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美琴 《党史文苑》2009,(5):20-21,7
中央苏区时期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从奴隶变为主人,经济上从依附到独立,文化上从文盲变文化人,婚姻上从由父母包办到自己作主.中央苏区妇女地位的变化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妇女问题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得益于苏区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保障以及苏区妇女自身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光泽苏区是由中央红军创建的。1933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时说:"从去年到今年,中央苏区的东北方,赤化了建宁、黎川、泰宁、光泽、资溪、金溪等六七县,与闽浙赣苏区打成一片,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闽赣省。"1933年5月,闽赣省成立,光泽及嗣后在光泽上观村建立的东方县同属于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的范围。12月25日,光泽苏区失陷,即转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险恶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赣东北苏区妇女的婚姻解放运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直接反映出中国妇女革命的历史进程。其原因主要是中央苏区和赣东北苏区制定了婚姻法等法律,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真正让旧社会苦难的妇女脱离了苦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从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到1934年10月长征离开这片红色土地,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生活工作过将近两年。在这两年中,除去1934年7月至9月两个月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外,刘少奇基本上以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身份,领导苏区及全国的工会工作。他在中央苏区的理论建树和实际贡献,也就集中表现在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方面。工  相似文献   

7.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为帮助妇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认真梳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所作的农村调查的基本史料,结合当时苏维埃政府有关妇女解放的各项政策、法令,可知苏区时期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文化程度大为提高,婚姻得到解放。苏区时期,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解放,极大鼓舞了斗志,在苏维埃革命与建设中显示出其巨大的能量,真正展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一条秘密交通线。它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苏区的战略转移任务,包括护送200多名白区领导干部到苏区工作,运送数千吨的紧缺物资到苏区。传送了大量的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文件、情报资料。中央红色交通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80年前,毛泽东在赣南、闽西这块土地上,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涉及了苏区妇女的生产、生活、教育、参与政治活动和武装斗争等诸多内容,毛泽东深入具体地分析了农村妇女在社会及家庭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深刻揭示了中国妇女参加革命的根源,并充分地肯定了组织起来的妇女儿童在土地革命中所起的伟大作用,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基本理论与中央苏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时代,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其它苏区的妇女解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苏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批判曹仲彬1929年底至1930年初,邓小平在广西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了左右江苏区。后来,中共中央派他到中央苏区工作。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后,发动了反"罗明路线"斗争。邓小平因执...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三省,是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进行了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伟大预演。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从苏区工业、农业、商业贸易、合作社运动等方面,考察苏区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及各项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苏区,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等人在闽浙赣边区创建的地方苏区,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和右翼。在苏区中央局的指导下,方志敏带领闽浙赣省人民在经济上无私支援中央苏区,在军事上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英勇战斗,牵制了国民党的很大兵力。闽浙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曹春荣 《湘潮》2022,(12):8-10
<正>中央电视台曾经热播的《绝密使命》,艺术再现了中共地下交通员在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到苏区的红色交通线上,用鲜血和生命保护着党的秘密,完成了向苏区输送人员和紧缺物资,也从苏区向上海党中央运送经费和情报的绝密使命。历史上,为了这条红色交通线,周恩来不仅精心筹划,深入调研,确保了这条红色交通线安全运行,还通过交通线顺利抵达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保障妇女权利的伟大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冻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妇女政治、经济、教育和婚姻等方面的权利,苏区妇女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她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之中。并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裘强  王永华 《党史文苑》2012,(24):39-40
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媒体对苏区机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贪腐行为及其他不良行为进行了公开的批评,构建出良性舆论氛围,切实发挥出巨大的舆论导向作用。中央苏区时期的新闻舆论监督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即从1929年1月到1934年10月这段时间,通常被称作苏区时期。我认为,党的群众路线孕育并形成于苏区时期,它是党的革命实践和自身建设深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党和人民群众互动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1931年春,任弼时离沪来到中央苏区,担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他在中央苏区领导的干部工作扎实有效,体现出高度的组织才能和鲜明的个人特点,赢得了"布尔什维克组织家"美誉。未到中央苏区前是有毛右倾的观念的,到苏区后认为毛有独特见解,有才干任弼时到苏区前不久即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但该会并未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在反对立三路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中央苏区)创建了以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为主体、具有战时金融特征的苏区红色对外贸易体系,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改善民众生活等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对外贸易管理的梳理,定量分析研究中央苏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挖掘和解析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时间及管理体制变迁,为当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