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鬼神有七八百个之多,表现为各自为政,漫无统绪的状况。世界上一切宗教都围绕着人的生死问题而铺陈展开。水族的原始宗教亦不例外,对生存的追求与对死亡的忧患,构成了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在驱动力,由此而衍生出纷繁冗杂的宗教仪式、巫术活动。其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祈求善鬼保佑,禳除恶鬼作祟,借以解除精神重负,平息心中优患。“婚姻的建立是罗曼蒂克、性爱和实际需求的奇异结合。”因此,水族婚姻的始  相似文献   

2.
<正> 楚人是周成王时期封于南方的一个子男之国。楚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先祖祝融时代,楚国的婚姻状况从祝融时代就有最初的记载。《大戴礼·帝系》记:“颛顼娶于滕奔氏,滕奔氏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纟呙)氏,产重黎及吴  相似文献   

3.
唐静琦 《今日民族》2008,(10):46-48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传统得到较好保持。云南省富源县水族与三都县水族同源,但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他们的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在音乐文化方面也是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水族服饰     
周一渤 《台声》2005,(6):82-83
水族,自称“埃水”,意为水人。是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三都、荔波、都匀、凯里、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的西部,依山傍水定居在都柳江和龙江上游一带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捕鱼。由于历史的发展及各少数民族的杂居和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都会在保持本民族服饰特色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水族的服饰也不例外。其服饰因长期与苗族、布依族杂居而深受影响,甚至还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但勤劳善良的水族人民自己纺纱织布,染色刺绣,往往用充满水家气息的银饰物和鲜…  相似文献   

5.
水族风情     
貴州省南部的三都縣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國三十四萬水族人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聚居在這裹,其餘則分布在貴州荔波、独山等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由中國古代“百越”族的西甌支系發展演變而來。唐(六一八——九○七年)、宋(九六○——一二七九年)時期與壯侗語族各民族統稱“僚”,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  相似文献   

6.
7.
试论近代少数民族婚姻形态的宗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和繁衍后代的自然需要,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我国近代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着宗法的色彩和内容,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神权在少数民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现出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8.
水族男子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族服饰的历史,古歌相传“远古代,没有布衣,劳本的(老少之意)都穿兽皮……”。唐宋时期,水族古歌关于“棉花和谷种的来历”和水族地区向中央王朝“纳布”等都已有记载。明代以前,年长男子头留长发,穿无领无扣长衣。晚清时期,剃发留长辫,头带青缎瓜皮红结帽,身穿长襟无领、宽袖的青蓝土布长衫,内衬白土布短褂,下穿青蓝色简便裤,脚穿尖钩鼻布鞋,内套带底布袜。冬季则穿棉长衣和夹裤。 青壮年,头剃发留小辫绾结于头顶,用青布或白布包头,头巾一般留一尺许长拖于脑后。身穿大襟无领短上衣,下穿青蓝长裤,脚穿布袜和元宝盖布鞋。  相似文献   

9.
水族端节     
端节,水族人民又称借端(借水语吃的意思)、吃端、过瑞,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水族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复秋冬四季。阴历的九月为其岁首,阴历的八月为其岁尾。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主要以亥日,亦有以午、未、申、酉、戌日为端节的节期,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各地所过的亥日不一样,如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内外套以第一个亥日为节日,水龙地区过第二个亥日;恒丰,三洞地区过第三四个亥日。  相似文献   

10.
水族古文字探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水族的历史、族称、文字书写迹象以及水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 ,对水族古文字作了考察 ,认为水族古文字与古汉字的甲骨金文同出于一个文化母体 ,它与殷商文字有一定的联系 ,是先秦时从古文字分化出来的一种古字。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云南的水族80%聚居在富源,富源的古敢又是全省唯一的水族乡,古敢水族的婚恋三步曲别有情趣。走寨对歌———寻爱富源古敢的水族青年男女,恋爱充满着浪漫的田野风情,每逢节日、祭祀性活动时,他们走村串寨相互邀约,到林间小溪边,青青山头上纵情歌唱尽情地谈情说爱,选择恋爱对象多定位在“找一个爱我的人”或“我爱的人”。所以双方更多的是凭直觉并更多地借助于生理标准(外貌、身材、气质等),当有情人之间迸发激情时,爱情便进行到了相互了解的阶段。水族青年男女通过“摆白”增进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摆白”是男女双方在交谈…  相似文献   

12.
水族的卯节     
卯节,是以寅日为除夕,每一家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杀猪、杀鸡和开塘捉鱼,青年男女着节日盛装,敲铜鼓、皮鼓为乐。卯日早用猪肉、鱼、豆腐、米酒和糯米饭等,在屋内祭天敬祖,祈祷来年吉祥如意。有的地区,当天需用鱼肉、酒饭到田间去祭祀稻谷神。祭毕,盛宴招待前来祝贺的远近亲友,席间老人们讲述卯节的来历和唱歌、或猜拳行令等等。待到中午整村上“卯坡”对歌。对歌开始之前,先由族中的长老致词,然后按先主们到该地的先后顺序象征性的举行入场式,擂台赛才能开  相似文献   

13.
水族来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具有古老文化的民族。全国共有二十三万多人(1978年底),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治自县,有十三万四千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荔波县有二万一千多人,独山县有一万四千多人,都匀县(包括都匀市)有二万七千人,榕江县有一万九千多人。此外,散居于贵州省的丹寨、雷山、福泉、平塘、从江等县还有数万人。广西壮  相似文献   

14.
水族审美意识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存环境中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和审美意识。它集中体现了水族人民完善的、美好的、合乎理想的生活观念 ,是水族文化的深层构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和搜狐网等多家娱乐媒体搜集文献资料,对明星中新出现的同性婚、隐婚、闪婚闪离、慈善婚、奉子成婚和模范婚变做了详细描述,并使用"碎片化"这一概念工具对上述六类新型明星婚姻形态做出后现代解读。并依据对653名大学生所做的最新问卷调查资料,就明星中出现的上述新型婚姻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做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貴州省南部山区,居住着一個鮮為人知的民族——水族,現有二十八萬人口。这個民族是由我國古代‘駱越’人的一支發展演變成的。水族与水有没有关系?史學家尚無定論,但地方志上有‘十六水’的記載。‘水’表示‘水鄉’,每‘水’有一個大寨,下轄幾個小寨。可以想像,當年這‘十六水’,寨寨相連,山水相依,構成一幅古老的民族風景畫。今天人們走進水鄉,似乎還能看見一點‘十六水’  相似文献   

17.
对水族民间工艺品如刺绣、挑花、剪纸、银饰、木雕、石雕等,从美术角度进行了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8.
水族的族称     
水族自称“睢”(sui~3),汉字音译为“水”。“睢”,在水语中与“篦子”同音,具有“疏通顺理”的含义。 民间相传,水族由三大支系组成。即“睢闽”(sui~2mi?~6)、“睢干”(sui~3kam~1)、“睢柳”(sui~2liu~3)。“睢闽”主要指居住在都匀王司地区的水族;“睢柳”主要是指居住在三都、荔波、独山、榕江等县聚居区和散居地区的水族;“睢干”主要是指居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阳安、阳乐一带的水族。 在中国古代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溪洞之民”、“蛮”、“僚”、“苗”等。  相似文献   

19.
水族的铜鼓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附近地区的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文明、智慧、勤劳的成员之一。水族的铜鼓文化源远流长,是构成了水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人口与分布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全国现有水族人口近35万人。分布在大西南的黔桂边境,以贵州境内最为集中。其中又以三都水族自治县最多,有16.5万人,占水族总人口的47.7%,其次是荔波、榕江、都匀、独山等县市,水族人口都在2万人以上,再次是丹寨、雷山、剑河、从江、黎平、平塘等县,水族人口也在千人到万人以上。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与贵州相邻的南丹、宜山、融水、环江、河池、都安、来宾等县市也有水族1万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