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体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使命任务、内容结构、时空秩序等方面看有着极大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要立足适应演化能力,从需求管理、顶层设计、综合集成、演化变革、评估验证环节一体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秉持有机整体方法、有序相关方法、目标优化方法、动态演化方法、分解综合方法、创新发展方法,让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充分彰显并涌现出可持续的有机生命特性。就此而言,尤其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体系工程的生存保障能力、状态感知与自省、自恢复性、自优化性、可持续进化。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是当前的重点任务,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做好对外传播等多方面的需要决定的。我们要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提高叙事本领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鲜明的内生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民族自主自觉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契合的前提下,运用复合叙事和综合创新的思维方法,实现民族叙事、社会主义叙事和现代化叙事的内在统一,实现中国特色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4.
李鹏 《理论视野》2023,(3):5-11
政党领导在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长期被西方政治学或经济学理论遮盖忽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揭示出西方先发国家政党的资产阶级阶级属性,深刻指出后发国家需要先行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这个政治前提,才能建立民族国家进而推进国家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遵循着这一理论逻辑,展示了历史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理论体系,创造了两大奇迹,在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孟庆龙 《理论视野》2023,(12):38-43
中国式现代化是蕴含丰富哲学智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命题生成、历史基础、文化传统、价值目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时既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科学抉择。基于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史,可分别从时间、价值和实践三重维度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澄清它与工业化、西方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始终秉承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资本现代化的历史性分析和实质性批判,并极富远见地勾勒了未来现代化的情形。马克思的现代化设想在中国得以落实,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引领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的成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应对世事变化过程中的睿智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在朝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并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集中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现代化探索而形成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有过深刻教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实现了对苏联式现代化的创新性超越,树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史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核心要义和进展,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核心要义、国内现代化研究思想荟萃、国外现代化研究学术借鉴、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角度着眼,以期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做出更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具有孕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能。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蕴与文明内涵,主要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彰显中华文明新境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多元演进与包容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创造;构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探索过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内在规定性,内蕴着三重面向。从现代化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体现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有机结合;从社会主义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完成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由马克思视域中的“历时性”关系转向中国实践场域下的“共时性”存在,从而赋予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性质;从文明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产生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不仅符合人类文明演变规律,其自身目的旨趣又推动和引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充分彰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张波 《行政论坛》2022,(6):5-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追赶—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历经由被动卷入到主动谋强、由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由单一工业化到全面协调发展、由共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实践历程,成功探索出内蕴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出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范式,具有重要的原创性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不仅在事实上推翻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论调,而且冲破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认知误区,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新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不同于以往现代化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意义在于:一是坚持现代化探索的自主性;二是坚持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三是坚持现代化动力的协同性;四是坚持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坚持现代化经验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4.
张楠 《理论视野》2023,(6):64-69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本质性关联。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现代表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性、人文性、包容性等方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与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辩证法,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又是具有独特风格气派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样态。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性出发,准确把握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协调性、持续性、和平性、世界性、独创性的中国特色,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凝聚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论述除了先天给定的人口规模巨大之外,其他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四大特征,可以通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中国自己的发展经验而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所主张的,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按照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特征的、即在每个时点上给定又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要素禀赋,以及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经济而实现。并且,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拥有的禀赋下,总有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每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有的,总是能找到它可以相对做得好的,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能够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追赶上发达国家,贡献于共享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非西方国家而言,更具有借鉴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六条:第一,必须保持长期国家统一与政治稳定,同时要形成具有主导力、凝聚力的政治力量。第二,必须坚持以不断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始终推进经济发展,始终拥抱人类科技进步前沿。第三,必须形成包容不同群体的现代化模式,推进现代化过程共同参与、平等参与,现代化成果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必须对传统社会进行根本性、全面性变革,同时又不能割裂传统文明,要推动传统文明的现代化转型。第五,必须借鉴所有先进现代化的成果,在开放协同中推进现代化,同时要保持自主性,根据自身的国情选择道路,不断积累内生发展动力,避免陷入依附式发展。第六,必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从事对外扩张,同时还要加强国家安全保障,防范外部的政权颠覆,反对地区或者国际霸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运用《毛泽东文集》(1—8卷)、《邓小平文选》(1—3卷)、《江泽民文选》(1—3卷)、《胡锦涛文选》(1—3卷)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等重要文献作为语料库,以大数据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及其变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推动发展,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从时间序列上分别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三种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创新、由中心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第一,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第二,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五个是”;第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还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第一,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第二,贯彻新发展理念;第三,推进新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从理论意义来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实现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时代课题的新拓展。第二,从实践意义来说,明确了全体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奋斗的共同目标;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作出中国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后,现代化研究再度成为学术热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其中的主要议题。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分期、科学内涵、显著优势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建构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目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还处在上升阶段,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所指的历史阶段、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并持续拓展和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意义以及比较现代化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