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钟涛 《重庆行政》2016,(4):77-79
“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涪陵身处“城市发展新区”重要区域,提出了“三区一城、幸福涪陵”的宏伟目标.涪陵新城区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打造产业集聚高地、人口集结热土,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探索着各地新城建设中普遍遇到的“新城产业空心化”破解之策,避免了空城、鬼城再现.  相似文献   

2.
王娟 《群众》2020,(4):48-49
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指按照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理念,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成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2016年9月,盐城市盐都区以盐城高新区为主阵地,成功获批全国首批、苏北唯一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近年来,按照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生产与生活空间整合、历史与现代高度契合的要求,重点探索开放式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产与城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发展质量持续向好,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资源、要素驱动的一次城市化向以创新、人才驱动的二次城市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二次城市化是以人为核心、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城市化,体现了人口流动由中心集聚向多点扩散转型、空间格局由小城镇向都市圈和城市群转型、城市功能由产城分离向产城人融合转型等多维度进阶的特征。在实现二次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创新引领、产城人融合、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文化交融和城市治理等方面破题发力,推动城市化发展路径由“量”向“质”切换,更好发挥城市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5,(10)
<正>产城融合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客观要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常州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站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常州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产城深度融合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分  相似文献   

5.
推进重庆市奉节县产业融合发展,措施必须科学、全面、扎实,概括起来,主要有推进产城融合的对策路径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
  一、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路径
  全力推进西区·白帝、兴隆·天地、工业园区三大产城融合体建设,构建奉节城市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驱动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转型背景下提出的产城融合新战略,它要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互协调,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产城融合也呈现了"四化"新趋势,即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未来应进一步顺应这四大趋势特征,全面推进我国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7)
正十几年来,创新发展、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固安产业新城崛起在京南永定河畔。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主导方向,这将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全新发展理念,让固安成为与众不同的产业新城精心设计的运动公园、自行车慢跑系统、满目翠绿的树阵、碧波荡漾的河湖;五星级的福朋喜来登酒店、国内智  相似文献   

8.
封晓春 《群众》2023,(7):16-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宜兴瞄准“强富美高”总蓝图,紧扣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走扩大开放之路。以科产城人融合奠定扩大开放的基础,坚持科创引领、产城互动,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陶都科技新城规划建设,招引科技项目、新增创新平台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9.
杨佩 《协商论坛》2016,(11):10-13
城市个头越来越大,可规划管理不配套,穿西装戴草帽,“拉链路”“搓衣板路”“雨天看海”现象频频出现;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可城乡建筑“千村一面、万镇同貌”,产城融合滞后,农民“进得了城,脱不了贫”…… 提升城镇化规划管理水平,在我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是个影响深远的“大课题”.今年3月,我省召开了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安排城市工作,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省政协主动对接大局、服务大局,11月10日,召开“提升我省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月协商座谈会,把脉问诊我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并形成《协商专报》报送省委、省政府,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艺创小镇坚持“文化+”理念,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以文铸名镇、以文引人才、以文兴新业,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载体大功能、小平台大收益,成为杭州乃至浙江产城融合、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大量园区在国内涌现,同时伴生出新城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弱化,城市经济功能与城市空间、社会和文化功能之间不平衡,新城区发展动力不足等产城融合问题。新加坡裕廊工业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注重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生活于一体的产业新城转型,成为产城融合型园区中的典型。本研究在对国内知名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经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各园区产城融合分离的现实,提出园区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克服规模失控、结构失衡与功能失调;以产兴城,牵住新城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加强空间环境治理,打造"空间聚合"的城市形态;推动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新城等措施,加速推进我国园区向产城融合型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贵星 《乡音》2016,(4):29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冀南新区和磁县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冀南新区党工委、磁县县委提出了“区县一体、引领发展、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发展思路,作为县政协组织应积极激发委员各种力量,助推区县经济发展。一、激发委员智慧潜力,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发展。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县一体融合发展,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叠加战略机遇期,以前没有过,以后也很难再有。如何抓住机遇,作为政协委员,必须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为契机,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引  相似文献   

13.
<正> 湖北是我国城市诞生最早、目前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北城市的发展,经历了谩长的历史变迁,其功能也是逐步演化形成的。本文主要以城市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对湖北城市功能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化机制作一初步探讨。一.城市的最初形成与初始功能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概念。“城”是指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市”则是指交易市场。二者开始并非聚于一体。以后随社会经济发展,“城”里人口逐渐增多,“市”便在“城”内和“城”郊出现,这两者最终结为一体,成为“城市”。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中下游,地处水陆交通要冲,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经济开发较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空间失范、结构失衡和时序失调等问题。因此,必须在公共服务供给空间、供给结构和供给阶段上作出合理的配置,以实现产城融合中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提升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邝雨  肖立新 《桂海论丛》2018,(4):96-100
以空间、功能、产业推进和实现产城融合,是当前产城融合的几种主要模式。但是总体上来说,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有所欠缺,如有规划却发展不协调,注重功能却忽视生产链,以产兴城却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滞了产城的进一步交融发展,更无法使产城达到一体化发展。要更好地实现产城交融式发展,必须以空间、功能、产业"三统筹"推进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6.
钟涛 《重庆行政》2016,(2):77-79
正"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涪陵身处"城市发展新区"重要区域,提出了"三区一城、幸福涪陵"的宏伟目标。涪陵新城区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打造产业集聚高地、人口集结热土,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  相似文献   

17.
刘璟 《岭南学刊》2018,(1):83-91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厘清广东制造业集群发展思路,进一步以专业镇的调查分析为基础,构建集群、园区化与城市匹配机理分析范式,结论表明:(1)广东的制造业集群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造业集群园区化阶段,其核心是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与转型升级。第二阶段为园区与城市互动阶段,是基于产业协同与产城融合的产城一体发展阶段;(2)产城一体机理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企业自发性发展而陷入边际效应递减与比较优势陷阱,为集群整体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创造条件;(3)匹配机理主要体现为:以竞争核心的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有针对性的配套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14,(8):49-50
近年来,鄞州区围绕“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总体要求,在规划、建设、环境、制度等方面狠抓城镇治理,大力建设品质新城区、特色小城镇、美丽新农村,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水平和城乡统筹水平。2013年,全区镇村拆旧120万平方米、建新187万平方米,已拥有国家级生态镇6个、省级中心镇3个,新城区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范例奖,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指数得分93分、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9.
张溁  孙雨花 《半月谈》2021,(1):96-96
能源金融贸易区作为国家级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的重要功能区,以打造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为使命,紧抓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叠加期,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城市社会和生活配套、高标准生态建设,探索“三生融合”之路。能源金贸区正成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实验地,大西安经济崛起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0.
李雪  苏承益 《重庆行政》2013,14(4):65-66
回顾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30多年,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忽视产城融合,造成产业和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比较普遍,形成了所谓的"空城"或者"工业孤岛"等,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从目前对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来看,"产"与"城"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配合的互动关系,而是要互相融入发展,是一项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