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抗日战争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而结成的政治联盟。由于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一方面增强了抗日阵营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引起我国各方面爱国人士的强烈愤慨,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陕西的文化艺术界的爱国志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号召,以笔为武器,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我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族统一战线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今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2月27日,毛泽东又在瓦窑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批…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法宝。抗日战争时期,杨尚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树,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正确分析实际情况,以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贯彻优待俘虏的政策,以增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示范性和策略性;争取中间势力,以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团结地方实力派、坚持独立自主,以实现合作抗日;正确认识和进行反磨擦斗争,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各种政治力量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紧密团结,共同奋斗,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5.
青年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是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整个中国青运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于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对于进一步考察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共青团自身改革发展的趋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就中国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作一论述。 一、建立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先声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国内阶级矛盾开始下降,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青年运动开始汇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洪流中。9月2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一方面努力发展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积极声援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开展国际交往,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中期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成熟时期。毛泽东通过区分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领导者和模范实践者的周恩来同志为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对于巩固和发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楷模。在抗战时期,周恩来在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中,十分重视民主党派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组织者,而且是它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特点。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就高举起了抗日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以促成全民族的抗日为主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日宣战的宣言、通电,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在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怒潮。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解放中华民族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今天,学习和研究周恩来为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  相似文献   

12.
薄一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思想基础是“把握现实的原则”,特点是说“山西话”,戴“山西帽子”,做统一战线工作,核心是加强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探析周恩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有利于总结其历史经验、借鉴其思想精华,指导新时期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进一步推动我们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统一战线事业和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开展抗日民族统战工作,运用又联合又斗争策略,始终保持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支持帮助爱国民主人士,筹建民主党派并开展抗战;联谊交友上层人士,促其反蒋抗日支持抗战,动员大后方民众投入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彰显了统一战线法宝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与阶级性交错;曲折性与方向性并存;长期性与复杂性网织;广泛性与斗争目标的集中性对应;斗争与联合的综合性统一;统一战线中各主体的独立性与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要比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广泛的民族性、统一战线领导权、武装队伍特点、统一的政治纲领、国际合作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之处,也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17.
在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大有作为。而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同志,只有了解统一战线工作的恃点,才能有的放矢。本文就统一战线工作特点做一分析。 一、地位上的重要性 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团结广大群众、发展事业、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 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中国各阶级的状况,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国共两党从救亡图存的大局出发 ,捐弃前嫌 ,互作让步 ,在共同对日作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族统一战线。从其建立的过程和内容来看 ,第二次国共合作 ,实质上是在一国(中华民国 )之中 ,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两个不同性质的政党领导着的两种不同制度的政权与军队的并存与共处 ,是一国两制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哲学基础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既联合又斗争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要求统一战线内部对左、中、右三种势力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