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善于规避风险,敢于承担风险,是成熟的全球公民所应具有的意识和心态据最新消息,中石油公司在苏丹被绑架的9名工作人员中,4人遇害,3人获救,2人仍失踪。中国政府处理善后事宜工作组已经前往苏丹。近年来,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险、遇难事件时有发生,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备  相似文献   

2.
3.
周公,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胞弟。因辅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食邑于周(今陕西岐山东北),史称周公。又因受封于鲁地曲阜,亦称鲁公。武王在建立西周之后不久便去世了,太子成王诵年幼,无力亲政,由周公主持朝政,代行国事。《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可见,周公为早期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显赫政绩的取得与周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 周公是周朝统治制度的制定者,他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尚书·周书》所记载的一系列诰命之中,核心是敬天保民。对此,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武立波 《学理论》2011,(15):46-47
传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因此要在新时代承继并革新传统,就有必要从传统中寻找并发扬未被实现的潜能。在孔子的思想中,从天命不可违到人能弘道之间,无疑存在着人的主体自由选择。而人的自由和天命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人对天命的认识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天命和天生之间又蕴含着怎样的冲突,冲突的结局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整理和分析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方政制设计的内在逻辑是以人性幽暗意识为起点,推演出对权力的怀疑与国家的不信任,从而设计出以权力分立与制衡、宪政法治、代议制和政党政治等为核心的一套制度模式,其特征与实质为实行权力分立与制衡,抑制人性之恶;实行宪政法治,设定权力边界;建构代议制,寻求"多数原则与保护少数"的平衡;实行政党政治,防止专制独裁.它既对各国政制设计有普遍启示,又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远古暨三代的发展过程中,曾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到西周末期出现了礼崩乐坏,孔子顺应时代之变化,对以往的"宗教观"思想做了新的阐释,把人们从那种鬼神弥漫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世界,对"宗教观"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秩序内部探讨执政者的正当性,需要审视其中的权力配置与势力变迁。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的"白马之盟"就展现了这一层面上的政治正当性问题。各政治势力通过相互承认而达成共识,订立了这一具有基础性的开国盟约,其核心在于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白马之盟"展现了汉代早期皇权的正当性,同时也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功臣与诸侯王等政治集团的制约。但由于法吏、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白马之盟"也遭到背弃,专制皇权得以确立与成熟。在帝制中国初期,皇权正当性来源于其他政治势力对皇帝的认可与支持而非皇帝自身的伦理德性,其产生方式依赖于政治格局、基础规范、细微技术、宏大话语等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天下主义"是中华各家之基本价值观,追求超乎国家观念、超越国家疆界、构建世界制度,"以天下观天下",而非"以国家观天下"。《周礼·天官冢宰》之"政制架构"不只是"治国之道",更是"平天下之道"。《礼记·王制》之"政制架构"既有封建制度、寓郡县于封建制度,又有国家制度,明显是超乎国家观念的。《荀子·王制》所谓"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论""王者之法"及其化外制度、君子制度、群分制度、有余制度等等之构想,亦均是超乎国家观念的。费孝通先生"双轨"或"一国两制"之观察局限性很大,实际上中华"天下政制"乃是"郡县制""封建制""宗藩制"混合而成之"一国三制"。贤能主义与精英主义、可持续主义与长久主义、混和主义与三极思维、文化主义与柔弱主义、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天-君-民循环生克主义等等,乃是中华"天下政制"之价值观基础。当今世界"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已趋极端,将来之发展,若不参鉴中华"天下政制"及其价值观,恐无前途。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到"获得感"。十九大报告有三处提及这一概念,从而使"获得感"历史性地载入党代会报告,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获得感具有坚定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电视观众,恐怕没有几个不知道“娃哈哈”的。我来说它,并非要为这种营养液做广告,而是略谈因它而生发的三个感想: 一个够不上什么行政级别的校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5)
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让人感觉到"仪式感"的存在,晚会和婚礼表现得尤为明显。晚会和婚礼都属于"舞台主持"的范畴。将"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结合在一起探究"仪式感"如何在舞台主持中体现,不仅有利于增强舞台主持的艺术效果,还可以提升舞台主持的文化内涵,将舞台主持延伸为一种别样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愧感”,是指一个干部见到人民群众生活疾苦时产生的愧疚、自责与不安。一个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既来自其理想信念的坚定、对公仆角色的认同,同时也来自其内心世界自我反省而产生的愧疚之。对群众时时怀有愧感的干部,才会在思想上产生爱民之心,在工作上产生富民之行,在作风上产生亲民之举。 “身我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几千年来,这些“忧天下”的为官思想一直是人们推崇敬仰的品格。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中…  相似文献   

13.
刘云杉 《学理论》2013,(24):90-91
布迪厄在其社会学中构建出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利用结构的方法交织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存在模式,构建起一个以实践作为支撑结构的分析空间,从而对整个社会学的根基与方法提供了一种转型的可能。社会学的转型与哲学社会学的建立是不可分割的,哲学社会学对于社会学本质的探索就体现在哲学要提供给社会学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从实践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应当有一种新的概念来作为哲学社会学中对人考察的基础,即"专场"概念。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日本从没有产生过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方面的巨人。因此,日本是双重意义的“资源小国”,不仅自然资源贫乏,而且历史资源也贫乏。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贫乏的压力,促使日本人积极地向外界寻求物质、精神的资源和能源。从历史的顺序看,日本人先学中国,输入中国文明,产生“和魂汉才”之说法;后学欧美,输入欧美文明,产生“和魂洋才”之说法。我理解这两个说法的意思是,在保持本民族固有精神即所谓“和魂”的前提下,努力吸取中国和欧美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自从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共产党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以来,赶考精神一直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忧患意识,成为我们党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6)
二程学说之间有着共同开创、不断发扬的前仆后继关系,程颐后来建立的理学体系实为对程颢未竟事业的推进与完善。程颐区分性、气,提出"性即理",既内含性、气,又以心、性、情三者为一,给理的认知提供了本体依据。从而明确论述了在程颢那里"不容说"的天命之性,为之找到本体的挂搭处。而"涵养须用敬",格物之初需要人心有意为之的观点,也使程颐的工夫论克服了"生之谓性"与天命之性的矛盾,为理的认知找到了现实的可下手处,在理学体系上较程颢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从登第出仕到卒于徐州,范仲淹居官长达30余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贤相良史.他所到之处,廉洁自律,位高禄厚却贫陋终身,赢得了后世的崇敬,他的忧患意识与廉洁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青少年忧患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三种教育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途径由于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求采取不同的对策以强化青少年的忧患意识。三种教育途径应该协调互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2,(1)
民生"三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而提出来的民生建设新目标和评价改革新标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情怀。民生"三感"内涵丰富,虽各有侧重,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内在逻辑。在新时代,民生"三感"的提出影响广泛而又意义深远,从理论角度上看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而从实践角度上看则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步伐、助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9,(2):73-79
在政策参与过程中,公众所表达出来的政策意见常常呈现离散状态,难以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依据,如果能够找到政策意见聚合的逻辑,就能够提升政策参与的效能与效果,这也是公众从初步实现政策参与的"存在感"到政策意见被采纳的"获得感"的一种演进,是公共政策民主的实质性体现。在政策议题场域中,政策意见聚合的能量主要来自强化入场动机的公民身份认知、改变政策意见流向的价值认同以及引导公共讨论有序的话语规则等,这是一种自内而外、从主观感受到客观程序、从心理到行为的理性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