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困局--评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存在两个困局:第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至上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一元化价值体系,与其所标榜的价值多元主义存在根本性的冲突;第二,新自由主义的价值普遍主义是虚伪的,新自由主义宣扬其价值体系"普遍性"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其追求特殊主义利益提供道德掩护.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两个困局,使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拉斯基的多元主义国家观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论述了拉斯基1915年到1931年的多元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拉斯基的多元主义国家理论是他的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他的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是他的坚定的民主社会主义立场和在一定程度上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其主要缺陷是他完全否认国家拥有支配在它范围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事实,把其他社会组织的地位抬高到与国家完全平等的程度;从拉斯基的多元主义国家理论可以得出革命的结论,但他的思想主流是社会改良主义,属于费边社会主义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欧亚主义已上升为俄罗斯的主流政治学。原因在于:它超越了"西化派"和"斯拉夫派"的百年争论,不仅明确了俄罗斯的文明定位和国家身份认同,为俄罗斯提供了爱国主义基础,重塑了俄罗斯历史观和民族价值观,而且还为俄罗斯现行的总统体制提供了学理基础和世俗心理基础,为振兴俄罗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实践方案,并通过自身积极的政治实践,对俄罗斯社会思想和政治决策产生直接影响。新欧亚主义对普京执政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俄罗斯的文明定位、国家价值观、经济和外交政策等方面。但该学派通过重塑俄罗斯文化共同体来构建新俄罗斯的观点,对周边国家来说是消解国家身份认同的抗拒性力量,易造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疏离,引发国家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英格兰学派以多元主义与连带主义为概念框架,构建出相对完备的人权话语体系。尽管布尔首次阐述这对范畴时主张多元主义,后来学派内部出现了明显分歧:连带派强调人权的重要性和人道主义干预在特定条件下的必要性;多元派认为为促进人权而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做法缺乏足够共识;平衡派则反对在尊重国家主权与保护基本人权之间二者择一。布赞明确区分了以国家为中心的连带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连带主义,并试图用前者调和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矛盾。英格兰学派的人权话语构建实现了从法律共识到法律与道德共识并重、从二元对立到相互接近和部分融合的转变,体现出以国际社会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以秩序与正义的优先次序为评判标准、以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的结合为基本路径的特点,但也存在关注点不够均衡和概念过度延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各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移民与难民问题,主要体现为恐怖主义事件频发,暴露出巨大的社会治理与文化认同危机。围绕移民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前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不彻底,从而导致文化整合失败,因此各国有责任进一步推动多元文化发展;另一种则认为移民危机的根源在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本身,在本土文化与移民文化之间、世俗价值与移民宗教价值之间存在不可调节的巨大鸿沟,主张废止多元文化政策,采取严格的移民政策和同化政策,表现出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分歧实际上表明了西方进步主义普世价值的实践难题,固守两极并不能解决当前危机。从现实出发,各国宜对民族国家和世俗的文化传统采取防范性保护措施,以维系现代国家的根基。尊重民族国家现状,兼具包容色彩的文化融合仍是当下必要的路径。这一选择须建立在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反思以及对激进民族主义批判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确立现代性价值与人类文明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以穆斯林为代表的外来移民在英国人口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英国政府也曾把支持文化多样性作为国策。但随着伊斯兰恐怖分子活动加剧,伴随文化多样性出现的民族文化冲突日益受到关注。以卡梅伦为代表的保守分子和其他右翼分子的言行预示着一种新形式的种族主义情绪正在英国悄悄蔓延。持续多年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被许多人谴责为导致当今英国社会矛  相似文献   

7.
布赞的安全研究采用“多元主义”学术视角,将新现实主义等物质主义与“英国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社会建构主义等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把历史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融入其中。其重要成果是他的“新综合安全分析框架”和“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前者强调安全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元行为主体和极性与认同互动的分析;后者强调由安全相互依存、善意/敌意模式和权力结构构成的“安全复合体”在国际安全中的核心位置。布赞的理论观点对当代安全研究尤其是安全理论的综合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刊《新左翼评论》(New Left Review)2010年第63期5/6月号刊登了瑞典著名美学家、文化批评理论家斯蒂芬·乔森(Stefan Jonsson)的文章《普世主义的意识形态》,探讨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普世主义问题。文章认为,普世主义在今天已经沦为一种意识形态,并扩展到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作者还联系巴里巴尔、沃勒斯坦的观点对文化多元主义等公共热点论题进行了深刻而富于历史色彩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陈军 《当代世界》2013,(5):64-66
多元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思想意识和行动指南,欧美的大牌学者哈贝马斯、泰勒、德里达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与以往的主张相同,多元主义没有触及资本私有化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把阶级矛盾视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试图用新的社会分层方法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难题;而与以往的主张不同,多元主义承认利益的多元化,而且要求在话语上、制度上容纳相互矛盾的利益主体、利益主张,并强调关注少数群体、弱势群体的要求,确定社会生活水平的底限,以期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妥协,化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主义观念的日益深入,国家主义遭受挑战是一个事实。在民族国家时代里,国家主义是人们观察世界的重要方法,国家谋求均势的本性促成了不同程度的地区联合,最终汇成了地区主义的洪流。地区主义是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联合起来谋求共同发展,使得地区主义具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地区主义在实践意义上成为联结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王弘毅 《国际展望》2023,(6):81-100+157
2015年以来,具有疑欧主义倾向的政党在中东欧地区政党中逐渐从非主流向主流靠近,并在经济、文化和主权三个维度上挑战了欧盟的合法性地位,严重冲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盟的团结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选取2015年后中东欧地区执政党或执政联盟中具有疑欧主义趋向的七个政党作为案例,并以经济疑欧主义、文化疑欧主义和主权疑欧主义为中心提出理论分析框架。中东欧地区的疑欧主义模式可分为三类,即基于“文化—经济—主权”的多重混合模式、基于“文化—主权”的双重混合模式、文化疑欧主义单一模式。其中,文化疑欧主义是中东欧疑欧政党的共同特征。总体来看,中东欧地区疑欧主义政党对欧盟的政策批评充分暴露了东西欧之间在历史记忆与价值观方面的裂痕,这制约着欧盟未来在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约翰·文森特是世所公认的英国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他在布尔所构建的国际社会的框架里,研究了国际社会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不干涉与人权问题。文森特通过这两大主题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国际社会行为体、国家合法性、正义与秩序、主权与人权及人道主义干涉等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探讨国际社会性质的变化。在布尔多元主义国际社会观的基础上,文森特发展了社会连带主义的国际社会观,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恐怖主义、移民问题、极右主义等种种危机征兆在欧美地区以井喷的态势不断涌现。这些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深层危机的外在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壮大的新自由主义正在丧失其曾经所具有的凝聚共识和鼓舞人心的力量,面临来自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挑战和不满。具体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所主张的"宽容"暴露出难以解决的悖论。普世主义对国家和国家认同的压制,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反对之声。不断蔓延的恐怖袭击背后,则透露出青年一代对新自由主义主流文化的抵触和对抗。深刻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困境,对于我们合理看待自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边同盟体系制约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困境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主义快速发展,但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其主导的双边同盟体系制约了东亚认同意识的形成,解构着东亚地区主义的社会文化基础;阻碍地区共同目标的建立,影响着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层次及其机制化水平;造成东亚权力结构的对立,加剧了东亚国家间的互不信任,由此导致东亚地区主义发展陷入困境。由于地区内部驱动力不足以及域外因素美国势力的强力介入,东亚地区主义在地缘范围上将从"东亚"加快向"亚太"转移,在结构上将从多层次竞争性多边机制加快整合为统一的地区制度模式,在形式上将从松散模式向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多元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普遍观念,也是其政治思想和民主制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还未得到充分地说明.尤其是从民主制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与多元主义的内在要求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欧洲爆发多起由伊斯兰极端分子实施的恐怖袭击事件,暴露出其内部宗教和价值观冲突日趋激烈.历史上,穆斯林曾先后三次掀起向欧洲迁徙的浪潮,一直以来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军事、政治、宗教、社会等层面深度互动,两者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在欧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穆斯林移民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和文化多元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也面临与主流社会交融不畅、情感疏离、认同错位等问题.穆斯林移民与欧洲主流社会之间的隔阂乃至矛盾也对当前欧洲民意思潮、政策走向、内外关系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由全球范围跨国和跨社会的显著威胁和重要危险构成的全球性挑战问题上,思想史上存在两类悠久和广泛的对立的视野或思想方式: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在最根本问题即应当按照威胁的范围、烈度、有关后果预计和原因理解来具体和仔细地界定全球性挑战上,当代普遍主义视野和实践有种种重大错误和弊端,总的来说是将问题及其应对办法的一大根本内涵——复杂和具体的"地方"内涵"全球化",而当代特殊主义视野和实践虽然在多数场合多少优于普遍主义,但倾向于看轻共同威胁和共同利益,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绝然"地方化"。正确的应是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一种综合立场:既确认和重视全球性挑战的存在、增生和严重性,通过平等协商构建互相间合作,又认识和重视各类挑战的具体的特殊性质,理解各国的特殊情势并尊重其正当的特殊利益。  相似文献   

18.
整体性理解中的国家与社会: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社会群体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其成员在合理性标准与利益认定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因此作为一项制度因素被引入了政治学研究的范畴。本文借鉴新制度主义的这一研究视野,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考察,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同构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对国家与社会进行整体性理解的可能性。在全球化时代,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传统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在文化继承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制度创新,对非西方国家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地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大试图对主权国家语境下的全球化和地区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选择地区主义是民族国家利用或对抗全球化的重要政策手段。全球化与地区主义之间在逻辑和实践上并不必然是对立或互逆的。目前看来,它们间更主要的还是相互推动、共同演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主义的基础来自政治民族的支撑,政治民族又是建立在众多文化民族共同拥戴的基础之上;而分裂主义的基础来源于族群民族主义的泛滥,其理论和现实动力均有赖文化民族的支持。文化民族使得分裂主义者和分裂主义运动找到了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依靠。经由政治组织的操弄,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文化民族往往成为政治民族形成、政治身份认同的主要基础,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民族冲突频发、分裂主义甚嚣尘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