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7,(9)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青海地区不断得到传播,在指导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时期,由于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不断受到境外不良思潮的冲击,宣传形式也比较单一,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群众思想文化水平、优化传播环境等方法来加以解决,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青海地区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化。  相似文献   

2.
人文山水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有效手段,但是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民族地区受到了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影响,使应有的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固有滋味。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能利用文化资源使民族地区走上富裕的道路。那么协调利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经济,对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的旅游开发与发展,来论述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经济的开发中,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式的发展。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挖掘该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功能民族旅游地域,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燕 《学理论》2012,(26):91-92,1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也逐渐向全球化迈进。在各种文化相互冲击的今天,唯有把握住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树立起民族的信心,进而使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包括满族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古老的满族文化如何应对时代变迁,将延续了几千年的满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精神保存和传承下去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管理中的一项课题。网络传媒的出现为挽救濒危的满族文化提供了契机。民族文化事业管理和有关方面应当正确依托和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挖掘、涵养、增强健康的满族文化的生命力,以开放的视野融入全球化大潮,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四川西部边陲贫困山区的藏族青年,由于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自然的诸种原因,由经济落后所制约的观念滞后,在文化选择上不如内地汉族青年,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的青年那样敏锐和快捷、激烈与突现。但也不能否认,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的大变革时代,急剧变化中的不断弃旧图新、新旧更替,科学胜于迷信,使藏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同样受到猛烈冲击。这种冲击,首先使藏族青年滋生出前所未有的心理震荡,他们已不再忍受传统模式的羁绊,在求新文化心态的作用下,打破了旧时的封闭愚昧状态,逐步走向开放,趋于兼收并蓄、呈现出多文化、多层次、多色调的态势,表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
屹立世界几百年不倒的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展露其弊端,面对这些可能摧毁民族国家的问题的出现,哲学家们想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合理之处却也都有失公正。哈贝马斯关于后民族国家的构想,站在国际的角度阐述了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冲击下的出路,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解决方案,但其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也是兼具褒贬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以拓宽的趋势向纵深发展。改革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心理结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改革“配套网”中的一结——社会心理在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谓社会心理,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民族、特定阶级(阶层)中普遍流行的没有经  相似文献   

8.
自古湘西穷。如今,在湘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起了一场革命,240多万土家苗汉人民意气风发地向贫困开战。这场以开放改革为动力、以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为特征的治穷脱贫的伟大的实践,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重大步骤,是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变迁,进行自我调节、逐渐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急剧的社会变革,使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道德受到猛烈冲击,它突出表现在当代湘西民族青年的道德观念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崭新变化,同时又明显地显示出了当代湘西民族青年道德观念行为的困惑迷失。  相似文献   

9.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新世纪以来,伴随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煽动与挑唆,出现了一些影响、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工作的典型事件,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应进一步拓宽现有的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路径,强化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学保 《学理论》2011,(12):8-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跨界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视角新颖独特的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与实践,提出了许多化解跨界民族矛盾与冲突、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创新主张,积极有效地遏制了跨界民族问题对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冲击。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防范跨界民族问题诱发的各种未来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靳萱 《民主》2003,(12)
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我们56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普通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更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许多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已逐渐萎缩,大量的民族艺术项目和技艺正走向消亡。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工业革命使欧洲文化艺术严重受损的覆辙,调查、抢救、保护、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已迫在眉睫,为此,民进中央于11月17日—18日首次召开民进民族文化保护研讨会。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倾情打造社会主义大文化的急切呼唤声声入耳,深深的文化情怀令人为之动容。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但民族文化不能像断线的风筝,随风而逝,这已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编前寄语     
随着入世谈判进入冲刺阶段,我国跨入世贸组织门槛已为期不远。加入WTO,对我市的民族工业、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和民族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的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必然对从自然经济社会和计划经济土壤中成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较为落后的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强烈冲击。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
展望新世纪,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浪潮、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国际组织干预与非政府组织影响、强势国家的强权扩张等等,给现行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带来一系列严峻的冲击与挑战,世界形势与国际格局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与大调整时期。国家政治越来越带有世界性,国际政治越来越趋向全球化。国家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合作。面对冲击,迎接挑战,是当今世界走向21世纪的重大政治抉择问题。一走向新世纪,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已使政治经济化成为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大趋势。当代政治出现了两大历史性的转变:一是国家政治重心转向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要以强盛的民族产业为支柱,而要发展民族产业,就要有一大批享有一定声誉的名牌产品作保障。经历了2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与国际同类产品日趋激烈的角逐,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民族产业与国际商品竞争之透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我国的投资环境在日益改善。外资的大量引进,一方面解决了国内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如下问题,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运用先进的技术优势使产品挤进中国市场,使我国的民族产业陷于困窘境地。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市场大有抵挡不住外商收购和进口商品竞争的态势。照相机业,几乎全军覆没;机床市场,丢失过半;医药行业,被洋货占领了30%~40%的市场,一些尖端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则更加令人震惊:传真机98%,摄像机99%,移动电话100%。甚至对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业,也在无一例外地遭受冲击:化妆品市场被抢占近半,麦当劳、肯德基和奇肯帝等洋快餐,在几年内  相似文献   

16.
印辉 《理论探索》2006,(2):133-136
在全球化时代,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国家主权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对每个国家的经济自主决策、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民族产业保护政策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任意干涉别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主权,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独立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各国尤其是传统民族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等等;另一方面,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和原则并未改变,并通过各国国家主权的平等让渡,其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一定的深化,构成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并形成了发展原则、平等让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等一系列新的国家主权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革的时代,动荡与分裂使众多少数民族纷纷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民族大融合使各民族之间的行政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行政管理更大范围的扩大;民族大融合为中国更大范围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它深刻地影响着该民族的社会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从先行到落后,是与秦汉以来形成“尊神崇圣”、“帝王即圣”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的,它极大地压制了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民族理性的觉醒,造成社会发展的长期停滞。鸦片战争后在西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尊神”、“崇圣”到“科学”、“民主”的转变,由此启动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路旭 《学理论》2013,(21):374-375
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理清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进行分析,探索与研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和适合的途径,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而且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既注重理论上的梳理,增强大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追求项目研究的实践价值,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研究,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伦理在关注各种道德因素的同时,也关注民族的精神因素,旨在使各民族保持旺盛的发展欲和强烈的进取心。民族认同、民族和谐、民族进步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民族伦理的科学内涵。在当代,民族认同的伦理精神、民族和谐的伦理责任、民族进步的发展伦理三者有机统一于民族伦理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