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秀云 《行政论坛》2012,19(4):7-10
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土壤和基础。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迅速崛起,公民社会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日益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成为推动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是一种相伴而生且相互依存的关系。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又影响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在推动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在于:影响政府决策,促进政治参与,推动社会自治,监督政府权力,推进政治民主,推动政府改革和增进社会稳定等。  相似文献   

2.
反腐倡廉,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腐败问题越来越成为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腐败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建构.影响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的惯性因素,制度因素,权力监督因素,民主进程因素,社会转型因素和法律设计因素,这些因素都集中缠结在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中.为了建构和谐政治生态环境,需要制度、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从源头抓起,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即,共产党领导是前提,人民当家做主是基础,依法治国是保障,以人为本是主线.其本质特征也决定了这一新型民主政治发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大民主",即: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和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是:以扩大执政党党内民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制度和干部制度改革;以建设服务型公共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坚决抑制和清除权力腐败现象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权力运行体制改革;以丰富民主形式、发展政治参与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政治运行机制改革;以规范社会成员政治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并且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化应着重加强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对政治权力的有效监督以及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培育等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包心鉴 《理论探讨》2001,3(3):10-14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再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这一目标 ,要突出地完成三项任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套的民主调控体系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决抑制和消除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有民主的存在,只是程度范围不同而已。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最高级形态。社会主义民主理当超越以往任何社会,包括资本主义民主。民主政治的价值是使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民主政治要受到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民主政治的公共权力构建必须实行监督制约,民主政治的实现还必须有赖于社会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公民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龙 《理论视野》2001,(1):31-32
真正的民主政治,意味着人民具有管理国家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因而内在地包含着人民具有对自己选出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的权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选举和监督乃是民主的两大支柱,如果人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举,如果人们不  相似文献   

8.
政治监督:形态、功能及理论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对政治监督的形态进行了区分,揭示了不同政治监督形态的发生缘由和制度功能。随后文章指出政治监督是不同利益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保障机制,是人类民主自由理想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是领导阶层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管理手段,是政治社会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主要力量。文章最后分析了性恶论在政治监督理论中的深刻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监督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出现,是以互联网络为平台,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政治权力进行的监督活动。网络政治监督的兴起,为中国的政治监督体系带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高了政治监督实效,并表现出社会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等三大发展趋势,其中,社会化发展是扩大网络政治监督范围的客观要求,制度化发展是强化和规范网络政治监督的现实需要,法治化发展是增强网络政治监督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网络政治监督社会化监督的优势,将网络空间的政治监督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有利于规范各种政治监督行为,提高政治监督实效,进而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刘学军 《理论视野》2012,(2):11-13,18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理论是对人民政协产生、发展条件及其规律性以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主题、工作原则等基本问题的系统而科学的阐释。人民政协理论在权力监督、政治民主向社会民主的回归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政治稳定与民主政治发展是辩证的统一体,现代社会政治稳定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政治稳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民主政治又是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必须把政治稳定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统一起来,同步发展,防止二者相背离的倾向,特别是要抓好二者的结合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克服、化解影响和制约我国政治稳定,发展民主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政治社团是现代政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特殊利益群体的形成,是政治社团产生的经济前提和社会基础;国家公共权力作用的普遍性和政治社会的民主化,是政治社团产生的政治原因和政治条件;群体共同利益意识的孕育成熟,是政治社团产生的内在根据。政治团体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它具有存在的历史性、政治主体性和围绕国家权力运作性;它不同于国家组织,具有地位的依存性、存在的二重性和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它不同于政党组织,具有不求占有政权性和公益代表上的相对狭窄性。政治团体有其单体功能:聚合群体意志、整合群体力量和影响国家权力过程的功能;也有交互作用而成的综合功能;推进政治社会民主、增强社会政治监督和促进国家公共权力机构提高公共决策科学性、公正性和可行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政治资源是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条件,因而有必要从政治资源角度去考察当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价值资源、财物资源、制度资源、人力资源和权力资源共同构成了其政治资源结构.有效聚集和利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资源,需要从获取、整合、配置和创新等环节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平 《理论探讨》2005,4(5):17-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决定政治方向、配置社会资源、优化政治环境、集聚人才资源、构筑法治基础的政治保障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的途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健全民主制度,扩大有序参与;加强权力监督,完善决策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人才体制;保持政治稳定,推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围绕提高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党员干部要努力从观念、素质上消除各种障碍,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权力监督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陈立媛 《学理论》2009,(17):42-44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既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决定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为此,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制度上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的发生;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和法规建设,以法律的效力严惩腐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坚持依法执政,防止和克服特权;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后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的重大变迁,民间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中重要的自主力量,发挥着多重社会功能。就其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意义而言,主要包括:协助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培育公民文化,型塑社会资本;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社会监督等方面。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使民间组织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助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创新,离不开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解决权力的配置与使用问题。当前围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来源、运行、制约与归宿。是“权力本位”还是“权利本位”,这是关于国家权力运行的实质与要害。国家权力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错位”与“失控”,悖离权力的本质与运行轨迹,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根源。跳出“权力本位”的误区,回归“权利本位”,迫切要求将以人为本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贯穿于政治体制改革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歙惠 《求知》2002,(11):65-6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也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当前与腐败现象伴生的腐败文化在很多领域有滋生蔓延之势,其所具有的"扩散蔓延效应"、"群体压力效应"、"癌变效应"对社会政治生态产生了恶劣影响。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文化、社会文化、职业文化、社会舆论四个层面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遏制腐败,铲除腐败文化产生的社会土壤,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政治生态的优化,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