发生?这反映的是话语权问题。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优势,它们不仅把这种优势用于谋取经济利益,而且用于输出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但在国际事务中远未取得与自身经济实力相称的话语权。西方国家正在利用它们的话语权优势遏制中国的发展,它们时而提出中国崩溃论,时而提出中国威胁论;时而指责中国人权问题,时而要求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话语权问题?中国如何提升话语权?江涌在《中国要说话,世界在倾听——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唱衰中国的论调从未停歇。在过去20多年,先后兴起三波所谓的"中国政治崩溃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社会崩溃论"。一波未平风又起,现在又有人炒作"中国金融崩溃论"。作者认为,在炒作"中国崩溃论"的人中,不排除某些外部势力想借中国经济陷于危险境地之际,否定中国前景,打击国内外社会的信心,加剧对中国的恐慌心理,进而达到"预期自我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1,(8):64-64
西方国家的“中国崩溃论”持续了大约20年,现在已经崩溃了,因为西方对中国的悲观预测都以失败告终,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大特区党风》2002,(9):32-3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已经直接影响西方大国的对华政策的重新制定;第三次是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崩溃论”,无限放大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次则是“中国统计水分论”。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1,(3):30
近来,西方国家大肆炒作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话题,极力鼓吹中国经济"责任论",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在气候变化、贸易投  相似文献   

6.
因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而进入西方学者的研究视域。70年来,西方学者围绕《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进行了一些研究,呈现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论人民民主专政》生成逻辑的多重性、《论人民民主专政》"问题域"多样性等特点,反映了西方学者对待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矛盾心态,即肯定与否定交叉、正确阐释与曲解误读交织。出现这种现象,既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研究方法局限所致。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有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据4月7日的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来,"中国崩溃论"再度甚嚣尘上。针对这一现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王绍光表示,所谓"中国崩溃论"的根源在于西方政体思维方式导致的"政体决定论",即只有以多党竞争为特征的所谓"民主"政体才是好政体,一切其他的政体都或迟或早必然垮台。"我们常常听到‘过去30年,中国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改革’的说法,这是在用政体思  相似文献   

9.
<正>朱玥颖在3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从世界银行到普华永道,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国际机构今年初以来纷纷发布报告,看好中国经济,让"中国经济崩溃论"再次崩溃,也值得我们进一步解读和客观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每隔几年就会陷入"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迷幻  相似文献   

10.
正以"中国经济崩溃论"和"做空中国论"为核心的经济悲观主义思潮自3月以来开始加速抬头。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悲观主义思潮与以往几轮悲观主义思潮有本质的差别。一、本轮经济悲观主义思潮与以往有本质差别1.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市场和生产链的地位提升,中国经济的下滑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大量关注世界经济危机传递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知名学者都纷纷加入"中国危机论"和"中国崩  相似文献   

11.
左祥云 《学习月刊》2010,(21):43-4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势力对中国一直有唱衰与捧杀两种论调相辅进行.发展到现在.唱衰论与捧杀论有种种实同而形不同的变体。“唱衰”中国有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傲慢沦、中国强硬论等等。捧杀中国论则有,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必胜论、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正李世默:中共成功领导中国走出一条不同路自1989年以来,有关中国的西方主流观点一直由两种截然相反的政策理论所主导。一种理论是"中国即将崩溃论"。另一种则是"和平演变论"。在这两种观点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学术和政策界已经观察实践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结果成绩单并不漂亮。几十年来,冷战分子们不得不把他们的预言有效期不断地往后推。他们到底哪里错了?看起来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阻止现代化,而是在领导现  相似文献   

1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势力对中国一直有唱衰与捧杀两种论调相辅进行,发展到现在,唱衰论与捧杀论有种种实同而形不同的变体。"唱衰"中国有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等等。  相似文献   

14.
年末岁首,纵览天下大势,很多人在关注一个严峻话题:会爆发一场新冷战吗?的确是值得深究的话题。冷战从何而来?冷战为何终结?谁想打"新冷战"?中国为何不干?冷战从何而来?来自文艺复兴后世界体系的建构、解构与重构。文艺复兴推动了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一、唱衰中国论不绝于耳唱衰中国论是有历史渊源的,迄今已有三次高潮。第一次唱衰中国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观点是认为中国社会即将崩溃。当时中国经济的内部局势严峻,投资过热,物价飞涨,通胀率超过18%,"官倒"猖獗,双轨制经济已经陷入泥潭。中国经济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如多米诺骨牌相继倒下,中国被认定是下一个崩溃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西管理人性假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前提。在管理思想史上,人性假设中国以性善论、性恶论和人性二重论为代表,西方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代表。两者分别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并具有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现在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担任教授的张维为,最为中国学界和读者熟知的身份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坚定支持者。张维为说:西方的‘中国崩溃论’持续了大约20年,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西方右翼势力仍然不改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老套路,标榜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制造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鼓噪历史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掀起一股股错误社会思潮逆流。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意识形态侵染意图更为明显,各种价值观念碰撞更为频繁,话语权争夺更为激烈。西方国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5,(1)
<正>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长,期间6.8亿人脱贫,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但是在中国转型过程中"中国崩溃论"和"唱衰中国"的论调在国内外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原因在于国内外舆论界、知识界以西方主流的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理解、认识出现在我国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事实上,社会科学的理论来自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总结,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并非  相似文献   

20.
费正清与拉铁摩尔都是传统汉学向现代中国学转型时期的主要推动者.费正清作为学院式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创始人,其学术贡献主要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30年代则可以看作是他学术积累的重要时期(包括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在哈佛大学任教),而在这一时期,拉铁摩尔以其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实践活动堪称30年代美国中国研究的"领军人物",并以《太平洋事务》为主要阵地推动了"单枪匹马"式的美国中国研究.今天,我们研究这位在30年代的美国中国研究中曾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并赋予其应有的学术地位,对促进美国中国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