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玲 《德国研究》2011,(4):59-65,80
2003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5所高校率先推动了德国高校公法基金会改革,其中哥延根大学是这一轮德国高校改革的开路先锋.在下萨克森州的公法基金会模式中,基金会是连接国家、高校和社会的耦合器.公法基金会改革致力于国家对高校的间接管理、高校在组织、人事和财政方面的自治以及高校如何回归社会,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学术自由和自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法官制度——以下萨克森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下萨克森州为例,介绍了德国的法官制度、法官的选任标准、程序等.  相似文献   

3.
祝贺《德国研究》杂志创刊十周年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值此《德国研究》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谨表示热烈祝贺!十年来,《德国研究》作为我国唯一专门研究德国的刊物,发表了众多富有分析性和知识性的高质量文章,为沟通中德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 在2005年金秋时节,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向同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成立2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  相似文献   

5.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06,21(2):17-17
德国黑森州政府日前就从明年开始引入全面的大学学费作出了决议。由此,从2007/08年冬季学期开始,在黑森州所有高校每学期将收取500欧元学费。黑森州目前为州内5所综合性大学、5所应用技术大学以及2所艺术院校每年花费约12亿欧元。由于黑森州诸多邻州,例如巴符州、巴伐利亚州、下萨克森州和北威州,都将收取学费,使黑森州不得不跟着收取学费。否则就会吸引邻州高校学生转到黑森州就读,从而超出黑森州高校的承受能力。对于黑森州的决定,大学生组织自由联合会(FZS)日前在柏林提出了强烈批评,FZS理事会成员克里斯蒂安·贝格(Christian Berg)…  相似文献   

6.
沃田 《德国研究》2000,15(2):26-29
序 德国民法最主要的法源是1896年制订、1900年1月1日生效的《德国民法典》。该法典仿照罗马法继受学派《学说汇纂》的体系进行编纂,体现了高超的学术成就和精湛的立法技术,成为20世纪民法典的样板,被众多国家所仿效,并且通过前苏联渗入新中国的民事理论和民事立法中,成为我国法律广泛认同的民法理论体系和法典编纂模式。时逢其施行百年,又值我国新《合同法》刚刚施行,遂择其中内容加以研讨,以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正文 在德国学者所创设的法律行为学说中,意思表示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德国早期的法律行为理论曾将…  相似文献   

7.
李华 《德国研究》2005,20(3):24-29
1989~1990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反对、阻止到被迫赞成的心理变化过程.究其原因:一、民主德国经济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二、联邦德国大力推进两德统一;三、西方大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对德国统一表示理解和支持;四、前苏联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其对德国统一进程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5月31日下午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对德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吴志强表示,同济大学未来30年在对德合作方面将致力于两个新的发展目标:一是由"对德的窗口"向"对德的门户"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工程科学合作提升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全面合作。藉《德国发展报告(2014)》发布之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还召开了以"大选后的德国何去何从?"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9.
德国人对政治家们只有雷声不见雨点的改革呼号已经习以为常,然而,2003年年末“狼”终于来了,它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福利及税收改革。 执政党与在野党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的税收改革方案,在德国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据统计,有60%的德国人对此表示不满和失望,而各党领袖都对方案作出了有利于所在政党的解释,并宣称方案的通过是一个胜利。联邦总理、社民党主席施  相似文献   

10.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11,(3):81-F0003
昔日的皇城、帝国城和汉莎城戈斯拉尔(Goslar)位于下萨克森州哈尔茨山区宽阔的戈泽(Gose)河谷,居民约46000人。城内建有上千座桁架建筑和石楼、保存完好的护城墙、众多的教堂和医院以及帝王的行宫等。1992年戈斯拉尔老城连同帝王行宫和临近的拉莫尔山银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早在公元10世纪。戈斯拉尔因拉莫尔山丰富的银矿而得到帝国的青睐,11世纪初。  相似文献   

11.
《德国研究》2005,20(1):4-4
尊敬的李乐曾老师并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惊闻我国一代科学巨匠、著名教育家李国豪教授仙逝,我们仅代表中国德国研究会全体同仁并以我们个人的名义,向李国豪教授的家人及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和慰问!  相似文献   

12.
车轲 《德国研究》2023,(1):4-31+149
在德美同盟中,德国并非完全追随美国,其对外政策呈现出在“战略协调”与“外交对抗”之间动态变化的特点。根据本体安全理论,德国动态调整对美同盟政策的动力机制源自于德国维护其“文明国家”“西方国家”和“正常大国”复合型外交身份稳定性的需要。德国在“战略协调”和“外交对抗”之间的策略选择,取决于美国外交政策对德国复合外交身份稳定性的冲击程度。当美国对外政策调整严重威胁到德国外交身份的稳定性时,本体安全机制会推动德国调整其对外身份的叙事结构,指导德国采用外交对抗或战略平衡的方式应对由此导致的身份危机。不过,德国的对美政策调整被限定在外交身份框架的范围之内,因而两国间的分歧不会造成德美同盟关系的根本性破裂。  相似文献   

13.
德国文化价值观念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文化价值观念对教育的影响刘国莉在德国,教育一直被视为民族复兴,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的最有力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德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一直对教育产生着重大影响。早在1524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就在《致德国各市、镇长...  相似文献   

14.
唁函选登     
中国德国研究会致同济大学德国问题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尊敬的李乐曾老师并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惊闻我国一代科学巨匠、著名教育家李国豪教授仙逝,我们仅代表中国德国研究会全体同仁并以我们个人的名义,向李国豪教授的家人及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和慰问!李国豪教授生前在百忙之余,十分关注我国的德国研究事业,为推动德国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次参加德国研究会年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并将沿着他所开创的事业继续走下去。李国豪教授是桥梁大师,他…  相似文献   

15.
黄萌萌 《德国研究》2023,(1):32-60+149-150
近年来,德国安全政策呈现新态势,俄乌冲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新态势,促进了德国安全政策转型。在国家层面,德国突破“军事禁忌”,援乌武器,提升国防;在欧洲层面,德国促进了北约与欧盟防务嵌合;在国际层面,德国加强了对印太地缘政治与安全事务的参与。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形成的原因既是基于外部危机触发的“威胁认知”,也源于德国外交角色与安全观变迁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德国对“国际责任”与“权力政治”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变化,盟友的期待也随之不断上升,德国外交角色从“文明力量”演变为“建构力量”,其中既有规范性力量底色,也有权力政治逻辑。然而,克制文化的遗存作用、政治精英的权力分配、经济成本高昂以及军事资源短板仍制约着德国安全政策转型的幅度与进度。中国应客观评估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在中美俄欧四方互动中,更加审慎地塑造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德国对华政策透视李乐曾内容提要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新亚洲政策推动下的德国对华政策在人权问题上出现了危机。如何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实现德国经济、政治及安全的长远目标,是德国全球化外交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统一的德国应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德国国内...  相似文献   

17.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20,(8):80-80
壹这既是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也可以有效阻止疫情跨国传播,对中外各方的疫情防控来说都是有利的。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中国地方政府将及时动态调整对外国来华人员入境后的防控措施。贰坚持对中外企业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近日表示,中国是全球创新大国和知识产权大国,一直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多双边事务,推动藉矢niHP权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8.
热点     
《新民周刊》2023,(8):36-37
<正>A中国港、澳地区相继解除“口罩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月28日宣布,由于目前香港疫情整体风险可控,从3月1日起解除所有场所的“口罩令”,在室内、户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均不用戴口罩。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同日表示,全面撤销“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离措施结束,香港全面恢复正常。稍早前,澳门已于2月27日起户外不再要求佩戴口罩。  相似文献   

19.
孙振彬 《德国研究》2007,22(3):73-73
德新社报道:四分之一的德国人认为可以购买中国制造的汽车。这是一家咨询公司对1268名驾照持有者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63%接受询问的人表示,购买中国汽车首先要考虑的是车辆和车内人员的安全程度;48%的人认为,价格是购买的关键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排在第三位考虑的因素,这部分人占46%。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造型、发动机功率和品牌知名程度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20.
更有保障的工作代替工资的增加据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迪特尔·舒尔特说,如果工会在1995年度的工资谈判能得到就业担保的话,便准备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但他也明确表示,工资增加的起点要比过去的一年高。另据报道,金属工业的雇主们则要求达到至少推迟实行每周35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