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骥才谈民间文化抢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骥才是个大忙人,采访他不大容易,我整整等了七天。一见面没等我说话,冯骥才手指着铺在办公桌上的一大堆材料,抱歉地说:“看,我正在忙这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他一说“工程”二字,我立即感到工作量不小。大冯解释说:“从21世纪第三年开始,我们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规模空前的全面的普查和抢救。”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真     
《民主》2002,(3)
楚庄、冯骥才出席“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 2月26日,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邀请,出席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他在讲话中表示,民进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程青 《瞭望》2001,(11)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最近应天津大学邀请,将在这所理工大学成立文学艺术院,引起多方关注。冯骥才著作颇丰,而且涉及面广。除小说创作,他还写了《抢救老街》及敦煌研究方面的书,同时积极投身保护古建筑古街道。 在出席今年“两会”前,冯骥才说以往对古文化遗存的建设性破坏谈得比较多,今年他将在提案和发言中论及文物的旅游破坏及超负荷利用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等问题,以增加政府及各界的保护意识。他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承担起一份文化责任,因为文化才是一个民族最耀目的财富和标志。 除了写作,我对 …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真     
《民主》2003,(10)
近日,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河北蔚县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冯骥才就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现实意义、工作开展的情况、全国各地剪纸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代表中国民协向蔚县颁发了“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牌匾。会议期间,冯骥才与专家、学者、知名艺人进行了专题座谈,与会人员参观了高佃亮剪纸城、蔚县剪纸厂和剪纸专业户。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参加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知名艺人以及文化、文联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共200  相似文献   

5.
崔士鑫 《民主》2007,(3):27-28
对话人物: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当代作家和画家。以创作民俗和地域文学见长,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民间文化现状、抢救民间艺术、宣传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现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探寻临沧彝族俐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有利于俐文化的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冯骥才甲子艺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冯骥才同志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领导人之一。冯骥才同志说,他的父亲是江南人,他的母亲是山东人,所以他有江南人的细腻忠厚,也有山东人的粗犷和豪放。但他作为中国文化人的代表,他更有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品格。作为冯骥才同志的朋友,我们常叫他“大冯”,这个大,不仅是指他身材高大,还指冯骥才同志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8.
人生隽语     
《民主》2014,(7):64-64
<正>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我曾经为了抢救民间文化数次卖字卖画,记得在2004年第一次为抢救民间文化举办公益画展时,就有人问过我,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去做这样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不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吗?我当时就说,我欣赏的就是精卫精神,精卫是我的偶像。但说实在的,当这些画从自己的画室取下来的时候,的确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容不得我考虑,就要以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从工人的锤子之下抢救文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需要进入市场。文化进入市场后,有哪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期间,记者专门访问了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问:您作为全国文联的领导,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文化市场? 答: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特别推崇文化进入市场,主张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民间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拯救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现在中国民间文化消亡的速度远比我们工作的速度要快得多,拯救即将消亡的民间文化工作十分艰巨,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民协副主席夏挽群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文化是民族得以继续存在的基础。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醉在圣诞节、万圣节、NBA、足球以及情人节等西方文化的氛围中,还有多少人能够从春节、庙会、京剧、皮影戏、民乐等传统中寻找到往日的那种新鲜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4月28日至30日,由民进中央、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协办,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组办的“冯骥才甲子艺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和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文怀沙、黄苗子、郁风、丁聪、沈峻、韩美  相似文献   

12.
刘长乐 《民主》2006,(10):42-42
必须承认,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和伦理的发展之间尚存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迅猛,但文化、伦理道德方面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以至于有必要提出重塑我们民族性格的命题。文化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我想借用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是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对此,我深以为然。问题在于,有些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中国每年有3000万游客出国旅游,但一些游客的行为已经让人深恶痛绝。比如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插…  相似文献   

13.
寻根     
冯骥才 《民主》2024,(1):62-63
<正>内容简介《寻根——冯骥才文化散文系列》入选2023年度“新华荐书·山水阅读书单”。本书共包含《古村·古俗》《古艺》《域外古城》《域外古艺》四个系列。该系列从冯骥才先生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大量文章著述中遴选重要篇目,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深入探讨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揭示了城市、村落、传统民俗和传统技艺保护面临的困境,也展现了各国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世界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祖籍浙江宁波、出生在天津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做梦也没想到,一篇散文竟使他成为山东泰安市的荣誉市民。两亿少儿郎读过《挑山工》这篇散文就是冯骥才在1981年写的泰山见闻之一——《挑山工》。他在文中没有着墨于泰山的雄姿和胜景,而是把目光投向挑货上山的山民,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  相似文献   

15.
许嘉璐 《民主》2005,(12):32-33
“十三狼”原名吕小平,出身于陕西咸阳的一个唢呐世家,自幼随父亲学习吹 奏唢呐,后考入陕西艺校学习,又进入西安音乐学院深造。他热衷于创作、演唱具有“秦人”风 格的歌曲。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期间,他为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 演唱了粗犷、豪迈,充满浓郁西北风情的歌曲。这是许嘉璐主席与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 同志就他的演唱风格及如何弘扬陕西民间文化艺术问题的通信,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陈友康 《民主》2006,(8):15-18
今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参加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并发表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说:八荣八耻“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胡锦涛同志的这一思想,继承我国优秀道德遗产,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精辟的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德治国。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长期占据正宗和主导地位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其他思想体系难以比拟的作用。而与其他思想体系相比,儒家尤其强调修身进德,强调德政…  相似文献   

17.
2001年2月3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宣告成立,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剐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被聘任为院长,同时还被聘任为天津大学教授,兼任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消息一经传出,引起国内新闻媒体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中普遍存在重科学技术而轻人文教育的倾向,造成理工科人才在人文修养和人文视野等方面的欠缺,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对理工科大学教育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科学创新体系的建构所不可或缺。面对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天津大学经过战略性的思考,针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措施,建立  相似文献   

18.
刊首语     
《团结》2001,(2):1-1
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在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四次全体会议代表民革中央作了题为《贯彻落实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大会发言。在随后的闭幕会上,李瑞环主席在讲话中也突出强调要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必将对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京城文艺界朋友说,全国文联执行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多有研究,对文坛各种倾向颇为关注,均有不少精辟见解。不久前的一个朗日,趁他赴北京公干之机,我们前往座落于亮马河畔的新世纪饭店访问了他。记者:大冯,精神文明建设是党中央近期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公众关心的热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7,(12)
10月31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14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蔡达峰代表民进中央作题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发展动力》的大会发言,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