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特聘教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今年5月17日在其网站(davidharvey.org)发表了一篇书评,对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新近出版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作了简短而明确的评论。书评肯定了该书在揭露资本主义深刻矛盾在当代的表现和新自由主义危害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分析了该书的缺陷。他指出,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今年第9期刊发了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和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两位学者对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的评论,鉴于此书巨大的影响力,本期继续刊发相关学者对该书的评论。本文作者布兰科·米兰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曾任世界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是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正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出版之后,立刻引起了世人特别是各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全书共计950页,内容广博,见解深刻,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有学者称此书为"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学领域最优秀著作之一",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本刊今年第9期曾刊发了两位国外学者关于该书的评论,本期"访谈"栏目译介《新左翼评论》杂志围绕该书及其蕴含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而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罗纳德·杰普森、亚历山大·温特和彼得·卡赞斯坦等学者归纳的基础上,对《国家安全的文化》所涉及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明晰化,对该书各实证章节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述评,并简要总结了该书的成就与不足。总的来说,《国家安全的文化》已经完整地涉及了现今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核心论点,并对许多有意思的具体问题展开了认真严肃的研究,虽然它在规范和认同的来源、作用等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晚期现代性中的话语:批评性话语分析再思考》①由莉莉·乔里亚拉基和诺曼·费尔克拉夫两位学者共同完成。该书在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语言学理论和批评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了深入思考。该书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出于以上考虑,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关注视角和文本分析四个方面对该书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尼尔·史密斯(Neil Smith)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杰出的人类学和地理学教授。作为西方著名的左翼激进学者,史密斯在自然的生产、空间的生产、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全球化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其1984年出版的《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本与空间的生产》一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地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再版)。之后,他又出版了《城市绅士化》(1986)、  相似文献   

7.
英国菲茨罗伊·迪尔伯恩出版社(FitzroyDearborn)2001年出版了《社会科学读者指南》一书,旨在介绍具体社会科学主题的重要著作,内容涉及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管理与商业、组织行为、哲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和社会学等学科,共有1万2千个条目。本刊从本期开始将介绍该书相关学科的部分条目,以供国内学者参考。为此我们设立了“文献导航”这一栏目,我们也将选取源自其他书刊的文献综述,充实这个栏目。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学教授迈克·甘恩(MikeGane)为该书撰写了“恩格斯”条目,介绍了近五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恩格斯研究文献,简单地勾画了国外学者恩格斯研究的脉络。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台湾志略》是分巡台湾道尹士假私人编纂的一部台湾府志,在尘封湮没了二百五十载之后,被发掘出来,重新出版发行,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的浓厚兴趣与热烈关注。①《台湾文献》季刊于2003年第4期推出《尹士假(台湾志略)》专辑,发表了海峡两岸学者的四篇论文,从史料价值及编纂体例等不同角度对该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 日本国内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种种见解。日本共产党主办的杂志《经济》在2004年第11期刊载了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左翼学者大木一训题为《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文章, 作者在文中归纳出这一方面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出了评述。该文主要内容如下。一、“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论有人认为,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资本主义初期, 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其依据是: 1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不是通过导入市场经济来实行“休克疗法”, 而是以承认、培育私有经济为开…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变迁的民主:当代社会中社会资本的演变》(Democracies in Flux: The Eu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Contemporary Soceity;ed. by Robert D.Putn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帕特南是社会资本理论的著名学者,由他主编的这部文集收录了诸多著名学者对世界上8个发达的民主国家的社会资本的研究文章。书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新发现。这些文章为读者提供了社会资本的全景式  相似文献   

11.
近日,美籍波兰学者卡·波兹南斯基《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一书的中文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球化进程为宏观背景,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揭示了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转型、尤其是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的动因、进程、规模、后果及对民族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鉴于该书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对国有  相似文献   

12.
西方的“战略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西方学者研究战略文化的经过、有关定义争论、战略文化内容和类型、以及西方学者 关于战略文化作用的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以期加深国内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福垣 《南风窗》2010,(15):79-81
<正>当务之急是下决心实行全面的财产申报,把企业家和财主区分开来,采取对劳动收入不征税,资本收入收轻税,财产性收入收重税的战略措施。分配,首先是生产条件的分配,按要素分配形成的收入差距是由人们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差异决定的。如果人们认为这个分配的原则是公平的,就不要在收入差距的大小上做文章;如果人们认为这个原则是不公平的,这就不是分配问题,而是所有制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参与已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关于其内涵的解释纷繁复杂,不仅欧美发达国家政治学者的解释不尽相同,在其定义传入中国后,国内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以期增进对政治参与研究变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从本期起,《书讯·书评》栏目将编发一些对国内翻译出版的国外理论书籍进行评论的文章,以促进国内学者乃至普通读者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1日,中央编译局与以日本首都大学宫川彰教授为团长的日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代表团共同主办了主题为"中共十七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中日学术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学者就中国当前的多种分配方式以及分配制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本人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以及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在日本社会再分配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相关与会学者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上的三篇论文。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2)
正该书作者有这样一个观点:美国"忧心"的不是中国崛起,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中国的崛起—美国未来的竞争与挑战》是一本能够代表美国新保守主义对华政策的典型著作,该书的研究成果虽然形成于几年以前,但其基本观点在美国学界、政坛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现在,美国下届领导人的竞选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希拉里·克林顿有望胜出。而该书的作者之一,美国著名保守主义学者罗伯特·卡根,就曾在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出任过她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经验性评论》(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AnEmpirical Assessment,ed.by Christiaan Grootaert and Thierry Van Bastelaer,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2)。近年来,社会资本的地位大大提高。大家普遍认为,它将在缓减贫困和促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长期以来许多人对社会资本在大多数发展过程中对效率和质量所产生的影响表示怀疑,但这是第一本为证实这种影响和为这种影响转变成有效的政策制定提供严格的经验性结论的书。基于大量的新数据,该书均衡地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构建出了一种衡量社会资本及其影响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9.
美刊《每月评论》2004年9月号刊登了阿根廷"左翼经济学家组织"提出的题为《阿根廷:一个人民的经济复苏计划》的文件。该文件认为,虽然新自由主义在阿根廷名声扫地,政府也宣称要结束新自由主义,但是由于外国大资本和国内大资本的利益仍然没有受到触动,阿根廷的非工业化、失业、贫困等趋势仍在继续。因此该文件提出了一个对策性的复苏计划:延缓支付甚至取消在金融投机中已大大获利的国外和国内大资本的债务、对垄断大公司征收特别税、改善人民收入以扩大国内需求等等。该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中国》已于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系中国政治教研室向青教授牵头与德国柏林大学学者合作研究项目的一项重要成果。书中收集了五位学者的论文:向青教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的建立》,林代昭教授的《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政治制度述论》、《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评析》,乔毅民、饶锡鸿教授的《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经济的兴衰》,潘国华教授的《蒋介石法西斯主义浅析》。 由于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本世纪3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共产主义运动的进展,出版后受到研究这一时期的现代史学者和青年学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