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英 《两岸关系》2001,(5):32-33
她的眼睛很迷人:纯洁,清澈,明亮。 她的眼睛也很迷失:充满着美丽的想象及对未来的憧憬。 她说她是大陆新娘,第一次去台湾夫家探亲。 在香港新机场与她邂逅,使我想起了另一个大陆新娘——小树。  相似文献   

2.
大陆新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台湾的一项统计表明,从2000 年累计到2003年1月底,在台申请身份登记的大陆新娘已达62619 人,若包括以短期护照居留的大陆新娘,累计在岛内大陆新娘有10万人以上。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更表现在,大陆新娘的流入地是台湾,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分隔,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性政策,使得大陆新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要克服一般流动所引起的地理距离、生活习俗、文化差异等问题,还要面对因台湾当局的歧视性政策带来的艰难境遇。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60余位台湾大陆新娘共同参加由甘肃省台办、兰州市台办举办的"首届台湾陇原新娘故里行——叙乡情·话未来"亲情茶话会。会上,大陆新娘海万宏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的渴盼。本文为海万宏发言稿:  相似文献   

4.
易靖茗 《台声》2013,(7):90-93
在曾经的一位采访对象的介绍下,我得以认识了这位从台湾嫁到大陆的台湾新娘,她叫邱斐瑄。她很忙,但这位爽朗、热情的大陆媳妇儿,还是抽出时间让我们与她一起,分享她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与先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5.
潘宁 《台声》2008,(12):50-51
“我在这头,新娘也在这头,我在这头,大陆也在这头”。2008年10月5日至13日,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及夫人范我存女士再次回到南京,选择在自己的出生地度过80岁的寿辰。江苏省台联在南京全程接待了余光中先生夫妇。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3,(4):74-74
初到台湾的人,看到菜单上赫然写着“大陆妹”的字样,大都觉得诧异。其实,“大陆妹”就是大陆饭桌上常见的生菜,“大陆妹”的菜名何来?解释不一。一说,“大陆妹”从大陆引进便宜又好吃,跟当时大多数大陆新娘一样,花很少钱娶来却吃苦耐劳、如今,“大陆妹”对台湾人来说,纯粹只是一道菜名.但它多少也道出了早年嫁到台湾、曾经也被称作“大陆妹”的大陆新娘们的境况。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3)
正1月12日晚,大陆首部反映"大陆新娘"题材话剧《台北新娘》在福建大剧院上演,该戏讲述了湖北恩施土家族姑娘田露与台湾青年林文杰倾心相恋,飞跃海峡远嫁台北的故事。长江人艺剧院院长夏晓华说,该剧此前在昆山、杭州、苏州、上海、厦门等东南沿海城市巡演,每场都有近千人观看,台商台胞观众占四成以上。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 走好     
正《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个代表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符号诗在这头诗人在那头台湾的乡愁大陆的痛一首《乡愁》让无数读者认识了余光中。2017年2月14日,享誉两岸的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9.
易靖茗 《台声》2013,(5):90-92
他对她说,“你虽不是我第一个牵于的人,不是我第一个拥抱的人,不是我第一个亲吻的人……但接下来的时光,我希望可以成为你遇到痛苦第一个想倾诉的人,遇到挫折第一个想依靠的人,成为你今后人生能够一直相伴的人,成为你心中唯一的第一的人……”这是台湾女婿古东隆给大陆新娘胡铁虹的美好承诺,之所以要说这段肺腑之言,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0.
易靖茗 《台声》2013,(6):86-89
来自台湾省台中的邱崇源,从23岁列39岁,从本科刮博士,再到独立行医,娶了美丽的大陆新娘,16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和事业全部交给了大陆,交给了南京这个让他很喜欢的第二敞易。  相似文献   

11.
正《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赏析:"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举国上下热议这个历史性文告。一首《乡愁》借着自媒体的快速传播,迅速在网络再次流传。"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1977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两岸交往的密切,两岸婚姻逐渐增多,其中90%以上是大陆女性远嫁台湾,于是,在今天台湾的社会中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陆新娘”或被称为“台湾媳妇大陆妹”。她们在家乡人羡慕的眼光中出嫁,以为从此步入爱情的天堂,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王鹏 《台声》2019,(15)
<正>8月1日,2019第八届"四川新娘故乡行"活动启动仪式暨在台川籍配偶回乡创业交流会在成都举行,近百位在台川籍配偶及家人现场交流创业经验。自1987年两岸开放交往交流以来,两岸婚姻成为跨越海峡的"情感纽带",两岸婚姻家庭已近40万个。随着大陆开放发展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两岸婚姻家庭选择到大陆工作、创业和生活。由四川省台办主办的"四川新娘故乡行"活动已连续举办8届,共邀请了400多人次的在台川籍配偶及家人回川参访交流,共话家乡美、共叙川台情。本届活动主题为"回乡创业、回家探亲",特别突出回川创业投资。  相似文献   

15.
忘不了的爱     
1991年的一天,在首都北京,蜚声海内外的台湾歌星千百惠与大陆小有名气的作曲家高大琳喜结连理,婚礼灿烂辉煌,新娘光彩照人,新郎风流倜傥。可是,谁曾想,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却有一个纯情柔美的小女孩子微耸香肩,为情而泣……  相似文献   

16.
正应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邀请,1月12日,全国台联台籍青年(福建)参访团一行11人开始了为期7天的台湾行。这是一趟交心之旅.学习之旅,更是一趟圆梦之旅。分离——那一抹沉重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似文献   

17.
易靖茗 《台声》2014,(11):84-87
她长相甜美,性格爽朗;她将两岸婚恋比成坐过山车,充满刺激且甜蜜;她说,"嫁到那边就好比赌博,不知道是输还是会赢";之后,她说,"我觉得只要有爱,什么问题都可以克服,重要的是包容,还要有敢闯、敢为、敢当的勇气"——在众多的两岸婚姻采访对象中,大陆新娘土家族姑娘陈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长相甜美,性格爽朗;她将两岸婚恋比成坐过山车,充满刺激且甜蜜;她说,"我们嫁到那边,就好像赌博,不知道是输还是会赢,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6日至31日,由重庆市台办、市妇联、长寿区共同主办的第九届"月是故乡明——台湾重庆籍新娘故乡行"活动在重庆举办。活动邀请到台湾民意代表、台湾新住民发展与交流协会荣誉理事长林丽蝉,台湾金门县长杨镇浯及夫人张娅玲、中华重庆在台文化交流协会率领渝台婚姻家庭及代表人士共计115人参访团来渝。其中36名台湾重庆籍新娘携眷属回乡省亲参访,了解大陆发展情况,感受来自"娘家人"的温暖和关怀,共叙亲情和乡情。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在岛内蔚为风气的各种抗议活动中,部分大陆新娘进行的“要身份、要人权、要工作”游行虽然人数不多,却凸显了台湾当局对大陆同胞百般限制与歧视的荒谬与不人道,在台湾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在现行的、台湾当局于1992年制定的《台湾地区与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8)
正近日,台湾中华闽南文创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李姵静被评为南安市"三八红旗手"。李姵静,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镇菊江村,1992年11月嫁到金门,是大陆第一批也是第一位嫁到金门岛的大陆新娘。嫁到台湾后,李姵静舍弃不下对故乡的眷恋。她发现,那时大陆虽然与台湾的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大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却是台湾无法比拟的。为此,李姵静便决心回到家乡考察创业,希望能将台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引入家乡。2013年9月开始,李姵静先后回大陆成立了福建成升商贸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润泽石业有限公司、厦门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