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而且意味着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所有人群都实现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目标。衡量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指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农民达到全面小康的衡量指标之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但是农村的现实基础极其薄弱,加上诸多因素制约,建设农村小康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构建系统而又强大的支持体系加以推进。一、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2.
(下转第34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还要走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一)民族地区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二步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个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对于民族…  相似文献   

3.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努力奋斗,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变为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小康。这种全面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  相似文献   

4.
信息之窗     
小康社会发端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的现实思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实践》2002,(11):26-27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之所以确立这样的奋斗目标,是因为:在实现现代化战略第二步目标时,人民的生活虽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6.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响了警钟,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002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湖南顺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全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新世纪头二十年,湖南又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到2020年,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新湖南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总体小康: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加速发展,到2001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54元,按当前汇率计算达731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折1180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1996年制定全国城镇和农村人民生活小康水平基本标准测算,到2001年,我省城镇和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84.9%和91.4%,全省人…  相似文献   

9.
陈锡文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主要体现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所谓实现小康,就是摆脱温饱和贫穷,而我国还有3400万农民没有脱贫。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的16项小康生活指标看,到2001年没有实现的3项指标全在农村,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人民币的指标没实现,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66元;全国居民摄取蛋白质的指标在农村没有实现;在全国2000多个县建立起初级卫生体  相似文献   

10.
黄杨 《实事求是》2003,(3):47-49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如何正确认识“总体”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小康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正确认识总体小康水平 ,要坚持自明的历史态度(一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以 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 10 0 ,1980年为 113,到 2 0 0 0年达到5 5 8 7,为 1980年的 4 94倍。如果按人民币计算 ,已圆满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2…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全面建设小康成为新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提高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主要是从“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甚至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同起来。但是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提前实现小康目标,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作为处于小康建设“前沿阵地”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的乡镇党委,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榆树市黑林镇党委围绕小康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小康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主角作用,推进了全镇小康建设的进程。去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2.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508元。镇党委被榆树市委评为先进党委。 黑林镇党委书记刘文国常说:“奔小康首先要解决好用人这个问题,要选准人,建好班子。”镇党委首先采取集中学习、组织参观等形式,在村班子中开展小康教育,用小康目标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从小康建设需要出发,用小康标准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当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王杰康  丁乔珍 《求实》2003,3(Z1):80-8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社会”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阶段,是持续时间较长、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它本身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状态。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把“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相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解释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上个世纪末,我国如期达到的小康目标,从总体意义上讲,还只是基本解决温饱,刚刚进入小康社会阶段的初步小康,是宽裕、不宽裕,温饱、贫困的社会和群体,而且温饱和贫困面还比较大的低水平小康,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因此,这样的小康目标是主要从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即"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从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在精神层面实现了小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应包括精神层面的小康。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述的美好社会理想,也是普通百姓对安定、殷实、宽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经测算,2014年,黔西南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76.5%,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逐步加快,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在贵州省实现"四个率先"和"十个抓",成为最大的工作亮点。  相似文献   

17.
实现小康要树立小康意识,强化小康意识,立小康志、念小康经、奔小康路。 要强化小康意识,进行小康建设,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小康的概念及实现小康的重要性。小康,就其原始含义而言,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比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而安然度日,我们当今提出的小康目标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比1980年翻两番为基本标志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开展小康建设,实质上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仅事关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我们认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纪小康建设的新内涵,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创新思维,改进策略,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一、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前进“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正如党的十六大的正确判断,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2,(12):1-1
2012年11月8日,北京。“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一个声音,在人民大会堂响起。中华民族的千年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进入全面建成的倒计时阶段。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当前的重庆,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一定要将孙政才同志提出的“六个坚持”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20.
李民华 《新长征》2008,(12):33-33
李民华在2008年第10期《党建》杂志上撰文指出: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的政治本色,也是党带领人民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们的发展还面临着国际环境中诸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