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述 《实践》2013,(9):30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那么"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呢?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概念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的设想反映了对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估量,他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全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本判断是两个结论:一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二是“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国际上对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小康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战略部署,深刻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华民族的世代追求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小康是安定的意思,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古代的思想家们,曾经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在孟子眼里,小康就是“不饥不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分别拟定了全国、城市、农村3个小康生活标准。 全国小康生活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00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基尔系数为0.3—0.35;贫困人口比重在5%以下;人均年收入为1400元;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15.5平方米;人均日摄取热量为2600千卡,蛋白质为75克;恩格尔系数为47—49%;人均文化用品及文化教育、生活服务支出比重为16%;平均期望寿命70岁;中学入学率为55%—60%。1990年,全国接近小康标准的程度为57.7%,未 来10年由于基数增大,各项指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难度也增大。 城市小康生活标准共有15项指标:城市居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5.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主要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复合概念,应该有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体系。根据文献资料,目前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示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原国家计委政策法规司司长提出的指标体系2002年12月,“十六大”召开之后不久,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的曹玉书在报刊上公开畅谈了自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和体系。由于他提出的这一标准和体系时间比较及时,再加上他特殊的身份,因此他的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许多地方在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指标时,都重点参考他的观点。他认为,从定量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7,(1):47-48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远》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小康社会”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理解和贯彻十六大精神,要在理论上明确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农村小康社会这样的复杂的复合系统,目前还不可能用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因而需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根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指标体系分为总系统、子系统和个体指标三个层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是总系统;第二层次分别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五个子系统组成;对应子系统五个截面选择设立22项个体指标为第三个层次。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体系结构。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与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可以初步构建起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试析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已成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需要立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际,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为方向,充分借鉴和运用伦理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知识,逐步建立一套科学、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两型"产业园,是"两型"社会建设新的探索和新的实践平台。本文系统设计了"两型"产业园的建设指标和具体标准要求,并比较详细地进行了绝大部分指标说明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两型"产业园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00,(9)
为贯彻落实中组部〔95〕10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我市从1996年开始对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实绩考核。五年来,经过各级组织部门的探索与实践,在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考核工作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充实新的内涵。本文从基本实践入手,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与研究。一、基本情况现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几大类。开展干部实绩考核,比过去那种“管人“与“管事“相脱节的情况有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3,(1):34-34
<正>"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上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小康。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  相似文献   

14.
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 ,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我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布局分散的村庄格局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 ,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村庄集约是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现代化、转移过剩劳动力、启动农村生产力的新一轮高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选择 ,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村庄集约”战略 ,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巨大系统工程 ,应该因地制宜 ,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国家认同是个体在文化认同下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国家情感的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捍卫国家利益的行为倾向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与政治心理发展规律,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和民族性原则,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去构建,指引大学生确认中国公民的身份资格,认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和依恋感,捍卫国家利益,促使大学生以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  相似文献   

17.
<正>1979年12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次提出中国实现"小康"目标的概念。进而,邓小平同志又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的标准恐怕不是一个指标,而是多种指标,还包括像技术进步这个指标,就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出来的叫技术成就指标。另外还有一些像可持续发展指标,这也是世界银行提出来的。所以说,它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指标。今后20年,既然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它的难点不在于北京、上海,主要的难点还是在于中西部地区。难点也不在于城市,而是主要在农村。难点也不在于汉族人口,主要是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后要实现翻两番这个目标只是手段而己,它最终还是要使老百姓富裕起来。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共同…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六个更加”的标志,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们着重研究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特定途径和具体“版式”问题,并把辽中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规定为“富民强县,政通人和,红火兴旺”。  相似文献   

20.
雷云 《求是》1994,(15)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确认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论及生产力标准问题的,当推毛泽东同志。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9页)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经常地反复地阐述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全党把这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早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他在一次谈话中就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