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念父亲     
看着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逗乐儿,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儿。 父亲有两个女儿,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我知道,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换在以前,换在农村,无子是一件挺没面子的大事儿。虽然我的父亲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虽然我的个性像极了他且成长过程中从不让他多操半点心,虽然父亲表面上也没说什么,而且母亲也没有因为生女儿便在家中没有她的地位。但,确切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姓氏最终到我们这一代便止住了,  相似文献   

2.
感念李叔     
屈指一数.大学毕业已经21年,然我却不曾回过当年就读的大学校园.也没有到过那座城市。但是,那4年,那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却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印满我所有的记忆,以致魂牵梦萦,竟时时地把发生的许多故事误以为就在昨天。高高大大、慈祥俊朗的李叔就是我在大学期间结识的一位长辈。他是我大学同窗菡的父亲——一位放射科医生。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印象里,宝安区的5月炎热干燥、令人心烦。不过这个5月,宝安区却经常刮风下雨,而且所降的雨水还不少。深夜,伴着雨水而来的凉风从窗户缝隙挤进来,还觉得有一点凉。夜里无眠,我的思绪又一次回到了家乡。我的家在北方一个贫穷的小乡村,那里夏秋两季都有雨,比宝安区的雨还要大。记得小时候,我最怕下暴雨的夜晚,因为下暴雨时常会夹杂着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西安制药厂的退休干部,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杂文学会常务理事,长期坚持杂文写作,今年80岁了,还偶尔动笔。我与《公民导刊》交往14年了,虽未与编辑们谋面,但文来信往,便从相识到相知,成了文友。在庆贺导刊200期之际,我这个大西北的老者,想借机表达对导刊领导和编辑老师的感念之情。我与《公民导刊》相识,是缘分,还有点传奇色彩。那是2001年3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从重庆寄来的《公民导刊》样刊和李成琳主任的亲笔约稿信。原  相似文献   

5.
人有远虑,方无近忧。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12月17日在新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是要居安思危。(12月18日《人民日报》)已经记不清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第多少次谈到忧患意识了,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既体现了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与领导智慧,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清醒认识与有力把握。  相似文献   

6.
阔别37年后,1990年8月我第一次回到印尼探亲。落脚雅加达,这里有我的高龄老母。我尽量多些日子待在老人身边。她似明白我的心思,要我回山口洋看看。山口洋是我的出生地,南华中学是我受教育成长的重要一站,这么多年来,南中一直让我梦萦。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亲历新中国60年巨变的知识分子,一名为多党合作事业履职尽责数十载的参政党成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之际,无限感慨油然而生:我感念人民群众给予的深切期待,更忠于肩负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北京人民大会堂,是我和母亲永远的骄傲,是我们宁夏穆斯林民族永远的自豪!因为我的母亲是第一批代表穆斯林民族在人民大会堂工作过的宁夏人。她在人民大会堂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年,而我寻着母亲的足迹,也在此度过了终身难忘的四年。  相似文献   

9.
热心帮助重度残疾人朋友参与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鼓起坚强不屈的勇气,这就是社会贤达冯亦代先生留给残疾人朋友的永恒纪念。  相似文献   

10.
切尔诺贝利灾难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拉响了安全利用核能的警钟。我们共同牢记这个日子,不单是为了那些逝去的亡灵,那些至今仍在核辐射痛苦中挣扎的人们,更多的是为了警示:核能只有在安全、和平利用的前提下,才能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一生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疾苦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忧患意识。他的忧患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我们要居安思危,提高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强化科学忧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机遇期的紧迫需要。要把革命乐观主义与科学忧患意识统一起来,大力推进中华民族振兴大业。  相似文献   

13.
<正> 忧患意识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深沉的社会责任感,是在民族和国家多事之秋中生发的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命运困患的警觉和力图消除、缓解这种困患的强烈责任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忧患意识的传统。并把当代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建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忧患意识?(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忧患意识。(2)批判性与建设性统一的忧患意识。(3)自省心与自信心结合的忧患意识。(4)知识分子与全国人民共识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4.
要有点忧患意识李学乾推想起来,也许有了人类,忧患便与之俱生。而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最早最完备的可能就是战国时代的孟轲。他一反常人追求富贵与享乐之念,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鲜明观点,并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充分论述了忧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的结束语中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这段话非常值得认真学习和好好体会。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语重心长地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这一重要论述,是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警示。  相似文献   

17.
居安思危 强化忧患意识本刊评论员忧患意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流传千年,成为历代仁人志上修身立国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主主不息、不断进取的一种精神力量。在今天,强调忧患意识,尤其是颌富干田要有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陆岷峰 《群众》2008,(6):50-5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报告中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强调忧患意识,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新形势下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对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牟永生 《传承》2012,(17):77-77
忧患意识不等于杞人忧天,亦非悲观绝望,而是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开拓的哲学智慧。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今天它同样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这"三个意识",概括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很多要求,在新形势下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