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戒酒,办案戒情,办事戒贿,作风戒浮,思想戒腐,感情戒庸,领导戒特,平时戒醉,乐时戒赌——《干警九戒》是山东栖霞人民法院多年来形成的一条纪律。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向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海事、铁路法院介绍推广了栖霞县人民法院以《干警九戒》约束干警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的事迹。  相似文献   

2.
南宋学者名仕吕东莱撰《官箴》名篇,提倡:立官德亦以戒巫为要。《官箴》有言:“当官者,凡异色人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疏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所谓“异色人”,即指巫祝尼媪一类的怪异之人;而“巫祝尼媪”一类,指的是旧时专门从事通鬼神迷信的职业者;“疏绝”,表疏远、不相往来。这篇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易”的《官箴》,明确指出:当官者应该疏绝“巫祝尼媪”一类的迷信者、怪异之人,实当切中为官至要。当官戒巫,因为“山人星相之类,最善持人长短,稍有不如意,即含沙射人”;“师巫乐戏排场”;“(巫祝尼媪)…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民主》2006,(4):48-48
平素爱读闲书,爱辑格言,每遇精彩隽永之语,必赏之记之,把玩再三。近读《论语》,辑得“三戒”,读《汤显祖传》,辑得“四香”,读《明斋小识》,辑得“五硬”,都是讲人生心得,却又角度不同,联缀一起,可取互补之功。  相似文献   

4.
时有春夏秋冬,人有幼青壮老。青年,乃人生从少年到成年的一个过渡阶段。人生的青年时期,在我国古代尚无明确的划分。最早的年龄分期可见于孔夫子。“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代》)这是按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将人生分为少、壮、老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宏图 《瞭望》1994,(24)
图书出版,一本难念的经。 “贪大求全”之弊,出版家似宜 深戒。 活跃在出版界的“岳麓书 社”,十多年来孜孜矻矻,整理 出版了王船山、曾国藩等湘人的文集,价廉物美的古代文化典籍的普及本,周作人的作品集,还有“旧籍新刊”、“凤凰丛书”等,生气勃勃,口碑颇佳。然而,凡事当量力而行,最近为《四部荟萃》请求支援,恐怕便是有点力不从心了。一些大的工程,其实是可以化整为零的。中华书局在《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等大题之下,点校了一部又一部典藉,年复一年,也规模可观。上海书店的《民国丛书》也化整为零,陆续选印了部分单行本,虽然品种尚欠多,但是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4)
《色·戒》是张爱玲写了近三十年的一个小说,也是她对女性生存本真的一次深掘,意义非同一般。受启发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尝试去蔽小说语言与情节的形式迷雾,复归于王佳芝生存活动本身,体悟她的"此在"与"畏"。"色""戒"的文学生成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归"家"与被抛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韩芸 《团结》2004,(3):41-42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更应该有这种感觉。如果他看到的太阳每天都是一样的,那么,他不会写出具有新意的新闻。新闻出“新”在于文章的深度文章的深度在于题材的新颖及文章内容的时代感及采访的深入。2001年6月11日,我在《团结报》的头版与陈嘉年联合署名发表了《真正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八家民主党派联名的1名提案》,这篇报道在今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2002年度驻滇新闻单位宣传云南好新闻”获二等奖。去年初,在政协会议期间,我写了《不信孔雀唤不回———云南…  相似文献   

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五十周年张馨“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战国策·赵策》上的话。《汉书·贾谊传》上,也有同样意思的话:“前车覆,后车戒”,这都是说,必须把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牢记不忘,用来做为以后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9.
方华 《瞭望》1987,(49)
我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记者,经常阅读新闻业务刊物,可谓“阅”历不浅。但是,象新创办的《中国记者》那样吸引我的新闻刊物并不多。每次《中国记者》到手,总是先睹为快,每读则必有收益。 《中国记者》为什么有这样的魅力呢?通读了创  相似文献   

10.
加强监管、整合媒体,将是未来五年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新近公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着力建立完善新闻出版行业的长效监管机制,鼓励跨媒体经营,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政策允许的出版领域。其政策核心,是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根本原则下,激发新闻出版业活力,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新闻出版仍存软肋《瞭望》新闻周刊从有关部门获悉,“十五”期间,我国出版业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书报刊分销市场等新变化,克服了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等不利  相似文献   

11.
本报讯《日本经济新闻》的述评认为,由于第十三次党代会确认了进一步加速改革的方针,中国政府今后将在各个经济领域实施新的改革,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为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政府将能够空前自由地进行政策运营。但《读卖新闻》等报的社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与否,“取决于政治经济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并能否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东京新闻》的社论也说,中国在过去9年的经济改革中,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但市场经济的推行也造成通货膨胀和收入差别加大,赵紫阳报告提出的企业股份化和发展私人企业有可能使这种倾向进一步扩大,对不劳而获的这一非社会主义的因素采取什么对策也将是个问题。《产经新闻》的社论和述评称,“我们期待中国开放改革取得进展,同时有必要慎重注视其向何处发展”。《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  相似文献   

12.
冯驰 《学理论》2008,(3):I0001-I0001
近日,《哈尔滨日报》连续报道了本埠优秀企业家王军探索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弘扬金源文化与将军文化的典型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哈尔滨电视台》“新闻观察”节目也做了专题报道,并冠之以“三五文化现象探秘”。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辟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剖析“三五文化现象”,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王安 《瞭望》1993,(41)
“新闻批评往往看问题比较尖锐,揭示矛盾深刻,正好帮助我们从深层次上认识事物,处理矛盾。所以,我喜欢借舆论之矢,射工作之的。”辽宁省省长岳岐峰态度明确地欢迎新闻批评。他借新闻批评之力推动实际工作的事很多,有几件事留给人们的印象特别深。1991年8月24日,《经济参考报》一版的大篇幅报道《金牌不是名牌》批评了辽宁“重金牌,轻市场”  相似文献   

14.
罗富和 《民主》2022,(8):6-7
<正>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宪法,在总结全国推广普通话二十多年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第五款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第一次有了宪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40年。一、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产物自先秦至今,通用语言历用“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诸词。华夏民族就存在着通用语,到春秋时期,这种通用语被称为“雅言”。《论语·述而第七》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诵读诗书,执行礼仪,都用雅言。到汉朝建立,“通语”是汉朝及以后几个朝代的通用语。  相似文献   

15.
卢起 《瞭望》1993,(13)
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不仅拥有令人回味的酒,还拥有欧洲最大的大学城。那里有一个名气不小的新闻学院,我就在这个学院里注册当了“研究生”。尽管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纸上谈兵”,但新闻实践同单纯的学术研究还是相去甚远。我来到这里,若仅仅在纸堆中研究,不到新闻单位去“真刀实枪”地练练,似乎总是个缺憾。我瞄准了一个机会:乘暑期到法国《西南报》去实习。《西南报》是个覆盖了法国西南8省,发行量在法国位居第2位的地方报纸,尽管是“地方军”,那气派却并不亚于巴黎的“中央军”。它拥有1234名员工,其中记者266名,分布在总社及27个记者站中。他们又联络着世界各地2800名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电视剧《大明宫词》的不 同看法中,涉及到同莎士比 亚戏剧语言有关的一个问题。该电视剧编导和某些评论者,强调此剧的语言以“华丽”见长,并认为这是“莎翁式的语言”。持不同看法者则认为,说是语言像莎士比亚,实际上,没有一段赶得上“生存还是毁灭”那样的哈姆雷特式著名台词。我先不对《大明宫词》的语言是否像莎士比亚、或已否达到那种高度发表意见,只想就语言的“华丽”和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关系谈点看法。 在历代关于莎士比亚的著名评论中,对莎剧语言作出高度评价的确有不少,但赞颂其语言“华丽”者相当少见。相反,有…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发展大型飞机”作为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决策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在年初举行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上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适时启动大飞机的研制。“研制大飞机项目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应当说是本届政府基于对国内外形势清醒认识的决断。”曾参与国务院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的中央政策研  相似文献   

18.
在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长河里,有一个词儿让人分外希冀和期许,这就是:和谐。和,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和,更是北京住总大家庭的共同追求!(一)为推进“和谐住总”建设,弘扬正气、打击邪气、聚集人气、鼓舞士气,2006年4月以来,根据集团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集团公司宣传部、团委把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住总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和谐住总——‘九兴九戒’故事征文和讲故事大赛”活动。“九兴九戒”,核心是“和谐”:兴和谐共进,戒挑拨害群;兴学人之长,戒专揭人短;兴当面说…  相似文献   

19.
潘多拉 《民主》2006,(12):41-41
“我宣誓:我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滥用权力;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当人民的好公仆!”8月15日,广州市近500名来自海关、公安、工商等系统的青年国家公务员举行集体廉洁宣誓,发出了廉政为公的誓言。(《当了官永不贪污,广州“高危行业”500公务员宣誓》,《西安晚报》2006年8月17日)这条新闻见诸媒体和网站后,很快招致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批评意见。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看法是,公务员宣誓“永不贪污”不过是在“作秀”、“恶搞”,“报纸上的‘廉政宣誓’新闻隔三差五就有一条,虽然每次都会受到舆论质疑…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3):I0001-I0001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音乐也成为战斗的武器。冼晕海,曾化名“黄训”,是著名的“红色音乐家”。他创作的《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鼓舞了全囝军民抗日救亡。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新闻纪录片《八路军与老百姓》作曲配音。不久,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在战争残酷的日子里,他与苏联人民一道过着极度困苦的生活。在他去世后,毛主席曾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