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主人》2012,(7):19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悠久的历史遗留下来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从先秦到清末,无数古典经籍、文人墨宝、绘画作品、彩瓷器、青铜器、珠宝等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文化宝藏,数以千万计。令人扼腕的是,如此丰富的文化宝藏却没有被妥善的保护。自清朝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衰败、动荡、入侵和战乱,各种文物也被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抢劫或者偷运出国,不能运走的就干脆打破了事。特别是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被抢走和被烧毁的文物更  相似文献   

2.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09,(12):64-65
“盛世气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于11月8日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首次由海峡两岸收藏界联袂举办的文物收藏展,共有自宋代至清代的书画、瓷器、玉雕等各类文物70余件,其中53件来自台湾。  相似文献   

3.
《河南政报》2013,(10):5-7
豫政[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视台的文物鉴赏类节目越来越多,还都比较火爆,反映了中国的文物收藏市场的日渐兴隆。但“火”的背后,又有“乱”的隐忧。电视台组织的鉴宝活动,来到现场的文物爱好者往往成百上千,但他们收藏的物品能被鉴赏为真品的寥寥无几。似货太多,真品太少,是民间文物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罗大位  李建 《公安学刊》2014,(4):105-108
我国与意大利同为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也共同遭受着严重文物犯罪的侵袭。为此,两国都设立了文物警察机构,意大利的"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部队"是世界上第一支打击文物犯罪的专职警察队伍;我国只有个别省份内存在层次、名称、职能各异的文物警察机构。两国的文物警察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而意大利的文物宪兵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对我国文物警察制度建设和革新也有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06,(5):92-94
很多人都知道“China”这个英文单词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最早的瓷器可追溯到东汉越窑烧制的青瓷,中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行销世界各国,并和各国器物交流融合。自唐朝以来,丝绸的出品量虽然没有减少,但“瓷器”则显得越来越多,17世纪中国每年输出瓷器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有一百万件。中国瓷器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  相似文献   

7.
二○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宁政办发[2013]9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省政府关于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苏政发  相似文献   

8.
《贵州政报》2013,(8):4-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3]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国家和我省文物保护体  相似文献   

9.
夏厦 《传承》2010,(4):48-49
2009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49年纪念日,"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将对散失在国外的150万件圆明园文物进行影像资料的收集,以完善圆明园文物数据库建设。整个寻找流失文物活动的首站是美国,次站是欧洲  相似文献   

10.
徐年瑞  陈烨 《友声》2009,(2):35-37
<正>瓷器是中国古代一大发明,早在汉代就烧成晶莹如玉的青瓷了。到了唐代烧制成胎质致密的洁白瓷器,烧制陶瓷技术已到了成熟的阶段。英国著名科学家、剑桥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技史》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日本侵占中国文物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1931~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置国际战争法中保护文物的规定于不顾,在中国大地上恣意侵占、毁坏文物,在人类文明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战后,中国人民和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放弃过对被劫文物的追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调和与冲突:国内法视野下的文物返还"善意取得"适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既为文物大国,亦为文物流失大国,中国文物的流失状况每每令学者和收藏家们唏嘘不已,追索流失文物的状况与制度建构日益得到重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文物的追讨,因其公信力强成为文物返还中不可忽视的方式之一。文物返还是文物保护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民间收藏文物热的升温,国内文物交易中也开始出现文物所有权产生争议的情况。判断文物持有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该持有人占有文物的行为是否善意。无论是对中国国内还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返还而言,是否符合此项标准都是认定文物权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7〕2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并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好衔接,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精神,现就我省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文物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8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为切实加强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市政府同意,成立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  相似文献   

15.
【正】京政发[2013]4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为做好全市范围内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甬政发[2013]6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相似文献   

17.
浓墨挥洒的行书字头寓意着传承千年的中华书法艺术,红木博古架上琳琅满目的瓷器精品组合成的金字。再加上一面去伪存真的放大镜,共同构成了《民主与法制》第五期聚焦的关键字“鉴”。“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日益发展。民间文物收藏活动日渐繁荣起来。收藏大军已达七八千万人,并在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增长。但文物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量的民间文物鉴定机构、文物鉴定师和文物鉴定活动,既没有法律规范。也缺乏行政监管,由此产生的经济纠纷日渐增多。坑蒙拐骗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文物的艺术特性决定了鉴定工作难以用科学的指标来精准衡量,文物鉴定活动有其难以立法规范的特殊性。但决不应该成为“法外之地”。如何立法规范、加强监管,保护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利益,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中国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达167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  相似文献   

19.
“红瓷”,一个连资深收藏家也不太熟悉的词儿,九十年代中期,在成都文物币场上蔓延开来。乍一听,叫人纳闷。莫非中国历史上多了段生产红色瓷器的年代?其实不然。原来,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故事和人物为题材的彩绘瓷器,被人们简称为“红瓷”。这种瓷器多生产于民国时期,过去并不为人重视,因年代不算久远,专门收藏和研究的人实在少见。家后成都玉林小区的龙介生,偏偏独树一帜,不仅收藏了大量"红瓷",还把成都的文物市场鼓了起来。在地的影响下,市场上的“细瓷”一下被闹得个沸沸扬扬,身价倍增。有话从头说在知识#子堆里…  相似文献   

20.
徐泽林 《协商论坛》2007,(11):25-2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地下文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还是两岸人民之间的亲缘关系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法律上,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也都是国际公认的。但现在被陈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