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雷 《求是》2012,(14):38-4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水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标志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怎样解决中国四大水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水旱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客观自然条件,决定了水资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解决我国水资源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艰苦探索,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四大问题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目前我国每年人…  相似文献   

3.
实施虚拟水战略:优化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红 《唯实》2005,(10):25-27
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以及它的三个明显特征使虚拟水战略受到重视,这一战略拓宽了水资源管理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改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成为平衡区域水资源赤字的有效工具。实施虚拟水战略应该重点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将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作为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大力发展虚拟水交易;调整我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思路;建立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保障体系;预防和克服虚拟水交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水的问题已成为我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努力重构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山西水资源保障体系的框架主要包括工程建管体系、非工程措施体系、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法规政策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经济补偿体系、科教宣传体系以及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水,经济命门,人之血脉,万物本源。水的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宁夏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人畜饮水困难,土地贫瘠、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因为一个"水"字,这里的人们在干旱中"苦瘠甲天下"千百年,成为宁夏也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宁夏中南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陈雷 《求是》2013,(2):56-5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通过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大自然生态系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方面面。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水是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遵循"人水和谐"理念,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角的吹响,作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三农”经济服务的水行政执法工作,其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兵团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它包括水资源的潜力大小、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本文就兵团水资源潜力的大小展开讨论,通过预测未来工业、农业和绿化等用水量,对兵团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Z1):108-109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水与我们每一个人伴之一生,随之终极,一个正常的人,对水都有一种敬意,如果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旺盛,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有水,我们的世界才万物葱茏,五彩斑斓。如果回首我的人生经历中对水的记忆,印象最深的还是吃水困难的情景,如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李寅权 《新长征》2012,(1):30-31
水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经济资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己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水务管理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妨碍了水资源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探讨我国水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锐  刘世强 《求实》2012,(4):42-46
新旧世纪之交以来,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实使流域生态补偿成为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重点领域,并形成了以流域源头保护为主的项目补偿、流域水污染控制责任制及跨区补偿和水资源短缺下的水权交易补偿等三种主要模式.三种模式都具有针对性强的共同特点,均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的有益探索.主要的问题是还没有综合系统考虑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存在补偿面狭小零散且随意性强,既有疏于投入效益评估监督和缺乏长效机制问题,又有明显不公允及重惩罚轻激励的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完善,关键是要在水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基础上丰富与明晰水资源权益,建立以国家水资源终极宏观调控管理权和区域具体水资源财产收益权为核心的二级水资源权责制度,借助流域行政区域断面水量、水质的可测量技术及其已有流域补偿的成功经验,构建水资源补偿与优劣水质奖惩责任制相结合的流域跨区水资源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聂玉藻  ;金树东 《前线》2014,(6):61-63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就北京的水资源规划与保护、用水安全、污染治理、节约用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市水情进行了精辟分析,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我们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解决首都发展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和做好首都水务工作确立了思想、指明了方向、落实了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明忠 《前线》2014,(6):79-80
<正>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以及北京市的基本水情。调水工程无疑是治疗这一城市痼疾的良方之一,但从根本上促进人水和谐发展尚须各界共同努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我国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在我国不同地区将长期存在,水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瓶颈和制约因素。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走节水之路。  相似文献   

15.
    
约在半年前,我向辽宁省政协提交了一份主持完成的委托研究课题主报告,名为《常怀忧水之心,恪尽治水之责——关于辽宁水资源焦点问题的研究报告》,其中,特意提及我们在铁岭市参观周恩来少年读书纪念馆时,一个曾被忽略的细节给我的震撼性感受。  相似文献   

16.
水是万物生存之源,如何开发利用好水资源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对于地处大西北的宁夏南部山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山区特困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搞好节水灌溉,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和靠天吃饭的问题,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宁南山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群众饮水困难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水法》,深化水务体制改革,推动水利经济发展,宣威市文兴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广“开源与节流并重,以水养水”管理水资源制度,落实群众对水量、水费政策的知情权,做到了有建有管,专人负责,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全乡75%以上的人喝上了水价不打折扣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是众多制约中国水资源安全因素中的一个,而虚拟水贸易则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之一.工业作为第二大用水部门,伴随工业品贸易发生的虚拟水流动同样需要被关注.文章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对其2010年工业虚拟水贸易量进行测算,结果浙江省2010年工业虚拟水贸易呈净出口状态,其中向省内进口虚拟水的行业集中在废品废料、金属矿采选业等重工业行业,而向省外出口虚拟水的行业集中在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等轻工业行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部分重工业行业.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Fisher理想指数分解方法对浙江省2008-2010年虚拟水输出量变化以及输入量变化分别进行分解,均分解为以完全用水系数表征的强度效应和以各行业贸易比重表征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科学创新等强度因素对虚拟水出口、进口均具有反向作用,而贸易结构调整对虚拟水出口、进口均产生了正向作用.为节约工业用水,企业及政府都要全力支持并鼓励工业技术创新,同时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需要注重调整工业贸易结构,使缺水地区通过工业品贸易进口丰水地区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9.
这是红色的警讯——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新华社记者日前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鹿春江 《前线》2011,(8):43-44
把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水制宜,量水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