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根据当时从战略角度进行的划分,这一地区属于全国战略布局的第三线(第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一线与三线之间为第二线),亦称“大三线”。同时,各省又都划分了自己的一、二、三线,其中的第三线称为“小三线”。大、小三线的集中建设,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史称“三线建设”。它曾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其投资之集中、地域之广大、持续时间之长,都为新中国建设史上所仅有。那末,这一重大决策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2.
6月8日至9日,2017年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项目观摩会走进毕节、六盘水,现场观摩了黔西莲城金街、大方奢香古镇、大方慕俄格古城、水城玉舍千户彝寨、钟山区“三线”文化创意小镇、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中国农耕历史博览园、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浪哨文化创客村等项目.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党课》2013,(21):118-119
·党史·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工业和交通建设,即“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张惠舰 《前线》2014,(2):125-126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为人熟知、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但首都北京开展的小三线建设却鲜为人知。所谓“三线”,是按照中国地理区域的特征,从战备角度划分的。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后方地区。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地区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北京小三线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快速建设阶段;60年代末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属于稳步推进和局部调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80年代中期是全面调整和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员(沈阳)》2006,(7):F0002-F0002
“十一五”开局之年,铁岭市交通局就拉开了102国道拓宽改造、铁三线北段10公里拓宽改造、市客运中心改扩建、铁阜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四项工程的大幕,它标志着铁岭市交通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铁岭市市长助理、交通局长高升平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悟出一个道理:民族发展是“通”与“不通”的矛盾运动过程,“通则流,不通则滞”,“通则进,不通则退”,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通”,即交通、通讯、通电、融通、流通,而交通基于“五通”之首,处于基础战略地位。作为交通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倪良端 《湘潮》2005,(8):22-24
1966年4月20日,四川省宜宾地区招待所院内宁静如常。上午11时许,两辆满是灰尘、黄泥点点的小卧车缓缓驶来。车停稳后,一位中等身材、表情严肃的老人推开车门,举步走下车来。他就是彭德怀,时任西南局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兼“三线”建设副总指挥,专程前来宜宾视察“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7.
三线建设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为了巩固国防、建设国家,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展的以备战为中心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内涵的三线精神。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宣传和三线精神的传承发扬,对于今天的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兰 《当代贵州》2008,(24):55-58
改革开放之后,曾经辉煌一时的贵州“三线”企业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途。与初次创业不同,这次创业是“三线”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在生存危机下的涅粲和自我证明。一批新“三线人”辛勤奉献,成为这场战役的生力军。王敏芹一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三线”建设过程中,彭德怀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大度耿直的品质处处闪烁着光芒,留下了不少关心群众、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3,(6):I0004-I0004
遵义医学院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院南迁至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65年的艰苦创业.学校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贵州省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11.
三线建设孕育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的直接产物,首先来源于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强力塑造、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精神对民族性的深度浸染,构成了三线精神形成的底层逻辑。特殊历史时期"保家卫国"的家国动员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强烈的时代感召,共同催生了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06,(22)
柳林县:“三线并举”开展行政效能监察自召开创优发展环境、建设效能政府动员会议以来,该县坚持“明线”“暗线”“热线”并举措施,扎实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明线”即在全县设立行政效能监察监督员30名,专门负责收集行政效能监察信息,及时反馈情况;“暗线”即组织专人成立督查组,以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热线”即开通了行政效能举报热线,在县电视台开辟了“效能视点”专栏。通过“三线并举”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机关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柳林县纪委)平遥县:推行“三定”办好信访…  相似文献   

13.
我省工业起步于“一五”时期,布局于“三线”建设时期。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形成了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川南地区为中心的盐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为中心的电子、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工业基地,初步奠定了以机械、冶金、军工、电子  相似文献   

14.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09,(20):44-45
45年过去了,在“三线”建设这场大规模的战略布局中扎根贵州的三大国防工业基地不负众望,为保卫华夏海、空,奉献出现代战争和高科技时代护卫国土的一把把剑与一面面盾。这些“贵州制造”。是一个近代饱经苦难的民族在外敌持续窥视下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海南州委、州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念为统揽,团结带领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实施“三线两区一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开创了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了把青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确立“一园三区三线”为基本框架的对外开放格局。“一园”是高科技工业园,”‘三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三线”是沿济青、烟青、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两侧的工业园区。新的开放布局对全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确立新城市发展格局。把东部新区建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政治、金融和文化中心,形成以老市区为依托,以东部新区和黄岛新经济区为两翼的大青岛总体发展格局。三是对外…  相似文献   

17.
甘肃的工业框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一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甘肃工业投入较多,初步形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从“八五”时期开始,甘肃工业投资逐步下滑,工业发展滞后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马英民从1964年到1980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我国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备战性质的经济建设,史称“三线①建设”。尽管当时中央对形势估计比较严重,这对决策的酝酿和提出难免构成一定影响;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从预防、惩戒和综合治理等环节入手,坚持“统筹兼顾、三线同步、整体联动”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惩治和预腐败防体系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三线精神是在三线建设的伟大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它产生于三线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历史意蕴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深入研究和阐释三线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为民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