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英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特聘教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今年5月17日在其网站(davidharvey.org)发表了一篇书评,对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新近出版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作了简短而明确的评论。书评肯定了该书在揭露资本主义深刻矛盾在当代的表现和新自由主义危害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分析了该书的缺陷。他指出,  相似文献   

2.
《阿雷格里港宣言》及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2005年4月2日发表了题为《〈阿格雷里港宣言〉及评论》的文章,该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加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的19位世界著名的进步学者,包括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萨米尔·阿明、贝纳德·卡森(Benard Cassen)、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等共同起草的《阿格雷里港宣言》;第二部分是南非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邦德对该宣言所作的逐条评论。现将该《宣言》及邦德的评论译介如下。《阿雷格里港宣言》自从2001年1月召开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以来,无论在国家还是在地方层面,社会论坛现象已超越自身而扩…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正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出版之后,立刻引起了世人特别是各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全书共计950页,内容广博,见解深刻,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有学者称此书为"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学领域最优秀著作之一",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本刊今年第9期曾刊发了两位国外学者关于该书的评论,本期"访谈"栏目译介《新左翼评论》杂志围绕该书及其蕴含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而  相似文献   

4.
安贾.查克拉巴蒂与斯蒂芬.卡伦伯格在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9卷第1期(2007年1月)发表文章,回应了众多学者之前对他们的《印度的转型与发展》(2003)一书所作的评论,认为这些有见地的评论使他们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渡与发展理论。查克拉巴蒂和卡伦伯格提出,他们的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正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最新著作《21世纪的资本》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被称为"近10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新左翼评论》2014年第1/2月号刊登的对皮凯蒂的访谈正是围绕着这一新作展开的。该访谈涉及收入不平等、财富积累和集中、不平等与民主制度的关系、代际冲突、累进税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本访谈是《新左翼评论》在艾丽  相似文献   

6.
法刊《当代马克思》2007年第42期刊登了法国著名左翼学者热拉尔.杜梅尼尔(Grard Dumnil)题为《雇佣劳动者告别两极化形式》的文章,对法国学者让.洛伊坎(Jean Lojkine)题为《告别中间阶级》一书中关于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代  相似文献   

7.
一位署名FAMA的朋友在我和朋友主持的“经济人俱乐部”发帖,引出如何评论中国经济学家的一个问题来。 究竟如何衡量经济学家的地位和作用呢?FAMA引用了SSCI(国际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的统计以及“EEA”机构资助的统计排名,不无参考意义。但是,FAMA的前提有问题,或者说有局限,因为他引用的标准并非唯一标准,更不是公认标准。  相似文献   

8.
创办于2007年11月的美国左翼网络杂志《鸭嘴兽评论》(Platypus Review)在第42期(2011年12月1日)刊载了荷兰左翼学者哈西卜·艾哈迈德(Haseeb Ahmed)采访斯洛文尼亚学者、欧洲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批判家斯拉沃热·齐泽克  相似文献   

9.
正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一经出版,便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许多国外知名学者纷纷撰写书评,从不同视角对该书进行了解读。与此同时,国内学界也对该书表现出广泛的关注,本文即是国内学者对该书的思考成果之一。文章在对全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书的学术贡献,及其在财富与资本的概念、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以及税收政策方面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2月 2 8日 ,美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于纽约去世 ,享年94岁。世界左翼学者随后发表了很多纪念文章 ,这里选取的是《每月评论》网站 2 0 0 4年 4月 10日刊登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所著的题为《纪念保罗·斯威齐》的长篇悼念文章。该文结合斯威齐的生平、著作 ,详细地介绍了斯威齐、他创办的《每月评论》杂志和每月评论出版社在批判地分析资本主义和推进社会主义运动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对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极有帮助 ,现摘译如下 ,以纪念保罗·斯威齐。一保罗·斯威齐 1910年 4月 10日出生于…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哈利维(Joseph Halevi)是出生于以色列、现在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执教的著名左翼经济学家,本刊2002年第5期刊登了他的《亚洲经济共同体的缺位与日本经济危机》一文。美刊《每月评论》2002年4月号又刊登了哈利维题为《阿根廷危机》的文章。哈利维在此文中对阿根廷危机的经济机制进行了详尽、系统的分析。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2日美国《每月评论》杂志网站(http//www.monthlyreview.org)发表了题为《意志的乐观主义者:哈里·马格多夫》的文章,以纪念在前一天去世的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哈里·马格多夫。该文讲述了马格多夫的生平以及其理论发展的轨迹,特别是他在帝国主义理论上的卓越贡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英刊《国际思想评论》2011年第4期发表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迈克尔·佩罗曼题为《经济学与和谐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对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描绘成一个由互利的交易活动网络构成的和谐社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指出经济学家们使  相似文献   

14.
研究德国(原西德)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评介,这是笔者在德国学习时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在德国学习西方政治学的研究者,笔者花费了一定时间,查阅了大量论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德文专著及文献资料,走访了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德国学者。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德国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学者及其理论观点和学术著作,并对此进行了一些个人评论。主要观点有些德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历时十年的革命运动,其目的是通过全民教育,来建立一个新的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在经济和…  相似文献   

15.
亨利·法雷尔(Henry Farrell)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本文原载于《政治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法雷尔在文中指出,研究互联网就要关注诸如降低交易成本、趋同类聚以及偏好伪装这类的因果机制在调停各种具体事务与政治结局之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是最有前景的研究方法。这样,学者们就能厘  相似文献   

16.
正由美国社会学协会编辑出版的《世界体系研究杂志》(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在2013年第2期刊发了康涅狄格大学学者格雷戈瑞·威廉姆斯(Gregory P.Williams)对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访谈。访谈从沃勒斯坦与英国历史学家、《新左翼评论》主编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在学术思想上的联系与区别切入,追溯了沃勒斯坦学术思想的演进。沃勒斯坦指出,学术范围内学科的划分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一部分。他高度评价1968年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的资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是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于2013年8月出版的著作。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成为西方学术界和媒体讨论最热烈的新书之一。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一个月之  相似文献   

18.
西方左翼思潮四十年回顾及其九十年代的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英国著名左翼学者佩里·安德森为新改版的<新左派评论>2000年创刊号撰写的专论.文章通过回顾<新左派评论>40的年历史,总结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西方左翼思潮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特别对近10年来"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及西方左翼的处境做了分析,提出了<新左派评论>、同时也是西方左翼的理论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从本期起,《书讯·书评》栏目将编发一些对国内翻译出版的国外理论书籍进行评论的文章,以促进国内学者乃至普通读者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0.
美刊《每月评论》2006年12月号刊登了韩国学者尹炳先(Byeong-Seon Yoon,音译)题为《谁正在威胁我们的餐桌?———跨国农业公司的力量》的文章,认为跨国农业公司的资本密集型的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农业先使大批农民和农场破产,然后利用种植合同、垂直一体化等“公司 农户”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