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下设理论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7个教研室,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司法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机构,另设有法学专业图书馆和行政教辅机构。法学院现有教师52人,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9人,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在读)35人。学科带头人公丕祥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并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学科带头人李浩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法学会民…  相似文献   

2.
《法学论坛》2015,(2):2
1984年,由北京大学法律系援建成立烟台大学法律系,杨殿升教授、郭明瑞教授、汪建成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1999年由系改院,房绍坤教授、汤唯教授、金福海教授、张平华教授先后担任院长。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十大优  相似文献   

3.
法学院     
《金陵法律评论》2006,(5):F0002-F0002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下设理论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7个教研室,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司法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机构,另设有法学专业图书馆和行政教辅机构。法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9人,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在读)35人。学科带头人公丕祥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次培养人选,并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学科带头人李浩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  相似文献   

4.
为引领和繁荣我省房地产法学理论研究,为广东省房地产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持,2007年11月24日,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在广州成立。来自我省房地产法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启林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当选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5.
《广东法学》2008,(1):6-6
为引领和繁荣我省房地产法学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广东省房地产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持,2007年11月24日,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在广州成立。来自我省房地产法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暨南大学法学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启林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当选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3月4日上午,吉林大学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以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理念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工作的邓正来教授,应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岩峰教授的邀请,以“邓正来先生谈读书治学”为题,与法学院的中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这是作为”法学院教授讲座”的第三讲而举行的一次活动。民商法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建华教授,经济法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冯彦君教授等中青年教师以及一些得到消息的研究生参加了座谈。“法学院教授讲座”是经法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于2 0 0 2年设立的一种“品牌讲座…  相似文献   

7.
正李万强,1971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三级岗位)、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厦门大学法学院工作,任讲师、硕士生导师。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在美国耶鲁大  相似文献   

8.
1965年5月生,江苏省靖江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宪政与人权、紧急状态、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瑞典隆德大学以及瑞士佛里堡大学等外国著名的大学法学院和人权研究所作过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  相似文献   

9.
郭锋教授     
郭锋,1962年6月生,四川西充人,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6-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05年开始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服务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兼任中国法学会理  相似文献   

10.
论作为"制度"的法学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律职业为限制性的职业,目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都在制度上将法学院教育作为进入法律职业的第一道门槛;法律的技艺性、智识性和一定的神秘性及其规范特征决定了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共同的职业素养,凭借法学教授、法学图书资科和法学院的社区生活三要件,制度性法学院而非仅仅作为场所的法学院培育这些素养并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我国现实呼唤在制度上确立法学院教育的门槛地位,建设胜任于培育法律人的制度性法学院。  相似文献   

11.
漆多俊教授     
漆多俊,1938年出生,湖南祁阳人,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法学院创始人和首任院长,曾任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法学会会长、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津贴。漆多俊教授的主要著作有《经济法基础理论》《转变中的法律》《宏观调控法律研究》《国有企业股份公司改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民主之路》《中国法治之路》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6月27日.由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的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换届会议暨2009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法学会副秘书长马巍,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唐毅,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唐善新,华南理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葛洪义,以及来自省内知识产权法学、  相似文献   

13.
《广东法学》2009,(6):77-77
2009年11月6日上午,韶关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韶关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韶关市民商法学研究会首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韶关学院法学院副院长雷群安当选为首任会长。大会还推举韶关市司法局副局长、韶关市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强,韶关学院法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韶关市法学会副会长张小平担任研究会名誉会长。推举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张民安为研究会顾问。  相似文献   

14.
《法律科学》2014,(4):F0003-F0003
李万强,1971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三级岗位)、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厦门大学法学院工作,任讲师、硕士生导师。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在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相似文献   

15.
《法学评论》2012,(2):2
曾昭度先生出生于1920年11月,广东潮州市人。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历任助教、讲师,兼任广州法学院及广州华侨大学、珠海大学等校副教授。1985年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16.
诊所法律教育中的学生律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将法学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的创意来自于医疗诊所。为什么医学院可以开设免费的医疗诊所供学生们实践,法学院就不能呢?两者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何不仿效一下医学院的做法,将诊所开设到法学院里,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司法实践的场所,弥补理论与实践结合环节的空缺呢?美国法学院的诊所法律教育就此诞生。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这一新颖教育方式在6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至今,美国绝大多数的法学院都开设了自己的诊所,拥有自己的专职教师,从事这类教学。根据各个诊所的功能不同,大致可…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以人为本”四人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旺洪(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非常高兴在这个“五一”长假期间有幸请到了我国四位著名的法学家,他们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龙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吕世伦教授;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教授。今天,四位著名法学家共同给我们开设一个四人谈,主题是“‘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下面请四位专家用现代法哲学的理念和方法来解读“以人为本”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前身为1989年建立的国际经济法系,本院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懂计算机的法律专门人才。国际法学科自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以来即成为我校重要的法学专业之一,1980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本院国际法学科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际法学院设有国际公法研究所、国际私法研究所和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另设有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研究中心、WTO法律研究国际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6人,包括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0人,讲师6人,已形成了涉及各个研究方向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徐娜  金芳翠 《检察风云》2013,(18):38-40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教授到辞职归国为止。1991年至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  相似文献   

20.
<正>湘潭大学是湖南省唯一的省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座落在美丽的湘江之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湘潭大学法学院创办于1982年,是湖南省最早建立的高等法学教育基地,拥有全省最早的法学重点学科,目前有诉讼法学博士点和法律史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等七个法学硕士学位点,并有省内最先获准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6人,其中正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9人,法学博士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3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