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反霸思想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原则之一,突出地体现和贯彻在他的国际战略中。其反对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纸老虎”理论、建立国际反帝反霸统一战线和“不称霸”的思想,影响了我国的国际战略的建立和调整,经历了“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提出了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战略思想。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的若干重要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华锋 《桂海论丛》2006,22(6):63-65
当今国际社会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的全球性国际社会。这启示中国应当在坚持符合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原则基础上,以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与塑造和谐国际社会为目标,更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在融入中做到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并重,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自信心,灵活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身份,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静 《前沿》2006,(12):233-235
本文基于中国复杂的周边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分析了中国周边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相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探讨了维护地区稳定和中国发展为目的的区域性和平策略的内容和原则。良好的周边地区策略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国家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周边外交战略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周边外交战略,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原则为核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全方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它的实施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关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为当前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及推行的"和平崛起"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9,(4):57-59
60年来.新中国外交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边倒”战略;二是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两条线”战略:三是20世纪70年代的“三个世界”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四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政策和策略思想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大党的独特方法论。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毛泽东政策和策略思想的具体所指与重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转向全面执政的过程中,毛泽东领导了多项重要政策的制定、调整、执行的全过程,由此形成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著名论断,对新中国建设影响深远。新时代新征程,统筹“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和策略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玉敏  栾雪飞 《前沿》2010,(3):8-12
胡锦涛对于我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的关注,具有鲜明的国际视角。他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站在国际战略的高度,阐明了国际局势变换下我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性,指明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国际战略背景下我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不会威胁他国,而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上,展示出胡锦涛作为国家的领导者,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国际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外交工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他就国际关系和对外战略策略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开创了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战略与策略思想主要有: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努力发展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改革;继续坚持发展党际关系的方针;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因此,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贯穿习近平对外战略与策略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0.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之际,为了争取较为持久的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列宁的国际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寄希望于世界革命的总爆发到与资本主义世界实行和平共处的重大转变。列宁在深刻分析帝国主义本质与各大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对外开放政策,其对外开放则包括了实行租让制与对外贸易的一系列原则、政策与策略,开创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理论先河。列宁的这些光辉思想与实践,对我国今天的和平发展与对外开放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和香 《新东方》2014,(2):19-23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就对中国的国际战略进行一次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他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从坚决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及促进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力量对比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由此对我国的国际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和实践财富。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策略思想 ,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确定三个战略重点 ,台阶式发展思想、有先有后实现富裕的思路以及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内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 ,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以党和政府、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为多元治理主体,在遵循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治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利益关系、推进法制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生活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平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缪雨 《创造》2001,(5):32-33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也包括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社会主义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这种先进性不仅仅表现在她比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社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还表现在她能避免资本主义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所无法避免的两极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毛泽东就反复强调了进入社会主义后党必须领导我国人民走向共同富…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最高境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以实践、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多面手”以及高尚的“道德人”,是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实施全面教育、必须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是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略论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芹 《前沿》2002,(4):20-23
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本质的把握是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毛泽东国际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 ,对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为恢复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维护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书作者是西方研究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成熟之作。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毛泽东的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毛泽东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娜芹 《前沿》2003,(9):30-3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既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实施过程中正确经验和成果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也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实施过程中失误和教训加以纠正与借鉴的结果。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阐明了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 ,适时提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策略原则。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仍然是中国在当前正确判断国际局势发展 ,制定对外政策 ,开展外交活动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9.
战略和策略,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把握战略和策略的辩证关系,全面把握我们党正确运用战略策略的重要经验,深刻把握科学处理战略和策略关系的实践要求,把谋事与谋势、谋当下与谋未来、谋一域与谋全局统一起来,正确运用战略策略的成功秘诀,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0.
王友琛  杜恒义 《传承》2022,(1):66-70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发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小农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组织起来,循序渐进地实行农业合作化;坚持村民自愿和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业合作化;立足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和实行正确的阶级政策。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推进农业合作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农业合作化必须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力量、推进农业合作化必须压实主体责任和推进农业合作化必须广泛引入社会各方面力量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