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晓燕 《党史文苑》2007,(11):11-12
本文探讨了中共八大后很长一般时间内党内民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认为党内民主的缺失是导致八大路线中止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而导致党内民主缺失的原因在于缺乏民主传统、缺乏制度与法律的保障以及国际共运史上错误做法的不良示范作用,认为必须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以保证党内民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中共八大后很长一般时间内党内民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认为党内民主的缺失是导致八大路线中止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而导致党内民主缺失的原因在于缺乏民主传统、缺乏制度与法律的保障以及国际共运史上错误做法的不良示范作用,认为必须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以保证党内民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六人之间的民主集中关系,构成了党内高层民主的基本走向。但是,从反右斗争到“文革”前的十年间,党内高层民主逐步遭到破坏,几乎所有的中央常委都因工作上的分歧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邓小平曾说:“在那种条件下,真实情况是难以反对。”“难以反对”,就是集体失语,这种症候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共八大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扩大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主张,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5):23-24
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是中共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盛况空前,不但科学地分析了基本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等中央机构,在会风上,则充分体现了民主精神,因此也有人将八大比作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民主的学校。  相似文献   

6.
辛岩 《党史文汇》2006,(11):10-11
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党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而为了调动党内外的积极性,来建设社会主义,大会强调,"必须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大会尤其对扩大党内民主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0,(2):31-31
年终岁末,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召开各种会议很重要,也很必要。不但要开会,更要开好会。好的会风,反映好的作风。会议就是工作,会议开得扎实,也是工作做得高效;会议开得节俭,也是工作做得务实。  相似文献   

8.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编著、人民出版社于1957年2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大概是迄今出版的最厚的一本关于党代表大会的文件集了.其中,除了收有毛泽东的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上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董必武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外,全文收录了68篇大会发言和45篇书面发言,大会通过的文件包括了一个长达9000多字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这都是历届代表大会未曾有过的.透过这些文件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内容,不难看出从中共八大的准备到大会召开的全过程,都充满一种民主气息.这种民主会风,是值得后人学习并加以发扬的.  相似文献   

9.
中共八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会。它从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领导经济发展、应对复杂局面、增强集体领导和发展党内民主等方面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开创意义上的探索,为当前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10,(2):53-53
宋惠昌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文风会风背后的问题根源之一,仍然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这个老毛病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懒汉思想,脱离实际,“唯书唯上”,对书上的话生吞活剥,对上边的指示,不动脑筋研究,生搬硬套。这样,他们在文章或者会议的讲话中,就必然拿不出货真价实的货色而不得不用那些又空又长的东西,来应付读者和听众。  相似文献   

11.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31日,中共八大中南代表团成立,中南代表团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江西六省和在中央工作的代表共200名。正式代表有182名,候补代表18名。会上选举李先念为代表团团长,廖承志、李雪峰、陶铸为副团长。各省也选出组长、副组长,并成立团务委员会,由各省组长参加。会上还选定王任重为代表团秘书长,陶铸负责日常团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云与中共八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钢 《党的文献》2004,(4):57-63
假若不局限于中共八大本身,而以中共八大为标志前伸后延的话,陈云在中共八大前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实践和思想的发展,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研究陈云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思想,是陈云研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庞松 《党的文献》2007,(1):62-67
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进模式的新构想,是党对社会主义整体认识的一个历史性坐标.它虽未冲破传统体制框架的外壳,却在党的认识中添加了具有关键意义的合理内核,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创新有着传承发展的内在联系.同时,八大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方面,还存在对经典论述的绝对化理解.这种带有双重性的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上交互作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还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党81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召开了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六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以此为起点,必将掀开党的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杜本礼 《学习论坛》2006,22(8):30-32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刘少奇开始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进行探索,提出了“党政分工”的观点。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他强调党不要包办干涉一切。党的八大后出现了曲折,他仍不断对“以党代政”和“党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提出批评,甚至把这种扭曲的领导体制视为“左”倾错误产生的条件之一。尽管他的这些探索并未触动当时整个党的领导方式,但仍对历史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共五大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精神,加强了党的建设,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以及其后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等文献,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新措施,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作了一些新的规定,突出了党的群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意义重大.回顾历史,我们要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坚持"一个中心",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早春三月,我陪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李蓉同志拜访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七大)候补代表赵石同志.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方针、新政策,初步形成了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证数据研究表明:三农政策效应凸显。实践证明:在党的三农思想创新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翟昌民 《党的文献》2007,3(4):65-69
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铸成了某些历史的遗憾.中共七大后和八大后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七大路线能够坚持到底,而八大路线却中途改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造成八大思想准备不足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是:八大处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的开端,客观上不具备能有充足思想准备的条件;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正确处理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不统一的问题;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稳妥从容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