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住居卡苦(江心坡)地区的景颇族,爆发了规模较大的武装斗争,并波及到现今德宏州盈江县的一些景颇山区,景颇人称这次运动为“贡龙起义”。部分董萨(原始宗教师)也直接投身于这次社会变革之中,以天鬼授意为由,给“贡龙”起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宣传鼓动武器,对推进这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用宗教形式发动起来的农民运动屡见不鲜,如东汉时期的黄巾军靠太平道,宋元明时期的农民革命运动多依靠白莲教,太平天国拜上帝会等,但都是成文历史时期的宗教,而以原始宗教发动农民推翻享有特权的世袭部落酋长实属罕见。本文就此作些论述。一、部落社会与原始宗教有关历史记载及调查资料表明,现今的景颇族来源于唐宋时住居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域的“寻传蛮”和“野蛮”,当时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农业不发达,血族复仇严重。元明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少数民族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仪式中,巫师以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是巫和巫舞的重要特征。至近世,大部分与传统的民族年节仪式和舞蹈相融合,其表演形式和功能多已发生演变。近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基本属于原始舞蹈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3.
西南少数民族木鼓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西南的苗族、景颇族、哈尼族、基诺族、佤族、傣族、布朗族等民族中,广泛存在着以原始木鼓为载体而兼具宗教祭祀、氏族家族、祖灵象征、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功能的木鼓文化。木鼓,既是这些民族音乐舞蹈活动中最主要的乐器,又是原始宗教祭祀中的祭器,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发挥作用。木鼓乃是一项重要的人类原始宗教祭祀和原始音乐文化的遗存物,本文拟从实证出发,探讨西南民族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傩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类有漫长的发展和流变过程的传统文化现象。它基本上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以驱疫逐鬼,请神求愿,祈福保生为主要目的的原始宗教文化行为,其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很发达了。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规划思想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原始规划思想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二元宗教文化特色。在传统聚落原始规划思想中 ,凝聚着古代百越文化、傣族村社文化、原始宗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内涵。研究其文化内涵 ,探索其演变规律 ,对科学规划傣族小城镇和发展傣家“乡村旅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民族的心目中,苗族历来信鬼好巫,乾隆《贵州通志》卷七中就直言不讳地说:苗族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有家则有小鬼主。原始宗教虽然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不象传言那样影响广泛,但苗族民间普遍信仰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信仰也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以及英雄崇拜的阶段。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苗族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体系。 苗族原始宗教与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成熟的人为宗教相比,具有信仰的自发性、崇拜的多元性、无组织和教派之分、无固定活动场所、以不脱产的巫师为核心开展宗教活动等特点。 一提到苗族原始宗教,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就把它与“装神弄鬼”联系在一起。其实从其发展初期来看并不尽然。恩格斯曾经指出:“事情很清楚,自发的宗教,如黑人对偶像的膜拜或雅利安人共有的原始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很快地免不了有僧侣的欺骗和伪造历史……”苗族原始宗教亦如此,在其发展初期是一朴实的信仰,并曾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它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仍保留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正确认识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妥善对待苗族宗教信仰及其习俗,迅速加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侗族以万物有灵的宗神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为主要内 容的原始宗教形态。指出侗族的原始宗教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作为传统文化的原始宗教 具有历史的制约性和现实的直接性。在建设新文化的今天要重视传统,又必须走出传统,要吸收 外来文化,又不能盲目全盘接收。  相似文献   

8.
滇南彝族信仰原始宗教,深信"万物有灵".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灵魂负身,神有天神、地神和人神之分,鬼分善鬼(祖先神)和恶鬼(游鬼),并认为天庭、人间、阴间等3个世界构成原始宗教的世界观,神和鬼与族人具有严格的各自内外空间环境,并建村立寨、建盖新居及居家生活中自始至终充满着一系列庞杂纷纭的原始宗教巫术活动.  相似文献   

9.
张泽洪 《思想战线》2012,38(1):115-119
鬼主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祭司的称号,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鬼神崇拜的产物。鬼主制度在西南乌蛮系统部落普遍推行,是原始宗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结果。历史上原始宗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大小鬼主与唐宋王朝的朝贡关系,有助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陈文益  邹惠玲 《前沿》2012,(5):198-200
北美印第安文化是美国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帕瓦仪式由美国印第安人古老传统和典仪发展而来,与印第安土著文化、仪式、典礼、拜祭物和原始宗教密切联系,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对印第安文化、传统乃至印第安部族文化身份的巩固,是印第安人的精神寄托。本文通过对帕瓦仪式具体内容和特征的阐述,探讨帕瓦仪式在体现、巩固印第安文化传统以及构建当代印第安文化身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威 《前沿》2013,(10):160-161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文化资源是共生的纽带,而满足共生的条件因共生情境而定。文化共生分为互反型共生、互补性共生、和谐性共生。三种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在对河南省汝南县开元寺(城隍庙)佛教、基督教两种宗教文化毗邻共生现象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上述两种宗教文化的交织影响下的传承与异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羌族民间宗教与道教的关系源远流长。道教在西蜀的初创和传播,吸收了不少羌族民间宗教的成分。羌族巫师传承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出羌族民间宗教与道教古来关系甚密。道教的多神崇拜,正建立在民间由“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演绎而出的原始多神信仰的基础之上,这自然就与羌族民间多神信仰相融汇或取而代之。而佛、道合一的信仰形式,则表现了羌族民间道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图片“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目瑙”是景颇支系语,“纵歌”是载瓦支系语,其本意均为“跳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始欢度节日,一般进行2-6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和来宾在竖有“目瑙诗栋”标牌的广场,在“瑙双”(领舞)的率领下踏着刚毅的鼓点,伴着豪壮的乐声翩翩起舞,舞路复杂有序,场面壮观。 景颇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目瑙”是在景颇族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习俗的文化现…  相似文献   

14.
刘衍永 《求索》2011,(10):127-129
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佛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佛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在:(1)佛家文化的重“和”思想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2)佛家文化的财富观有助于人们的社会发展观由片面发展向科学发展、由GDP崇拜向GNH关怀转变。(3)佛家文化中克己淡欲,觉人利他的观念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4)在认可、肯定传统佛家文化当代价值的同时,必须严格区分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对邪教予以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15.
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鬼神有七八百个之多,表现为各自为政,漫无统绪的状况。世界上一切宗教都围绕着人的生死问题而铺陈展开。水族的原始宗教亦不例外,对生存的追求与对死亡的忧患,构成了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在驱动力,由此而衍生出纷繁冗杂的宗教仪式、巫术活动。其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祈求善鬼保佑,禳除恶鬼作祟,借以解除精神重负,平息心中优患。“婚姻的建立是罗曼蒂克、性爱和实际需求的奇异结合。”因此,水族婚姻的始  相似文献   

16.
安静 《传承》2012,(4):74-77
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民间信仰种类繁多且多与其他宗教并行不悖。至今,巫师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的主持者,仍在小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相关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巫师的称谓、分类、职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巫师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有助于对巫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多数人民群众宗教观念比较淡薄,宗教信徒在全国人口中历来居少数,这是因为中国各宗教多是在以汉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流传、发展,形成了和其他国家、民族不同的某些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芬 《云南人大》2010,(2):44-45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腾冲县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杂居的边疆县,是全省28个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个合法宗教在腾冲建有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9.
释比是羌族社会中,人与鬼神间的中介人。羌族释比文化是一种神秘的文化,有两种特殊的传承方式:一种是师传包括祖传口传心记;另一种为神秘特殊的阴传(梦传)。释比文化是古羌文化的根与魂,是目前岷江流域羌族的一种传承独特的原始文化,其内容包括:古代的天文历法、原始宗教、原始医术、建筑文化等。释比经典由上坛、中坛、下坛等三部分释比口述唱经组成,其中包含有不少道教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刘丽姣  许佳  马云琳 《前沿》2014,(9):226-227
当今社会,地域文化元素设计在建筑空间意境营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傣族和景颇族的传统民族符号元素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遵循“有机建筑”的概念及“有机更新理论”的设计理念,并提出合理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是解决设计中“地域性”与“当代性”问题的方法之一,同时是体现“延续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直接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