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编辑手记     
正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其社会批判理论以独特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本期的学术对话就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理论研究所现任所长阿克塞尔·霍耐特的专访。霍耐特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界定为"社会病理学",将自己的研究方法称之为对社会和时代进行诊断的"治疗式"方法。在访谈中,霍耐特秉承社会批判理论的传  相似文献   

2.
创办于2007年11月的美国左翼网络杂志《鸭嘴兽评论》(Platypus Review)在第42期(2011年12月1日)刊载了荷兰左翼学者哈西卜·艾哈迈德(Haseeb Ahmed)采访斯洛文尼亚学者、欧洲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批判家斯拉沃热·齐泽克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22日,美国左翼杂志《鸭嘴兽评论》在其网站上刊发了该杂志成员道格拉斯·拉罗卡(Douglas La Rocca)和斯宾塞·A.伦纳德(Spencer A.Leonard)采访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名誉教授、《民主的幽灵》作者迪克·霍华德(Dick Howard)  相似文献   

4.
蒂莫西·贝维斯的著作《物化或晚期资本主义的焦虑》(Timothy Bewes,Reification,orthe Anxiety of Late Capitalism,Verso,Londonand New York,2002.)从"物化"概念出发,对卢卡奇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研究,在英美学界受到好评。蒂莫西·霍尔(Timothy Hall)在英刊《激进哲学》第121期(2003年9/10月号)上发表书评《绝对的批评》,认为物化与面对物化而产生的焦虑并不是像贝维斯所说的那样,是由基督教形而上学推演出来的,而是由历史实践决定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霍耐特在福山宣布"历史的终结"多年之后重提社会主义,并肯定社会主义的进步价值,在当前西方世界引发热议。他的复兴社会主义理论规划以社会自由概念为逻辑起点,采用历史实验主义和民主的生活形式等方案来克服他眼中早期社会主义的内在缺陷——经济决定论、工人阶级主体论以及历史进步论,重构早期社会主义的原初理念和基本框架。但是,霍耐特对社会主义内在缺陷的归纳和理解都存在着偏差,其重构规划不仅倒退到马克思所批判的"真正的社会主义"那里,而且其提出的历史实验主义和民主的生活形式等方案都存在着难以现实化的弊病,导致其社会主义规划丧失了实践导向,反而成为他所批判的抽象的规范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2013大选年来临的前夕,联邦议院左翼党党团副主席莎拉·瓦根克内希特(Sahra Wagenknecht)在接受《明镜周刊》的采访时声称,她支持上世纪50年代基督教民主联盟政治活动家、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人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Wihelm Erharg)所提出的"大众的福利"的主张,并且批评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等人背弃了这一主张。本文  相似文献   

7.
批判理论     
1931年1月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开始担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时,作了题为《社会哲学的当前局势与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就职演说,提出要将哲学与经验性的社会研究结合在一起。在之后的论著、尤其是《传统的与批判的理论》一文中,霍克海默对这一理论架构作了进一步的阐  相似文献   

8.
五月风暴在20世纪法国左翼斗争的历史中具有无法抹去的重要地位。在五月风暴中,法国左翼学者直面"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用辩证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从苏联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诊断工具。同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有力地扩展了马克思的批判框架,将其从生产领域延伸至上层建筑领域,为西方"反威权主义的左翼思潮"的出现做了铺垫。本文从五月风暴的历史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以及法国左翼学者对危机的回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异化的消费社会的描述阐释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9.
魏特夫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成员之一。他秉持和延续了社会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格律恩堡的史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历史和东方社会的研究当中,并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东方社会"理论。作为曾经的核心成员,其学派时期思想分为"起点""转向"和"成型"三个阶段:"起点"是指他对中国革命现实进行了由表及里的思考;"转向"是指他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思想彻底将视野转向了中国历史研究;"成型"是指他在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起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0.
1923年2月3日,经德国教育部批准,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正式成立。虽然该所第一任所长是卡尔·格林伯格(CarlGrunberg),但由于在他领导下的法兰克福学派相对地默默无闻,所以人们普遍将更加有影  相似文献   

11.
任涛 《法制博览》2011,(15):20-21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斯诺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史沫特莱是继《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后到延安采访的第二位外国记者。  相似文献   

12.
阿多诺在《棱镜》文集的纲领性文章《文化批判与社会》中提出了"辩证文化批判"理论,将其作为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并由此成功地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引入文化批判理论的架构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辩证文化批判"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指出了该理论对阿多诺的实践类文化批判论文及《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等后期著作的影响,探究了《棱镜》文集在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框架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文化批判与社会》中的名言"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所引发的论战为线索,分析了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在战后德国文化重建及历史反思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本文梳理了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在战后德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为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理论建设留下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0日,第59届法兰克福图书展在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法兰克福书展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书展,被誉为被誉为国际图书出版界"奥林匹克",历来是各国文化和出版界人世关注的焦点。在本届书展上,来自中国的32家出版集团、72家出版社参加了此次书展,共输出版权1928项,创历史新高,引起了各国出版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学领域中存在着两种文化批判理论,它们都阐释了文化观念与实践的关联性,并最终将社会不平等合法化了。然而,它们的结论却是完全对立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统一的大众文化,不同的阶级共享由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所形塑的相同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这就创造了一种物化文化,它在标准化的、批量生产的、全员消费的商品假象之下掩盖了不同阶级在权力和财富上的真正差异。与此相反,布迪厄则继承了韦伯的理论传统,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以差异性为特征,不同的阶级在消费不同品质的文化产品类型。这种有差别的、分层的文化让统治阶级的成员优于其他阶级的成员,继而使他们的文化具有卓越的品质,最终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合法化。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新闻部驻京联络处代表博耐特女士,于1995年10月10日来我系就联合国问题,向我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同学及部分研究生作了演讲。 博耐特女士是圭亚那人,在联合国工作已达26年。她在报告中对联合国的作用、决  相似文献   

16.
燎原 《南风窗》2014,(10):60-63
<正>在机关单位用工制度中,正式工和临时工两种身份既相互依附,又泾渭分明。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即便朝同一方向前进,也没有交叉的可能。临时工的命数,从选择起就已注定。因为在各种突发事件频频"被主角","临时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态中一个独特的符号。"转正?哼!想都不要想!"2014年4月24日,面对《南风窗》记者的采访,余习亚没有言说的欲望,他右手一摆,指着广东东莞常平派出所的门卫侯红彦告诉记者,"你找他(采访)也是一样,我下半年就不干了"。年近五旬的余习亚,来自湖南常  相似文献   

17.
德国《新社会》杂志(Neue Gesellschaft)2012年第3期刊登了该杂志主编托马斯·迈耶尔(Thomas Meyer)采访德国社会学家、卡塞尔大学教授海因茨·布德(Heinz Bude)的文章。布德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是社会排斥问题,他在访谈中认为,不平等存在于一切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发展,它首先表现为职能性分工的变化使职业结构内部发生分裂,造成社会意识的  相似文献   

18.
大卫·科茨(David M.Kotz)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苏联与俄罗斯问题专家,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苏联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积累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现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危机:21世纪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衰》等。2015年10月,科茨教授访问北京大学期间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就美国的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现状、市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持续崛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义 《南风窗》2012,(10):4-4
<正>5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其评论部对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采访,内容涉及社会管理创新。王荣认为,"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时代已逐渐过去,理性改革和决策问责的时代正在到来。尤其是在社会管理上,既有水太深、改革的"石头"难以摸着的问题,也有社会转型期矛盾叠加、河里的"礁石"太多的现状。深圳将加大政府改革、简政放权的力度,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4,(3)
<正>不可逆的城镇化和社会价值演化,导致中国社会不可能回到以往的宗族生活方式,需要一些新的形式去满足人们对关系的需求。"寻找真诚关系"的游戏开始暗流汹涌。21世纪的都市人群像是一只只背着厚厚外壳的蜗牛踟蹰前行——这里指的不是"房贷"、"名利"之类老生常谈的压力和欲望,而是那厚厚的社会面具,有时它已经厚到变成一个"壳",甚至是维京诺曼式的盔甲。记者曾采访一位女企业家,她的事业、婚姻在社会意义上都很成功,她自己也为此而自豪。没想到采访后她突然问我,"能找个时间出来喝喝茶吗?聊点女人的话题。"那刻她的眼神无比落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