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本身并不算高,也不算险,井冈山因革命而高。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胜利的山、光荣的山。我们可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山像井冈山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井冈山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山,是因为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之源头,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井冈山精神,才有了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所以可以这样说,井冈山、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根和魂。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之行     
2007年9月份,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组织下,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亲身感受半个多世纪前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战斗过的艰苦环境,追寻那段不同寻常的岁月,心情格外激动。  相似文献   

3.
1949年3月25日这一天,是我们中央警卫团跟随毛主席、党中央进北平的日子,是我们从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河北平山西柏坡进入大城市的日子,也是我们从长期战争环境转入相对和平稳定环境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之魂     
西柏坡见证着那段历史,就像一部深奥迷人的大书,让今天的人们每翻动一页,都会思潮起伏,感慨万千。2007年的"五一"节前夕,国防大学基本系组织学员到西柏坡革命教育基地进行现地教学。当我作为基本系学员置身于西柏坡怀抱的那一刻,这种感觉就油然而生了。站在柏坡岭上,向南望去是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当地称柏坡湖,向西望去是绵延不绝的太行群山,顺着  相似文献   

5.
南湖星火化流萤, 遵义山城曙色青。 窑洞烛光挥巨笔, 西柏坡上运雄兵。  相似文献   

6.
圆梦西柏坡     
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我随支部活动驱车直奔"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穿越天柱山,跨过滹沱河,圆梦之地隐约可见,一股热流油然而生……自从瞻仰了延安、井冈山以后,西柏坡便成为我魂牵梦挂的向往。也许是昼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尤其是到了迎接党的十八胜利召开的时候,常常梦见一片农屋,  相似文献   

7.
<正>西柏坡,一个永载史册的红色地标,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孕育了彪炳千秋的西柏坡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时至今日,西柏坡精神依然绽放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斗、永远向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西柏坡是革命圣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曾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经历了从西柏坡到北京的不平凡的时期。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柏坡情结一直让我魂牵梦绕,尤其是近年来报端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13,(2):70
1947年3月,胡宗南率兵23万围逼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撤离延安。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转移至河北平山西柏坡。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毛泽东起草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消灭国民党军队154万。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同时,也锻造了弥足珍贵的“西柏坡规矩”。正如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参观西柏坡时指出的“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西柏坡规矩,蕴含着党对加强组织纪律建设的艰辛探索、成功实践、宝贵经验和深层规律,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伟人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涉足和居住过的地方不计其数。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就是其中之一。1948年5月,毛泽东与党中央经过在陕北一年的艰苦转战后来到西柏坡,与先期到达这里的刘少奇、朱德会合,把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从此,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太行山麓,满坡新绿,山花飘香,一派盎然春意.革命圣地西柏坡就隐没在这秀丽迷人的景色之中.1993年5月2日清早,徐徐山风吹去了迷蒙的晨雾,一辆乳白色的轿车向西柏坡驶来.车上,杨尚昆同志拉开窗帘,向这块阔别44载的土地,深情地眺望着.望着,望着,老人家思绪满怀,情愫如织.  相似文献   

13.
走近西柏坡     
华木 《共产党人》2004,(9):51-51
西柏坡,令人心驰神往的名字。2月的一天,我来到了依山傍水、山川秀丽的革命圣地一西柏坡。放眼望去,山坡上残雪未消,而那一棵棵松柏已透出青色,仿佛在告诉人们,又一个新春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江西有个井岗山河北有个西柏坡革命从那里出发革命在这里走过走出一个新中国今天到这里参观看到这里的办公桌我想起延安我想起中南海我想起怀仁堂那些办公桌一样的美丽一样的宽大一样的整洁都写着一样的计划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西柏坡中共中央办公桌  相似文献   

15.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10):F0002-F0002,F0003
2009年,石家庄市委党校紧密围绕省委“大西柏坡建设”的要求,研发出以“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专题课程。2后,市委党校结合本地干部教育实际,多次征求全省西柏坡精神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西柏坡精神”课堂教学专题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发河北及周边红色资源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打造出了“‘重走赶考路’大型党性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干部培训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就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相一致。特别是“赶考进取”精神,使西柏坡精神内涵更具特色。因此,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关于“进京赶考”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9月的香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是来自革命圣地并岗山、瑞金、吉安、遵义、延安、西柏坡等所在地党史部门的研究人员以及北京海淀区的党史工作者。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总结革命圣地的党史工作经验,弘扬革命圣地的优良革命传统,由瑞金、吉安、遵义、延安、西柏坡等所在地党史部门和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发起,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从井岗山到香山》理论研讨会于9月24日——26日在北京香山开幕,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召开。  相似文献   

18.
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当前西柏坡精神在传承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石家庄市域文化建设与西柏坡精神融合联动不足,西柏坡精神育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价值多元淡化西柏坡精神传承与弘扬效果。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以石家庄市域文化与西柏坡精神为基础,凝练石家庄城市人文精神;以理论研究和学校思想建设为依托,增强西柏坡精神传承实际效果;以全媒体传播体系为载体,营造浓厚的社会弘扬氛围。  相似文献   

19.
铭记西柏坡     
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我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走进西柏坡,迎面是纪念馆前中共“五大书记”的铜铸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同志意气风发,从容淡定,迎风沐雨,屹立天地。每一个来到西柏坡的人,都会在这铜像下留影。在我的眼里,这青铜的塑像,仿佛横空出世,洋溢着巨大的胜利喜悦和刚毅的英雄风尚,给人以强烈的力量和震撼。“屋内一盏明灯亮,窗外万树石榴红。”漫步在这革命的圣地,一种圣洁的情愫总在我的心中浮动。这几年,前来西柏坡参观的游客大增,有的是到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举行党的组织活动,有的是来瞻仰党中央旧址,有的是…  相似文献   

20.
朴素的西柏坡□明祥走进西柏坡,总会感到一种朴素的神圣或者神圣的朴素。朴素的1997年4月的阳光照耀着西柏坡。中央大院里的梨花、紫荆花一树一树地开了,淡淡的清香飘洒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伟人的旧居里。碧绿的竹叶迎风摇曳,一间间月白粉墙、青灰平顶的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