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看待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10年20世纪最后10年,是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最快的10年。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90年代上了一个较大台阶,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我国在高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航天领域,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用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总共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使我国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在信息领域,我国业已突破第三代移动通讯的关…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11月ZI日凌晨3时41分,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飞行试验,飞船上没有载人。在地面准备阶段,发射中。C采用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3.
正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完成十余项高精尖的实验任务,是载人航天历次任务中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51件有效载荷:涉及应用项目最多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我们在深入研究国际空间科学和应用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平台支持能力和优势环境条件,安排了一批体现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发展方向的科学与应用任务。"天宫二  相似文献   

4.
<正>6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始终把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作为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不断加强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内涵与实践研究,为新时代航天军工央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航天精神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琳 《瞭望》2008,(39)
2008年9月25日,一个让无数航天人与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的时刻——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这无疑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也让中国航天从神舟五号所实现的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夙愿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艰辛付出,也离不开众多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月球探 测工程、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相继启动,任务繁重,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12日,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正伟大的事业孕育微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金后孕育和发展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又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实现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以及第二步第一阶段——航天员出舱、飞船与空间舱交会对接。目前,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设。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  相似文献   

10.
张迁 《瞭望》2003,(42)
神舟飞天,举国振奋。但是也有少数人发出疑问,在目前中国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发展中的问题时,有没有必要将资源投入到载人航天上?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实现载人航天,中国共投入资金190亿元,这比美、苏等国实现同一目标所花的资金要少得多,即使与我国一些大型工程相比,投入资金也远远算不上庞大。而在振奋民族精神,树立国家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则无可替代,这从神舟五号成功后的国际反应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工程被称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工程的测控通信技术保障地面与航天器的联系,确保不让它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那样失去控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在“神舟”飞船四次飞行试验中,均圆满完成任务。在“神舟”五号飞船即将发射之前,于志坚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天宫一号与神州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航天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艰苦创业、砥砺磨炼、快速发展等重要阶段,逐步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学习模仿到自主研发,从研制单型武器装备到构建全域攻防装备体系,从服务国防建设拓展到服务国计民生的伟大跨越,积淀了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精神,极大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经济实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1,(3)
北京时间 2001年 1月 10日 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我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后,亲笔致电祝贺:“浩田、刚川同志,欣闻‘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请向参加研制和发射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希望再接再厉,夺取新的更大…  相似文献   

15.
时事聚焦     
《瞭望》2005,(49)
中国(11月26日-12月2日)中央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11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11月26日消息,11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神六征天     
《瞭望》2005,(42)
又是金秋十月,神舟飞船再次承载着中国宇航员翱翔太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了“多人多天”及有人参与太空实验的航天飞行,从而向航天工程下个战略目标——研制和发射空间实验室迈出关键一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在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领域的创造实力,也再一次验证了在高新技术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必需性与正确性。从神一到神六,航天科技跨越式发展且带动民用科技飞速发展,更为新世纪科技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年寄语     
本刊编辑部 《理论视野》2006,(1):F0002-F000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新的一年满载着希望又向我们走来。值此之际,我们向关心、支持和帮助《理论视野》的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祝贺新年愉快! 过去的一年,捷报频传。我们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十五”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顺利实现;全方位外交卓有成效,国际威望日益提高……这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不仅勾勒出我国2005年的发展与改革历程,反映出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定要把加速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不久前宣布,今年10月中的一天,我国三名航天员将搭乘已完成研制生产的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其中的一名航天员,将首次迈出中国人太空行走这举世瞩目的一步。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是我国30年来科研理念、科技体制、科技实力等  相似文献   

19.
石磊 《瞭望》2006,(44)
在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可以看到神六、空间站、嫦娥一号卫星、月球车及空间太阳望远镜“更高更远”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必然之路。实现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仅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在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中国航天第二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前,两个少年从中国南方的乡村走出来,这一走“走”到了人类最前沿的领域:太空。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费俊龙、聂海胜成为中国继杨利伟之后进入太空的并列第二人,而其开创意义在于:这是中国首次多人多天并加空间实验的航天之举,他们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前启后的第二阶段的直接履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