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时,常常需要对墨水书等的字迹进行辨别鉴定。由于墨水字迹的鉴定在实际案件检验及法庭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国内外对墨水的鉴定作了许多的研究。其中研究的重点是蓝黑墨水、纯蓝墨水、红墨水及其它特种墨水。对于墨水的成分鉴定,国际上已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用薄层层析法鉴定墨水成分,法庭科学实验室已推荐使用了两种标准的层析体系,分析效果较好。黑墨水、炭素墨水及墨汁也是常见的书写材料。但由于国外不常使用炭素墨水及墨汁,所以对用这些墨水书写材料的检验研究很少进行。目前国内对黑墨水、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新研制的透析液及透析的原理,通过测定文件字迹的透析时间,分别对书写在信稿纸上不同品牌的圆珠笔油墨字迹、签字笔墨水字迹和钢笔墨水字迹的相对书写时间进行了有效的鉴别,得出了字迹透析时间随其书写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并介绍了该项新技术的机理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DART-MS)法可实现直接、无损、快速、原位分析,已被应用于各领域不同样品的分析。本文介绍该新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它在法庭科学中有关墨水字迹、胶带等微量物证以及毒物毒品分析方面的最新国外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墨水是一切用以表现文字或符号的有色液体之总称,早在十三世纪前就被推广使用,主要用于文件的书写。在实际案件中,经常会碰到用墨水篡改和伪造的文件,以及涂改的支票、帐单、签字等。因此,在物证检验中,除了对文件本身进行检查外,还必须对书写所用的墨水进行检验,检验其品种、书写年代、书写工具等,以确定被检文件是否被篡改和伪造。国外文献中,介绍了不少有关墨水检验的方法,有的方法和检验程序,已被国际上专门检验机构所推荐而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许多经济案件中涉及到字迹色痕相对时间的检验。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除需要对纸张、笔迹进行鉴定外,还必须对字迹色痕的成份、形成时间进行检验。只有正确地判断墨水字迹色痕的成份,书写时间的异同,才能达到同一认定的目的。目前,关于墨水成份的分析方法较多,有薄层色谱法[1-2],高效液相色谱法[3-4],紫外反射光谱法[5]等,也曾有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墨水进行过分析。但由于国内各地工厂生产的不同牌号的墨水所用染料大致相同,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很难区分不同牌号的同种颜色的墨水。实验中选取的不同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了不同种类、不同形成时间的蓝黑墨水字迹,目的是验证该方法鉴定蓝黑墨水字迹形成时间的可行性。利用DSC仪分别测试了经过加热、紫外光照射、日光照射等人为老化处理的纯墨水样品及经自然老化不同形成时间蓝黑墨水字迹的DS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一部样品无明显的特征峰,还有一部分样品的曲线特征峰位置变化无一定的规律,并且同一样品多次测试所得结果的重现性较差。所以利用该方法测定蓝黑墨水字迹的形成时间,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尚需商榷。  相似文献   

7.
在各地公安机关的文检工作中,墨水字迹的消退和将已消退的墨水字迹再显现,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领域犯罪案件的物证检验中,经常遇到一些重要文件、发票、帐单、合同、证书、护照、遗嘱、欠条等上面的某些关键字被退色或加窜改,因而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如何显出被退色的字迹或证实字迹被退过色及窜改过,是物证检验工作者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书写文件制成时间的系统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 ,强调了书写时间检验应全面、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地利用检材提供的信息 ,并探讨了建立书写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签名章盖印字迹与书写签名字迹比较,发现签名章盖印字迹的典型特征,如微孔露白特征、印文色料形态特征等。依据书写中抖动、断笔等变化因素对书写签名字迹的影响,结合盖印字迹的特点,可准确鉴别出盖印法伪造的签名字迹。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基层文件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0.
覆盖在嫌疑文件上的色料消除是一个专门的、特殊的研究课题。这些色料主要包括墨水、修改液和铅笔等。我们最常见的是在圆珠笔字迹上用圆珠笔油墨的涂抹。在提交给法庭科学波多黎各研究所的一起案件的嫌疑文件中,有一封两面用蓝色圆珠笔书写的信,其中一面用红色和黑色蜡笔涂抹。纸张是学校用的笔记本纸,墨水是圆珠笔油墨。为了辨认,需用透射光和映象示波器。将带有字迹的很少一块纸样置45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手术刀片刮取。这种物理方法并不十分理想。虽然覆盖的色料大部分被除掉,但显露出的字迹不清楚,并且,稍不注意,要损坏文…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5.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7.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诬告陷害罪的定罪常以考察被告发人行为定性为前提,但是诬告陷害罪的基础是告发人而非被告发人的行为,被告发人行为定性并非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告发人诬告行为至少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告发人明知其告发的内容存伪,但为使被告发人受到刑事追究仍进行告发,达到情节严重的,告发人即构成诬告陷害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