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思嘉 《友声》2007,(6):28-29
由对外友协、中国残联、日本AU现代艺术协会、日本残疾人艺术协会、日本宝冢造型艺术大学等共同主办,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承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书画展暨中日残疾人艺术展”于7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期间,日本现代艺术家、日本残疾人艺术协会会长岛本昭三率领106人的大型代表团访问北京,  相似文献   

2.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8,(16):5-5
福田康夫:不参拜靖国神社 8月5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表示.8月15日他不会参拜靖国神社。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日。靖国神社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被一些亚洲国家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任期间不顾中国和韩国等曾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坚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中韩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3.
抗战爆发后,德国一直在中日之间进行调停。德国之所以积极调停中日冲突,是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因为德国希望日本北向进攻苏联,使苏联面临日德东西夹击的不利境地。如果日本将主要兵力投入中国战场,使中日战争长期化,会削弱日本对苏联的威胁,日本作为盟国的战略价值将大大降低。日本为了争取国际舆论,把战争责任推向中国,切断德国对华援助,希望德国调停中日冲突,因为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出面调停对日本有利。  相似文献   

4.
增长迅速:我国对日贸易始于70年代初。根据海关部门的统计,1972年,中日贸易额仅有10.4亿美元,2004年上升到1680亿美元,33年中增长了160倍。规模巨大:2004年,我国对日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4年日中贸易额高达1680亿美元。中日经贸推动日本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对我国来说,2004年中日贸易总额为168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比重的15.4%,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互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日本是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我国则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各取所需:中日经贸互补性很强。在日本,近年来,出…  相似文献   

5.
应日本日中友好会馆等邀请,宋健会长率中日友协代表团于9月3日至13日访问了日本东京、大阪和京都,访问期间代表团出席了中日双方共同举办的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的招待会,拜会了日本政界、经济界等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难点,也是当今世人关注的热点。1996年7月14日,日本政治团体“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灯塔;7月18日,中国外交部表示抗议,声明日本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引起全世界关注。8月8日,“日本青年社”撤回  相似文献   

7.
应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的联合邀请,2010年3月10日至17日,中日友协名誉顾问唐家璇一行访问了日本。在日期间,唐家璇一行受到日本各界热烈欢迎,日中友好七团体特意举办盛大欢迎招待会。唐家璇名誉顾问广泛会  相似文献   

8.
《友声》2003,(1)
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中日政治经济文化名人书画展"于2002年11月3日至8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此展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日本友好协会、日本艺术议员联盟、日本国际艺术文化振兴会等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9.
名刊要览     
6月14日《东洋经济周刊》(日本)日美同盟不应过分担忧中国威胁日本人对日美同盟关系表示不满。这与日本人对美国没有在朝核和绑架等问题上充分地为日本利益代言的担心有关。出现这样的担忧,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美国不会看重中国而抛弃日本,理由是价值观和威胁。与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是日本朋友中山时子教授80岁大寿。10月14日,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在北京举行仪式,授予她"中日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中山时子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在日本从事汉语教学的同时,还致力于中日友好  相似文献   

11.
应日本少林寺拳法集团和日中友好协会邀请,井顿泉副会长率中日友协代表团于2007年11月2日至9日访问了日本东京都、宫崎县和福冈县等地。其间,2日至4日,出席了日本少林寺拳法创立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并与该组织就今后广泛开展交流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对外友协与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共同策划的“中国·日本友好历史图片展”于4月17日至19日和4月22日至24日分别在我会友谊馆  相似文献   

13.
杨奇 《春秋》2014,(6):11-13
正自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便有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至中国战场,使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企业陷于停滞。为了满足日本企业的要求,日本内阁于1942年11月27日通过了《关于将华人劳工移入日本内地的决议》,规定向日本移入中国劳工以弥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共计从中国强掳劳工34282人。被强掳途中以及在日期间,中国劳工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相似文献   

14.
四月的日本,是樱花怒放的时节。 应《朝日新闻》社的邀请,我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随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宏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于4月8日至16日访问了日本。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被称为樱花之国。代表团无论是在日本首都东京、千年古都京都,还是到工  相似文献   

15.
以中日友协副会长王效贤为团长、周恩来邓颖超秘书赵炜为顾问的周恩来与日本展代表团应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于2009年10月27日至30日访问日本。在东京期间,代表团出席了  相似文献   

16.
日本首相岸信介不顾日本人民的坚决反对,不顾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一再警告,决定于本月16日赴美,19日在华盛顿以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为名,同美国政府签订日美军事同盟条约。这是日本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准备新的侵略和战争,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一个极其严重的步骤。中国人民一向关心日本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石道水墨画会主办的日本“亩村石道水墨画展”于9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亩村石道先生1934年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日本文化之都—石川县金泽市,现任日本国画水墨院会长、日本规模最大的水墨画展—综合水墨画展的评审委员、石川县水墨画联盟理事长和石道水墨画  相似文献   

18.
《友声》2002,(6)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与日本爱知县日中友好协会、日本“300人展”实行委员会于8月10日至13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共同举办“共享和平—中日友好巨幅摄影作品展”,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日恢复邦交30周年,30年来中日经济关系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197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仅为10.38亿美元,到了2001年则达到892亿美元(日本统计).日本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连续多年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并于2001年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中日贸易在日本外贸总额中的份额首次突破10%.普遍预计2002年中日贸易将突破1000亿美元.同时,中国加盟WTO之后,中国的对日出口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中日之间长期以来的垂直分工格局将彻底瓦解,正在向水平分工格局演进.  相似文献   

20.
妙语     
《时事报告》2010,(7):5-5
日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 ——温家宝总理在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时,引用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的话说明.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