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河源具有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绿富双赢"、壮大县域经济可谓意义重大,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亟需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内涵,走特色发展之路,要立足于现状,整合资源,防止不利因素出现,还要和当前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依托市场,形成精品线路,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旅游扶贫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扶贫体系。当前,随着精准扶贫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具体化为"旅游精准扶贫"。其主要特征是旅游与扶贫高度融合、贫困人口充分参与旅游开发并切实受益、贫困人口有尊严地实现可持续增收。各地在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许多经验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入推进旅游扶贫精准化,应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脱贫攻坚要求,对贫困人口的资源、意愿和能力进行精准识别,构建分层帮扶体系、实现精准施策,对帮扶主体、项目实施过程及区域贫困人口实施精准管理,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以专业化队伍对旅游扶贫进行动态化精准考核,以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扶贫攻坚做出了重大的部署。在新常态下,旅游扶贫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重要部署的有力抓手。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善受益共享机制,激发旅游扶贫内生动力,科学规划统筹协同,推进旅游扶贫科学施策,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旅游扶贫信息系统,探索多元投资机制,完善旅游扶贫融资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深化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但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民族乡村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当前,福建省要围绕如期全面实现小康"一个"目标,解决少数民族乡村贫困人口吃、穿"两个"问题,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个"保障,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项"举措,以进一步做好全省少数民族乡村精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5.
旅游扶贫是重要的治贫方式。当前,旅游扶贫应体现精准化,才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目标。毕节的旅游扶贫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扶贫精准度不够、开发模式单一、经营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受益机制欠完善等问题不容忽视。深入推进毕节旅游扶贫,应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旅游扶贫精品,走特色发展道路,才能使旅游扶贫更加精准、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就是为了利用好这些资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西双版纳州大渡岗昆罕大寨是乡村旅游扶贫的典型,以该村为例,探讨其旅游扶贫模式的特点、亮点,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投放式"的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资本是旅游精准扶贫的核心资源,并指出了建立社会资本支持体系面临的困境和努力的方向。要突破这一困境,必须整合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众之间的社会资本,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的旅游精准扶贫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振兴乡村的高度重视。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扶贫举措和战略,旅游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其在扶贫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1]通过选取山东省临朐县为研究对象,结合临朐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现状以及近年来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开发新项目发展新业态等成效,深入剖析得出临朐县存在投入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旅游形式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贫困地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特色扶贫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以期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多次提出,要"发力全域旅游","决战脱贫攻坚,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通过以湖南省新化县为例,分析其当前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扶贫现状,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湖南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助力湖南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区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绚丽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各地区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这样既能够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能够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确保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乐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乐山市乡村旅游点的调查研究,具体分析了乐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促进乐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政协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首先,运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政协精准扶贫的实践,认为:结对帮扶、提供就业、捐款捐资、发展脱贫产业、兴办经济实体、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等措施行之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其次,总结提炼出"政协+企业帮扶+产业扶贫""政协+企业帮扶+教育扶贫""政协+企业帮扶+社保扶贫""政协+危房改造扶贫""政协+就业扶贫"等五种符合泸州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的经验。再次,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政协参与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深度贫困问题突出;致贫因素复杂交织,脱贫摘帽难度增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缺乏内生脱贫动力。从严格监督验收、调研社情民意、加大政策宣传等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泸州政协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沅陵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分析了当地贫困村普遍存在基本生活条件欠缺、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乡村建设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提出了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加大易地搬迁的宣传与行动、多举措改善便民利民条件、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发挥乡村建设主人翁能动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精准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溢出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精准扶贫成效和梳理有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总结了中国精准扶贫的政治溢出效应、组织溢出效应、经济溢出效应、社会溢出效应与文化溢出效应。我国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用好精准扶贫的溢出效应,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完善乡村振兴制度设计,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变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中,贫困主体、扶贫主体和扶贫机制的局限性制约着扶贫效用的发挥。多元乡村精英在优化民族地区的扶贫成效中具有特殊优势,基于乡村精英参与的视角,以多元乡村精英为分析主线,是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路径的重要途径。因此,政治精英要致力完善组织领导和精准识别机制、经济精英要全力发挥模范带动和精准帮扶功能、社会精英要尽力从事思想动员与教育培训工作,以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在县域经济产业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对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优劣势的分析,寻找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困难,并探讨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随之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入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位、作用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首先肯定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大好机遇,同时又指出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市场所存在的显性问题,进而提出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应该在政策的支持下,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树立品牌,从而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潍坊乡村旅游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潍坊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本市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对推动农村创业与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破解"三农"问题、助推精准脱贫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着诸多瓶颈和挑战。农村电商亟待健全服务体系以完善服务保障,打造优势产业以突破销售困境,完善基础设施以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制度配套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建设以强化人才支撑,从而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乡村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乡土游乐方式。我国的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六枝西嘎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