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分析了国家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信息两种信息资源横向、纵向整合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明确主张政府信息公开超越了政府信息服务。提出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同时掌管两种重要信息资源的双重职责,既是被监督评议对象,又是最有代表性的监督评议主体的双向监督特殊角色,强调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希冀其健全机制,促进国家档案馆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确研判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整体研判基础上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从历史溯源、现实关切、逻辑理路、前景展望等层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整体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它是主题目标鲜明、内容相互贯通、逻辑层次明确的科学理论体系,各个部分之间不仅存在逻辑关联,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彰显了理论的整体性。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从习近平主政地方时的思想到党的十九大思想的发展也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彰显了发展的整体性。它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世界文化的互鉴、互补、共存,共谋共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彰显了空间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认知、制度、能力、科技和价值五个维度。在认知之维上,主要体现为对重大风险根源的系统性理解,对重大风险议题的体系性把握,以及对重大风险发生的总体性应对;在制度之维上,主要体现为健全风险防控领导制度,强化风险防控法治保障,完善风险防控具体制度;在能力之维上,主要体现为提高预防预警能力、应急管理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在科技之维上,主要体现为推进科技赋能精细治理,加强科技赋能科研攻关,加速科技赋能创新发展;在价值之维上,主要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以担当为使命、以合作促善治。这五个维度分别反映了新时代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认知的科学性、制度的有效性、能力的基础性、科技的赋能性、价值的引领性,构成了习近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翠英 《山西政报》2010,(23):90-91
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立法制度的研究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立法的原则以及与开放存取立法制度相关的一些法律制度,旨在探索提出促进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一些立法建议,为开放存取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及其管理进程,发展适合中国的开放存取机制和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急信息公开是政府的职责,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准确发布、及时传播和适时反馈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必须紧扣事件动态,抢占话语先机;把握事发状态,掌握传播节奏;坦诚公开表态,满足公众期待;抚平公众心态,引导社会舆论;注重公众情态,赢得人民支持;恢复发布常态,消除各方疑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界定了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产生新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科学内涵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意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救济制度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的保障,而且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救济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滢 《前沿》2008,(8):65-66
国务院办公厅已确定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鉴于政府信息的特性,如何协调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性与保密性之问的矛盾至关重要,既要保证国家机密的安全,又要维护公民的隐私权、知情权,这就需要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严格的信息分级制度、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等措施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理念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完善,实践不断发展,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推动廉洁、高效、透明的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稳步显现。与此同时,从行政复议视角看,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和实践难题依旧存在,掣肘着这项制度功能的发挥。未来,应当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权力运行这一主导功能,进一步推动加大主动公开力度,统一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政府信息公开重大问题的认知标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全面、便捷、有效的优势,以助力于政府信息监督救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良好施行和实践深化。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生态唯物论、生态世界观、生态辩证法、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审美观。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与思考》2018,(2):14-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完备、内涵丰富、要义深邃、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党在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诸多方面都有独特建树,在国内与国际社会已获得广泛赞誉。这一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党引领人民实现美好梦想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问题,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融会贯通和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观点;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4.
何华 《长江论坛》2018,(3):11-14
近年来,习近平就党史学习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发表了大量关于党史学习的论述,提出了学习研究党史国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在这些重要思想中,习近平高屋建瓴,对党史学习的重要性给予了"必修课"的定位,对学习党史提出了"必须修好"的根本要求,强调论述了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对党史学习的内容也进行了具体界定。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端正党史学习的态度,了解史实,明辨是非,重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性的把握,有助于发挥党史"红色引擎"的巨大功效。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执行遇到很大的阻力,这是政府长期信息不透明下的惯性所致,也是因为对信息公开存有心结。从规范层面讲,这些阻力不是来自于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不理解,而在于对信息不公开范围的错误解读,甚至是恶意解读。科学准确地界定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限制,包括界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工作秘密、内部资料等概念,是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0月,习近平以卓越政治家、战略家的恢弘视野和战略思维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厚的中国底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文化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表达,凝聚了中国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气概。  相似文献   

18.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4,(6):18-19
市房地资源局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试点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围绕市民和企业最关心的内容,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并立足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芳兵 《传承》2011,(20):82-83
政府形象是政府的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使政府在行使权力时更具有感召力和公信力,能使政府发布的各项决策在公众心目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可在现实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政府信息公开对于保障公众对政府工作情况的知情权,培育公众的公民意识,特殊情况下消除政府与公众间的隔阂,以及塑造公开、透明、富有诚信的政府形象都有很大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