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以来,乌江流域随着航运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文化、教育等各业发展,因而在土家族地区兴起了民间经济组织行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土家族文化发展现状、困境、优势和机遇,试构建土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模式,对土家族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清雍正年间,土家族地区完成改土归流后,民族融合和民族交流空前加强,在国家行政力量和民间社会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汉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土家族地区渗透。土家族传统文化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部分传统文化失传的缺憾,这是土家族传统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冲击进行自身调适的结果。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合理开发,更要大力保护。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跳丧舞是土家民族先民在特殊的认识论思想和宇宙观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以图腾崇拜为其文化心理的行为表现形式。文章以土家族的民族史诗《摆手歌》中的记载为根据,从土家族的古代哲学角度对跳丧舞的产生背景、发展源流、表现形态以及舞蹈目的加以分析,揭示民俗事象背后深刻的古代哲学意蕴,阐释土家族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土家人民原始而朴素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乌江流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大的支流,也是贵州的母亲河。生态修复既是国家主体功能作用发挥的需要,又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目前,乌江流域生态破坏十分严重,整体治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专业管护、项目支撑,生态补偿,是抓好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乌江流域群众脱贫致富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目标的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跳丧舞与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歌舞样式。跳丧舞主要盛行于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摆手舞主要流行于鄂西南、湘西北、渝东南交界的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故自古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跳丧舞与摆手舞分布地域不同,起源各异,参加人员、表演程式等更是各具特色,但二者实质为土家族文化在不同地域产生的分支,同源异流。  相似文献   

7.
渝东酉水土家族居住文化之民族心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渝东酉水河流域,世代居住着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土家族.古老,是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质;年轻,是言其民族成分被确认仅半世纪之遥.这里山重水复,与通都大邑相距甚远,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颇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孕育了内涵深厚的居住文化.居住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物质文明的创造,亦是精神领域的再现和物化形式,其中隐藏的民众心理活动更是微妙而精深.本文拟从酉水土家族吊脚楼居室的角度,观照土家族民族心理,并粗浅探讨这一领域民族精神之弘扬,灿烂文化之推广与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8.
摘要:发展生态产业是乌江流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迫切的选择,但现状并不乐观,提高经济总量和增加社会综合效益的矛盾相互交织,发展生态产业的道路并不平坦。以主体功能区为划分依据,辅以县域之间的对比分析,在准确把握乌江流域社会发展背景、生态环境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乌江流域生态产业体系,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三个方面,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重新规划乌江流域的发展道路,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流域生态产业发展范式,使其成为三峡库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鄂西南地区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鄂西南地区复杂的地理、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使这里的宗教文化也表现出它独有的特点。巫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有其特定的发展过程,并与当地人们对自然及社会的朴素认识结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了具有土家族"巫"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受封建礼教和汉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土家族自由婚姻演变为许多新的婚姻习俗。同时汉文化的浸染也使土家族的教育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土家族本土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土家文人竹枝词,反映了这一时期许多富有特色的土家族婚娶习俗,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经注》中"延江"就是古名"牂牁江"的别称。贵州的古代文明,是以一条古名牂牁江、延江,今名乌江流域为主动脉,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源流,成就了古代贵州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与远古时称牂牁江、中古时称延江、明清时称乌江为同一条江河铸成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是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单一民族,其传统道德习俗仍然带有原朴神秘性、宗法血源性特点,从而保持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适应外来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其传统道德习俗不断演进,演进的动因是人性的需要和适应。  相似文献   

13.
乌江流域的产业布局是发展的关键环节。产业布局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产业布局中要突出重点,同时,还要与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保护和传承土家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各界始终高度关注的问题。沿河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世代土家先民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土家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土家民族的血脉和世代土家儿女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讨沿河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巴人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其后裔为现代的土家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史学分析法,探讨了古代巴人体育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古代巴人从军事活动、民族信仰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而衍生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丰富古代体育史研究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乌江流域资源和开发现状,在借鉴国内航运开发经验基础上,分别从环保、生态保护、特色产业、航运企业和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土家族传统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之基础上 ,就土家人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 ,如何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逐步消除其传统观念中的消极因素 ,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民族意识 ,全面振奋民族精神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以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土家族和土家族地区的发展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习惯法是土家族乡村社区秩序的主要制度来源,当土家族社区的社会基础发生变迁后习惯法秩序维系能力就会下降,如果国家法律不能及时维护秩序的稳定将会导致土家族乡村社区出现秩序混乱。在建设新农村的制度转型期,需要保持和继续发扬土家族习惯法的稳定秩序的价值,同时通过积极的行政行为和法律传播活动使习惯法与国家法律紧密衔接,实现乡村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鄂西土家族青年的国家认同是积极健康的,他们拥有高度的国家责任感、积极的民族团结观和良好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鄂西土家族青年较高的国家认同度对鄂西青年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鄂西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剖析鄂西土家族青年较高国家认同度产生的原因,探寻其进一步强化巩固的策略,旨在研究少数民族青年国家认同的基本条件和引导规律,提高少数民族青年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域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规划建设好乌江经济走廊,将是一条为贵州省省谋求跨越式发展,实施好"两加一推"主战略,寻求新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