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肯定否定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毛泽东1958年1月首次提出了肯定否定规律,可惜他并未系统地、详细地论述这个规律。30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杨超同志,在其著作《唯物辩证法的若干理论问题》中论述的《肯定否定的名和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理论上对“否定之否定”的直接阐发,集中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期。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为了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思想路线,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总结建党十多年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资料表明,从1936年底开始,毛泽东在几年时间内,阅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不同性质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否定之否定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私有———公有”、“统一———分离———统—”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否定之否定规律不能否定,其作为宇宙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成立的。但是笔者认为,现行哲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对这个规律两个特征的解释是有重大罅漏因而是不能成立的。按照这种传统的观点,否定之否定规律与矛盾规律及其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在哪里? 教科书指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一个特征是: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这就使人产生疑问:难道事物的发展只有正过程,没有反  相似文献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思想,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认识,源远流长。否定之否定规律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质,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周期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否定之否定规律同唯物辩证法的其它基本规律一样,具有极大的客观普遍性。学习和掌握这个规律,对于我们正确估计历史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制定科学的战略和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途径,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认识到进行农业科研,尤其离不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指导。因为农业种植的改革,都是新的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否定旧的品种、旧的栽培技术的过程,从而推动农业的增产。这些年来,临夏州政府和州科委、州农牧局、州农科所组织有关部门,在应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搞好农业科研和粮油作物高产栽培的研究方面,我觉得注意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但二者又有根本的区别。首先,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后者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源于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它的主体是运动着的客观物质,是对物质运动的概括、总  相似文献   

8.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它是从历史的角度,即从事物发展完整过程的角度来描述事物运动的。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往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即在完成一个发展周期的时候才显现出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也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由于这个规律不象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把握,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见诸于各种哲学版本中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个论述提出质疑,以辨是非。一、误在何处?众所周知,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曲折性的含义,一是指事物发展不是走直线,而是经过否定的环节,使事物发生质变而发展的;二是指事物发展的周期,一般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教师对此要进行否定。而教师的否定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教师否定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错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否定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产生学习的动力。1.开脱式否定。“你答错了,但这不能全都怪你,可能老师在提问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现在我再说一遍,你注意听别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教师铺好台阶,不让学生因此而感到脸上无光,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2商量式否定。“你答得不错,可老师觉得还不够全面,如果再补上XXX就更完整了,你说对吗?”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  相似文献   

11.
将唯物辩证法"否定规律"理解为"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并回归起点"是片面的、欠完整的。唯物辩证法"否定规律"较为全面完整的内涵应是"双重否定"和"永续否定"。"双重否定"指否定过程中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相互否定;"永续否定"指事物否定在时间维度上的永恒连续性。唯物辩证法"否定规律"较为全面完整的内涵,具有更高的普遍性和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一部人类政治上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政治民主化渐进和发展的历史。人类政治文明及人类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否定之否定之过程。其"肯定"阶段为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和部落制度,"否定"阶段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而"否定之否定"阶段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化是迄今人类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3.
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莫小红 《前沿》2008,(8):194-196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提出了“艺术是对社会的否定认识”这一命题。艺术一方面保持自主性,与社会离间,另一方面又将自身变成了一种“反艺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批判现实,求赎人性。但是,艺术同时具有自律性和社会性,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所以阿多诺的批判理论只可能停留在意识的层面上,他的求赎也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5.
领导活动无规律吗? 怀疑、否定领导科学,实质是怀疑、否定领导活动具有规律性。其最现实的后果之一,是助长领导活动中的经验主义或主观随意性。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领导活动是具有规律性的。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战争指导规律”的概念。所谓“战争指导规律”,可以说就是战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就解放思想等问题发表意见说,党的思想路线,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是“破”,还是“立”,无论是“否定”,还是“肯定”,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肯定,敢于否定。 1978年的时候,破除对毛泽东同志的迷信,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是主要的方面,“解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骄傲,邓小平更曾宣示说,中国人民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而这就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刘佳秋 《求索》2007,(9):140-142
否定是逻辑学的中心概念之一,是最基本的逻辑范畴。从语义上来说,否定即P假当且仅当非P真。否定涉及思雏中的某种两极性,表征着一种质的判断和一种关系,它与否认、假是相区别的。其中,否定与否认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对事物性质的判断上。在与命题的关联上,否定主要取决于命题的形式,否认须取决于命题的内容;否定与假也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区别:假是用来描述一个命题和与它相关的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的抽象实体,它构成命题的特征。否定则不是这样的抽象实体,它是针对或真或假的命题所作的一种断定。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邓小平同志正如毛主席赞扬过的“照辩证法办事。”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结合统一战线的新的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创立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使之有丰厚的哲学基础。本文试从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角度予以分析探讨,这将有利我们深入地掌握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精神实质。对立统一规律在统战理论中的体现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的动力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揭示的原理,邓小平在新时期统一战线理…  相似文献   

20.
辩证否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理论武器,在我们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哲学论证的时候,具体地探讨辩证否定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