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政府诚信以及政府的社会信用建设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做人要讲诚信,政府也要讲诚信。在整个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政府都不能够做到诚信。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政府诚信的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政府只有努力做到诚信并建立起与社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政府在自己做到诚信的同时,还需要为整个社会建立起信用体系,提供信用秩序,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政府除了需要通过直接的行政行为为社会提供信用秩序之外,更需要建立起稳定的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即通过法律制度的途径为社会提供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2.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条目,是“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并写入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不仅是做人之本.而且是立业之基;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且是建设礼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3.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决定了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 ,政府信用通过政府行为和政府官员等得以表现并影响社会信用。政府信守“规约”是造就社会信用的基础 ,政府坚持行政信用是维护社会信用的保障 ,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讲信用是建设社会信用的关键。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一要加强行政委托人的监管力度 ,二要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 ,三要加强信用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 ,四要加快干部考评、选拔、任用的民主化、透明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管理信息查询网络;二要扶持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机构;三要推进法规建设;四要惩治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入手,阐述了起步阶段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由政府协调和引导,及政府在该体系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最后从政府也是社会信用活动参与者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政府守信和相关约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信用建设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与支柱 ,是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保障 ,它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政府信用也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为此 ,要强化政府信用道德建设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为政府信用提供体制保障 ,政府管理手段要着重依靠法律 ,改进行政执法作风 ,规范行政执法 ,严惩行政腐败 ,建设廉洁政府 ,加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政府是诚信社会的维护者从中国历史传统看,政府要取信于民,立信于社会。《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足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为政者除了要富国强兵之外,还要使民信之,而民之依赖尤为可贵。在这方面,有史可鉴,《史记·商鞅列传》记载,商鞅为在秦推行新法,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终使秦国富兵强,消灭六国。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的观点看,洛克、霍布斯、托克维尔认为,信任是政府与社会秩序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用应从一般的伦理道德标准上升为经济的、法律的规范,进而扩展到政治文明的层面。政府信用是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关键,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保障,是遵守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必须从强化政府信用意识、减少政府行政审批环节、建设规范政府权力的法律体系、提高政府政策透明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五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孙蓓 《行政论坛》2003,(6):2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之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但面对我国当前十分薄弱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我们又不得不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我们发现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作起,既表现在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调整各类社会行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也表现在他必须率先建立自身信用。本文力图从政府的职能界定这个内因和WTO规则对政府的要求这个外因两方面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阐明政府在信用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率先垂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用建设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建立信用中国关键是要建立信用政府,培养和造就信用官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以日益复杂且充满风险为主要特征的今天,使社会及个人对政府的信任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政府及其官员的地位、作用决定了政府信用建设必然成为社会信用建设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证,而政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其现实信用状况决定了政府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信用政府,才能有助于社会诚信的建立与支持。坚持以取信于民为核心,把握崇信、立信、守信三个环节是建立信用政府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信用是最高层次的信用 ,其影响的范围和力度都比其它信用广大。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管理信用、服务信用、行政领导人信用等。政府信用缺失在法律、管理、行政人员、服务功能、行政道德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提升政府信用的途径选择 ,可从建立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政府监督机制、责任追偿制度、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诚信建设已成为贯穿我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主旋律,打造社会建设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对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1](一)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诚信人格易在社会流动非常小、比较封闭的亲缘空间和熟人社会滋长和延  相似文献   

13.
刘军、张志胜的“政府信用建设三题”一文指出,加快政府信用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政府信用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如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机构内部等关系。从政府机构的内部关系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问题;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就是要把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率先垂范与加强指导和监管结合起来;从政府间的关系来说,就是要把国内信誉与国际信誉结合起来。能否正确地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政府信用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张军善 《民主》2010,(2):10-12
弘扬诚信之风、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用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 ,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映。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调整和体制优化的过程。政府信用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加快政府行政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与法制》2002,(6):1-2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社会信用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杆。诚实守信既是WTO规则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社会公信力,倡导诚实守信,尽快建立健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国民信用体系,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树立起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则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提高社会公信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政府诚信问题是社会诚信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多种原因,政府诚信出现了问题,影响了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从政府诚信的现状出发,借鉴其他地区问责制实行的经验,提出在问责制下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的信用失范与信用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信用,就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因信守规则、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失范现象严重,如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寻租"现象,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严重,还有些地方政府决策随意性大.因此,应该通过提升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健全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等途径,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诚信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范畴,是整合文化传统、政府行为、制度规范等因素而成的综合体系。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基本构成要素的分析,对诚信成都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这是我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与时俱进的突出标志。国有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责任。本文立足于宝钢实践,谈谈企业诚信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诚信是企业之本,企业诚信在社会诚信和社会和谐中处于重要地位。企业作为直接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其行为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社会。企业诚信问题解决不好,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乃至和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