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航勇 《政策瞭望》2009,(10):20-22
大江东新城位于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位置,规划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包括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  相似文献   

2.
衙前镇位于萧绍平原腹地,区域面积19.8平方公里,全镇共11个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2.47万人。104国道复线、萧绍运河、杭甬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公里,离中  相似文献   

3.
<正>为满足萧山国际机场客货流快速增长,促进机场公路沿线“五大新城”开发建设,完善区域路网结构,素有“省门第一路”之称的萧山机场公路于去年5月起实施改建。工程采用高速公路与地面城市道路相结合的建设方案,起于西兴人桥南引桥,走向与原机场公路一致,经滨江区西兴和萧山区宁围、新街、瓜沥等镇(街),终于萧山国际机场西大门,全长约19.55公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0,(23):66-66,F0003
萧山区城乡规划建设以新城功能优化、组团加快崛起、沿江重点开发、区域协调发展为方向,呈现出大手笔规划、大投入建设、大系统管理的特点。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时的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1年撤市设区前的26平方公里,至2009年更是快速达到了60.7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萧山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连续3年取得全国第7、全省第1的地位,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工业这张“金名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没有抓新型工业、会不会抓新型工业,是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萧山的关键所在。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走在前列”重要讲话精神,萧山更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上走在前列,继续争当“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推进产业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按照“一产调优提效,二产调强提质,三产调大提速”的要求,推进产业融合,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一是努力…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0,(23):64-65
钱江世纪城·宁围镇地处钱塘江南岸,东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北与杭州主城区隔江相望,区域面积42.88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7个社区,本地人口5.1万,外来人口12万。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休闲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萧山旅游业近几年投入大,发展快,成为杭州市、浙江省乃至长三角旅游业中的一匹"黑马",而湘湖景区则扮演了萧山旅游的一个重要角色。湘湖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从成立至今6年来,大力提高旅游文化含量,提升旅游产业品位,从而取得了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2,(8):28-35
杭州的都市扩张观 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积极推进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行政区划调整以前,杭州市区区域面积仅为683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倒数第1位,与一个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狭小的地域空间,严重影响了杭州城市的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市委、市政府和余杭、萧山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01年2月,余杭、萧山撤市建区,杭州市区区域面积由原来的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市区户籍总人口扩大到373.55万.  相似文献   

9.
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积极推进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行政区划调整以前,杭州市区区域面积仅为683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倒数第1位,与一个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狭小的地域空间,严重影响了杭州城市的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市委、市政府和余杭、萧山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01年2月,余杭、萧山撤市建区,杭州市区  相似文献   

10.
城厢街道地处萧山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4万,分布着35个社区。2020年4月,我调任城厢街道党工委书记,从原来服务农村到担负治理城市重责,工作岗位的转换,曾让我茫然。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萧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02年萧山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二期教育发展工程,并列入区政府2003年为民办的十件大事之一。二期教育发展工程包括电大萧山学院、萧山二中、萧山三中、萧山十一中、朝晖初中、虎山路初中、城南小学的迁建和金山学校新建等8个项目,总征地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强创新、加快转型、加大统筹,建设富裕和睹现代化萧山的奋斗目标。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既是自主创新的推动力,也是加快转型的根本力量。人事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为萧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钱江春潮涌动,萧山雷霆疾进…… 2005年10月12日 ,中共杭州市委在萧山召开九届市委常委会第131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萧山工作,为萧山科学描绘"十一五"发展蓝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建满 《今日浙江》2003,(19):22-24
最近全国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我省萧山举行。国内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前100名的部分代表、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经济学家,在会上交流了经验,探讨了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思路。可以说这是一次钱塘论剑,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东道主、去年跻身全国最发达县10强的萧山在会上提出的“由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打造“实力萧山、活力萧山、魅力萧山”的战略,引起了与会同志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7,(11):I0005-I0005
诸暨市次坞镇位于诸暨、萧山、富阳三市交界处,是诸暨北大门,杭金公路、03省道复线及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并设有互通口,交通便捷,地理环境优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萧山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第一。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公布,2001年萧山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名列第7位。在这里,中小企业是推动萧山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萧山中小企业对该区GDP、国税税收  相似文献   

17.
当踏上杭州市萧山区———这片位于钱塘江南岸,群楼林立、大路条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强烈地感受到萧山人如钱塘江潮水一般汹涌澎湃、奔流不息的改革激情,一个“实力萧山”展现在我们面前:全区总人口1 1 6万,2 0 0 3年GDP4 1 0亿元,财政收入4 4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县(区)第七,浙江省县(区)之首。萧山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铸就了历史上的最辉煌,萧山后勤人不甘落伍,雄心勃勃地举起了萧山的机关后勤工作争创杭州一流、全省领先、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旗。豪迈的誓言、不凡的追求、催人奋进的目标把我们带进了杭州市萧山区区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相似文献   

18.
钱清镇地处绍兴县西部,东接柯桥城区,西邻省会杭州。镇域面积53.6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4个居委会,户籍人口6.01万,外来人口10万多。杭甬铁路、杭甬客专、104国道、329国道和杭甬运河穿镇而过,距萧山国际机场仅10余公里,  相似文献   

19.
“知州”、“知府”、“知县”之名始于宋代。明清以来成为省、府、县三级地方官之名称。浙江萧山籍人汪辉祖曾担任湖南宁远县知县,此人善于调研,精明干练,晚年回老家萧山曾主持修复萧山西江塘,工程坚固,且耗资少,在民间享有盛誉。他在《学治臆说》一书中对“知县”有  相似文献   

20.
洪航勇 《今日浙江》2009,(13):24-25
加快大江东新城开发建设,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萧山落实“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带动新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