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划分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三种文化类型,认为二战后全人类正朝着“后喻文化”时代一去不返。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采用“文化反哺”概念对应后喻文化,并在中国验证这一观点。本文以经验调查为基础,考察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发现应当辩证地解读“文化反哺”。主要发现:(1)文化反哺的确存在。网络社会,新文化难以被“遮蔽”或“收编”,大学生对于亲代的反哺在广度、深度和渠道上均有拓展,时效性上得到很大提升。(2)文化反哺表现出全球化和在地化的勾联,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得到传承。相较于正向社会化,文化反哺在方式上和程度上体现出不对等性。(3)亲代和大学生子代都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在解决亲子冲突时采取激烈的、对抗的、敌对的方式非常之少,而代之温和的、理性的和非对抗的方式。(4)相对同辈群体而言,“大学生”作为优势身份符号对于文化反哺的实现更具积极意义,所学专业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对于文化反哺具有正向作用。概括地说,当下中国三种文化类型并存,传统的正向社会化模式并没有被后喻文化取代,且依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米德的"后喻文化"理论强调文化传递方式的转变,表现出"文化反哺"的典型特征,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反哺"现象日益凸显,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内容都产生了影响,所以,该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后喻文化的逐渐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青少年自身的发展局限又使得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相应期待产生了一定的距离甚至更多的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缘起以及现实探索,并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和特征,通过分析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子女的互动方式,进一步探索这种互动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导致的不同于传统的亲子关系对新时期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后喻文化的逐渐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青少年自身的发展局限又使得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相应期待产生了一定的距离甚至更多的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缘起以及现实探索,并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时尚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青少年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一种亚文化。青少年时尚文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选择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青少年时尚文化与青少年行为选择的相互关系,辩证地分析了青少年时尚文化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给出一些提升青少年时尚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传统纵向传递式的代际关系受到了猛烈冲击,网络使文化传递方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已 是不争的事实,长辈们正面临着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后喻文化指长辈向晚辈学习的文化传承方式。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文化形式在社会的诸多方面得以展示。动漫《名侦探柯南》以少年侦探江户川柯南破案为主题,片中案件的解决大多依靠以柯南为代表的高中生,而非职业侦探、警官等成人,这深刻体现出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反哺”现象,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期亲子关系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巨大。当前,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养育观念以及育儿方式等诸多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直接导致青少年亲子关系发生着一系列新变化。要建构起良性的青少年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与青少年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也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语言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从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开展挫折教育、体验教育,倡树感谢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按父母教养行为的三个维度(即父母的支持,父母的心理控制,父母的行为控制)来研究教养。大量研究发现,心理控制是危险的教养行为,而行为控制是积极的教养行为。父母支持则会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自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近期的研究也发现,教养行为各维度的结合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有特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流行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的发展传输着一定的正能量,但它本身承载的世俗性、商业性等负能量特质,不仅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还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与行为。面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及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在坚持以主流文化引导流行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品位,还要整合各种引导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性引导,以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媒介时,亲身参与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其中某些部分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青少年是网络语言主要的创作者和使用者,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反映青少年思维方式和话语面貌的一面镜子,也成为一种青年的亚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良好习惯是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失误,不仅影响着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对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行等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应该在言行上做好表率,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并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大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就业文化正在形成。受社会结构变动的影响,在青年特点的作用下,青年群体旧有的就业文化发生转型,新的就业文化正在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文化资源,其中尤以和谐人格思想重视由人的内心和谐而外化出现实生活的和谐,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和谐人格养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儒家君子人格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命价值指向于丰满的精神文化维度。君子人格有丰富内涵,但其核心是仁、智、勇三种基本美德。在现代情境下,将儒家君子人格进行转化和重新阐述,是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视频是当下青少年网络应用的热门类型,他们青睐包括青春偶像类、国产情感伦理类、海外剧、日本动画片等在内的七大主要影视类型。这些影视类型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认知方面,青少年对国外认可度较高,对国内种种现象不太认同,产生认同困惑;在情感方面,青少年在爱情、亲情和其他情感方面均产生了现实与理想的困惑;在行为方面,影响已经呈现在了语言、形象、消费、交友、婚恋、工作等从个体行为到社会行为的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浅议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了解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首先必须了解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在信息时代,青少年在学习、交友、家庭教育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和冲突,这也大大增加了他们惠上网络成瘾的可能性。青少年一旦成为网络成瘾者,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进程将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社会权威的树立、社会角色的形成、社会交往的模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个民族、多种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之路。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佼佼者,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首先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学习;其次要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网络游戏的发展经过了萌芽准备期、快速发展期和混战垄断期。从其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网游的三个特征,即以青少年为主要消费群体,以代理为主要经营模式,充斥诸多负面思想元素。负面思想元素形成不良的网游文化,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与思维,导致违法犯罪等不良问题的产生。发展健康的网游产业,不仅需要网游行业实行严格自律,发展创新自我品牌,形成健康向上的游戏亚文化,而且也亟待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与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