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刊《政体》(Polity)2000年第3期刊登了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阿方索·J.达米科(Alfonso J.Damico)、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M.玛格丽特·康韦(M.Margaret Conway)与爱荷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桑德拉·褒曼·达米科(Sandra Bowman Damico)合写的文章《政治信任与不信任的模式:民主政治中公民生活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2.
"稳定型民主"是对向民主转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民主乱象"作出的回应。影响民主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和主观上民主化策略和方式的失当;西方国家推行输出民主战略是影响民主稳定的外部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的"稳定型民主"需要在坚持正确的民主发展观、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完善国家现代政治制度、建立和谐的公民社会、培养健康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民主的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塔尔·墨菲(ChantalMouffe)是英国政治哲学家,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她曾经师从阿尔都塞,现在是威斯敏斯特大学民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她编辑并参与撰写了《葛兰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979)、《卡尔·施密特的挑战》(1999),主要著作有《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1984)、《政治的回归》(1993)、《民主的悖论》(2000)。发表过多篇关于当代政治思想、新社会运动和女权主义的理论文章。本文选自《民主的悖论》,该书的中文版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本文中,墨菲明确把自己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后现代理论进行了区分,强调了民主的对抗维度。在她看来,政治的对抗性和暴力方面是不可取消的,政治伦理化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政治决定和伦理责任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最终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发表于《民主杂志》2010年第1期的《二十五年,十五个发现》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在过去的25年里关于民主和民主政治的15个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下面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吉列尔莫(Guillermo O’Donnell)和我在1985年曾经写过一本名为《从独裁统治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初步结论》的书。那时,我没有想到我们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设想、概念、假说和"初步结论",会为包括中东欧和前苏联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民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建设一种民主政治,这是一个难题。哈贝马斯以欧盟为场域,探讨了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建设民主政治的机制和路径。民主需要认同,但后民族民主的认同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民族文化来培养,而只能通过宪政文化,通过公民参与权利和交往权利的实践来培养。哈贝马斯"双轨制"协商民主制度一是通过公共领域建立起公民的跨国联系,二是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互动把公民与超国家决策中心联系起来,然后,通过法律和制度把在公共领域形成的"交往权力"转换为行政权力,其实质是要建立起所谓的"欧盟人民的民主"。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理由认为亚洲地区无法找到其自身的和平、繁荣和民主之路。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在经济上,今天的亚洲和20世纪初的欧洲十分相似;而亚洲的民主之旅只可能比西方更短、更少暴力。亚洲是个政治多样化的地区,从朝鲜的"白头山血统"到不丹的开明君主立宪都能在这里找到(不丹开明到什么程度呢?它开发了一个国民幸福总值的测量指标来取代国内生产总值)。但现在,关于亚洲不适合民主的论调再一次甚嚣尘上。这样的质疑正确吗?  相似文献   

7.
英国《政治研究评论》(Political Studies Review)杂志于2012第1期以"民主与乌托邦恐惧症"为主题,刊发了一组文章,探讨民主权威在协商民主理论中的重要性。本文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大卫·史蒂文斯(David Stevens)为该栏目撰写的导读。在这篇导读中,史蒂文斯介绍了英国布朗大学教授大卫·伊斯特兰德(David Estlund)的民主权威理论以及围绕这一理论所展开的讨论。史蒂文斯尤其关注"utopophobia"一词。这个词是伊斯特兰德  相似文献   

8.
有观点认为,虽然西方选举民主制的治理绩效并不好,但能够更好地实现公民自治,所以还是比其他制度更具有民主性和正当性,是应效仿的“榜样”。对“公民自治”观念的考察发现,如果公民自治意味着“通过影响决策满足自身偏好”,那么由于大规模集体决策中单个人的影响力对决策结果几乎不起作用,选举民主并不能够实现公民自治。如果将“对决策的最低限度反思”“无支配”等视为公民自治的实现,则会与人们关于公民自治的直觉相冲突,所以即使西方选举民主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也不能表明其可以实现公民自治。在代议制下,因为选民对民选官员所作决策的“理性无知”,以及利益集团对民选官员的“俘获”现象普遍存在,西方选举民主无法保证选举责任机制的实现,也就无法实现选民对决策的有效影响,从而无法保证决策结果满足选民的偏好,这会导致其进一步地偏离公民自治的目标。因此,即使公民自治是民主的核心价值及其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也并不意味着西方选举民主是民主的最佳实现方式,或者是更具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的经验,试图证明威权政体的类型是决定民主巩固和民主质量方面差异的关键性因素。威权政体的类型可以从三个方面透视,即组织化程度、核心利益方团结的程度、对公民社会中的民主势力进行分化和压制的程度。威权政体的类型直接决定了新旧政治势力围绕民主体制的建立、运转进行博弈的状态,我们可以将新旧势力围绕民主体制进行的博弈状态称为政治社会,而民主的巩固和民主质量只不过是政治社会的反映。在实现了民主转型之后,不同的威权政体之所以在民主巩固和民主质量方面出现差异,关键在于这些新兴民主国家有着不同类型的初始威权政体,从而构造了不同类型的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亚各国的独立和建国始终伴随着民主政治转型进程,虽然现代民主政治原则在该进程中得以体现,但是落后而稳定的经济状况、民族主义的兴起、精英合法性的存在、传统政治文化的遗留、公民社会的孱弱和极低的民主机制约束等因素依旧制约着中亚各国民主政治转型的顺利进行,各国"威权政治"特征明显。尽管道路曲折,但是中亚各国已经在民主转型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实质民主"终将得以实现,各国也终将会走向现代民主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11.
温岭民主,偶然和必然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北方 《南风窗》2008,(3):20-23
回顾温岭民主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必须承认温岭的基层民主创新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值得鼓励。但在当地依然看不到被理论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市民社会"的存在,也看不到公民团体对政府施加的压力。这个地方真的发生了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某种变化了吗?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7)
近日,恐怖袭击在欧洲接二连三发生,恐怖主义带来的阴霾持续扩散。文化版这期为读者推介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著作《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其中许多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暴力的深层次原因。比如,以及暴力本身仰赖于组织性,它克服了人们的恐惧;以及纾解暴力情绪的社会窗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美刊《美国行为科学家》(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9年11月号刊登了瑞典哥德堡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罗斯坦(BoRothstein)题为《建立政治合法性——选举民主与政府治理的质量》的文章。作者指出,通常人们认为,建立选举民主是形成政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逻辑看,是先有现代民主政治与国家民主,后有现代政党与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国家民主的泛化或借喻。在不同国家,历史传统、政党一国家一社会关系、政治理念不同,政党观念存在“国家机关说”、“社会团体说”、“国家一社会中介说”之别;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之关系,在理论上也存在“一致说”、“无关说”、“修正适用说”之分野。二战以...  相似文献   

15.
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是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牛津大学基金会中国法治的法律、司法及社会项目主任。2006年的《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学会年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刊登了裴文睿撰写的《法律与宪政民主的发展:中国是一个问题案例吗?》一文,文章指出,评判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治发展情况,应该结合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进行。作者以东亚国家的发展历史为背景,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当前的民主和法治进程在  相似文献   

16.
李凡 《南风窗》2011,(15):38-41
台湾民主的结果,尤其是两轮政党轮替的结果是台湾社会的人权和公民自由权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立法院"里"全武行"的打斗,毋宁说是表演给选民看的"做秀"。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是社会党国际的正式成员党,信仰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的议会民主路线,致力于追求民族平等、社会正义及经济公正,为实现“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奋斗。其理论与政策主张既体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结合本国国情有所修正和发展。近期其主要政策主张和活动有:发起恢复地方政府选举的民主运动,主张民选市长、市议员;继续反对回教国,反对马来西亚当局的回教化政策;反对恢复新经济政策;捍卫母语教育,呼吁马来西亚当局承认华语教育的合法地位,反对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推行英化教育;在对外政策上,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  相似文献   

18.
杨光 《工会博览》2003,(10):44-46
一、国外职工民主参与的 由来和发展 职工民主参与(工人参与)活动是同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加速  相似文献   

19.
"网络民主"一般是指以公众的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由于其所凭依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形式所具有的非物质性、非接触性、隐匿性、分散性,"网络民主"在形式上具有虚拟性、秩序上具有去权威性、组织上具有非正式性。目前"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积极、正面、有利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戈 《法制博览》2015,(6):104-105
良好的国家经济治理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亦能有效地协调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经济治理的过程中,蕴含着经济民主价值的竞争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国家经济治理、竞争政策及经济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