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7)
幸福作为衡量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看来,现实的人是追求幸福的主体,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现实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幸福的保障。中国梦的提出,其实质就是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三个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8)
高技术时代,筑造中国梦并实现其政治功能,离不开人民群众意识形态中的正确历史观与科技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领域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反映,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历史特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助于人民群众凝聚中国梦共识,实现中国梦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感相统一。从幸福学角度解读,中国梦是集幸福社会主义、幸福中国、幸福人民于一体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一要以幸福社会主义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要以幸福中国为目标,建设幸福中国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享有幸福对象的普遍性和幸福内涵的全面性;三要以幸福人民为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通过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消弭价值冲突,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发展活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既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未来走势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幸福追求。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有利于使人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中国梦的幸福追求,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庄严使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也形成了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终其一生始终从实践出发,坚持理论由实践赋予生命力、由实践检验和修正。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它表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态度对于人们今天树立和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布坎南以"正义无用论"为逻辑内核,以"内在批判说""革命动力说"和"外在批判说"为外层框架,重构了马克思的正义观.虽然这种重构有某种新意,但是也存在明显的误读倾向:其"正义无用论"存在理论错误,"内在批判说"需要进行重新审视,"革命动力说"曲解了马克思的观点,"外在批判说"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说,布坎南站在自由主义的理论立场上,试图先重构马克思的正义观,然后指认这就是马克思的正义观,再对此进行批驳来凸显抽象权利和正义观念的价值,实质上这是恩格斯所批判的杜林的立场和方法,实际上已经彻底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幸福梦,文章分析了"中国梦"的幸福思想:满足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需要是追求幸福梦想的内在动力;主动创造是实现幸福梦想的前提;物质幸福梦与精神幸福梦的统一;个人幸福梦与民族幸福梦的统一;人的幸福梦与生态幸福梦的统一;国家幸福梦与世界幸福梦的统一。其幸福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对现阶段建设"幸福中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存在价值观的利益化、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协调、理想信念意识淡薄等问题,我们需要对此类问题有个理论上的解答,而马克思正义观就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因此,运用马克思正义观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观问题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行哲学教科书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遵循传统教科书的体系,未能全面概括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列宁《哲学笔记》中的物质观比之先前已有所发展,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马克思的物质观是从现实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入手,是对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对象、现实社会和历史、现实的个人的现实运动批判的物质观,他的物质观才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敏涛 《学理论》2014,(9):31-3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时间观克服了自然时间的物理性抽象性,深入到了人本身的问题和社会经济的问题。社会时间理论为理解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产的本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线索。物质运动时空的传统时空观,掩蔽了马克思在时间理论上的划时代变革。通过论述这两种时间观以此来展现马克思主义时间观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2)
公正作为一种社会价值,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自己的社会公正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公正观,它的形成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影响。马克思对两者进行扬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社会公正观丰富的具体内容。并且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与以往哲学家关于公正的观念相区别,形成了两个重要特质: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公正的历史性规定。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瞭望》2013,(10):2-2
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和思考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这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真实愿景,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奋斗的结晶,也是三十年来中国人努力劳作和创造的结果,是中国人对民族富强振兴、社会和谐团结、个体幸福快乐的共同期盼,是今天中国发展的大平台所提供的现实的可能“中国梦”的光芒正在我们前方闪烁今年两会正是展开了对于“中国梦”的信心与承诺。  相似文献   

14.
需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起点,又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研究需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取向心理学之后,马克思创建了其独特的心理视角的人性观。马克思心理视角的人性观,对于整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构建科学的心理学体系有着基础理论的意义。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趋向与人内在本质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人的本性具有积极向上、趋善的美好性,解决了心理学的关于性善和性恶之争;通过人类生产目的与心理动力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需要,完善了心理学的动力之说;通过社会与人心理活动内容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人的具体社会关系与心理活动内容的辩证性,为心理分析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开启了中华民族新的筑梦工程。中国梦有着浓厚的大众化情怀和鲜明的大众化品格,它坚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场、契合大众化的心灵、回应大众化的关切、解决大众化的难题、运用大众化的表达、诉诸大众化的实践,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使每个人都有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因此,"中国梦"的政治内涵从根本上说就涉及政治权力如何安排才能实现和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和改革亟须社会共识来看,如何保持政治权力的人民性,如何落实和平等保障人民的权益,既是继承历史未完成的任务,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梦"的政治内涵其核心是人民民主,使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政治方面的根本支持。为此,还应从现代国家建构、现代政府创设和现代公民培育三方面丰富、完善"中国梦"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包括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分析方法和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论。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指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即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谈价值,必有主体且主体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第一,主体,这是指需要的主体,主体是谁。第二,需要的内容是什么,这是客体。需要与需要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由主体或客体任何一个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主体与客体双方共同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民族复兴亦或是人民幸福,离开了劳动,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大利作家拉·乔乃尼奥里说:“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无比源泉。”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