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公司 从法律上讲,公司就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事组织。公司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1.公司是法人。公司与其他商事组织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司具有法人的属性。公司的法人属性使公司财产与公司成员的个人财产完全区别开来,从而使公司能够以  相似文献   

2.
公司清算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桂艳 《世纪桥》2007,(9):69-70
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公司法人资格存续的最后阶段,公司清算组肩负着维护公司债权人、公司股东等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重任。一般情况下,公司清算包括破产清算和解散清算(非破产清算)两种。本文仅以公司解散清算为中心,试图对中外公司解散清算若干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对公司清算制度的分析,全面解读这一制度,并尝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去年,秦先生到某药业公司就职,该公司将一部笔记本电脑交给秦先生使用。不久,药业公司将秦先生除名并要求他限期办理交接手续。秦先生一直没有到公司办理交接手续,也没有归还那台笔记本电脑。药业公司将秦先生告上法庭,要求他归还公司的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4.
康地公司是兵团的制种企业。打造“康地”品牌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司要从质量、营销、宣传等方面塑造公司的形象,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江苏省铁路公司下属的铁成公司总经理顾荣忠,在公司出现巨额亏损近3亿元的情况下,将公司账上160余万元所谓效益工资全部私分。而顾荣忠却在公司内外议论纷纷时,全身而退,被时任江苏省铁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张伯端安排至铁路公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中对于公司出资、公司设立主体、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公司终止经营的规范与公司税务密切相关,在《公司法》修订后,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探讨其对公司税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将利益冲突界定为诚信义务人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冲突。尽管《公司法》在不断完善利益冲突规则,然而在实践中,利益冲突规则更多表现为规制式、事前禁止的模式,过分强调公司所有权而忽略了公司利益。因此,为了维护公司财产的独立性,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公司归入权制度,避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从而保护公司的利益不受内部人的侵犯。  相似文献   

8.
公司社会责任与国际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是产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是防治金融危机的根本路径。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其中,观念引导是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基础,法律规范是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公司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提出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但如何认识和把握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强化公司实现社会责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问题。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并对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法律对策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一人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司形态,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极大挑战.本文探索一人公司的理论根源,深入分析一人公司的法律本质及价值取向,借鉴国外立法规制的先进经验,认为该制度在我国当前国情下运行,应进一步加强对一人公司的立法规制,不断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案例简介:孙某是某县药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公司经理。2003年4月,公司经报请上级批复同意,将本公司所属的养鹿场以24万元出售。收回现金24万元后,孙某将此款既未入公司财务账,又未存入公司银行账户,而是安排存在了公司职工李某个人名下。同年5月,  相似文献   

12.
法人独立性是公司的本质属性,在社团性缺失的情况下一人公司还能否具备法人独立性?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构成了一人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这需要通过分析社团性在公司制度中发挥的功能加以解答。现代法人制度的本质是责任独立,责任独立来源于公司的财产独立和意志独立;而社团性对内的制衡功能是公司财产独立的辅助性保障,是公司意志独立的基础性保障和辅助性保障。也就是说,法人性是公司的本质属性,社团性并非公司的本质属性,但却是公司实现法人性的重要保障。因此一人公司具备合法存在的理论基础,其制度设计仅需围绕着在社团性缺失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财产独立、意志独立乃至责任独立来展开。  相似文献   

13.
公司瑕疵设立,是指公司设立过程中形式上满足公司设立条件,但实质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从而使成立的公司存在瑕疵。公司在瑕疵设立之后会对公司法律人格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运用比较、综合考察等方法对英美法系的结论性证书原则与大陆法系的人格否认原则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态度及具体的制度安排,以寻求对我国立法上公司瑕疵制度建设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形象使公司富于魅力,因此,加强公司形象管理,建构公司良好形象,对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企图做好的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家美资公司担任人事经理的崔女士,因其在公司成立工会,公司便以她私自提供工会相关申请文件、冒充法定代表人签字、非法使用公司公章为由,解除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公司监事制度,仅以处理公司内部关系人利益为目标,并且片面强调财务监督职能,不能满足我国日益突出的加强公司监管的社会需求。公司监事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对公司外部相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监事机构应吸收外部利益人代表,并对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全面监督。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1999年7月20日,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由甲银行向乙公司提供贷款55万,期限自1999年7月20日至2000年7月20日。借款到期后,乙公司未归还借款本息,甲银行也未向乙公司主张权利。2003年3月12日,甲银行将对乙公司的上述债权转让给某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转让协议约定,甲银行就转让行为通知到借款人和担保人,并负责收回回执。2003年3月20日,甲银行依约向乙公司送达债权转让通知,告知乙公司双方合同项下的全部债权已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乙公司应向资产管理公司履行还款义务,原合同内容不变,并在通知中详细记载了转让债权的合同编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框架内,区分和界定了理论和现实中常混淆的三个概念: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和治理公司,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企业管理是公司既定产权结构下资本与劳动这两大生产要素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公司治理是企业产权分解后,公司所有者(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对立统一;治理公司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某种外部机制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公司治理决定企业管理的绩效,治理公司可以通过外部约束和监督保障一个积极、有效的公司治理与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公司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引起广泛争论的一个问题.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是公司乃"利益依存者"的公司;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对社会的回报和对公众的一定的补偿,有助于公司树立公众形象和自己的长期利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公司的公益目标与公司的利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不应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对雇员、债权人、顾客或消费者、所在社区和居民以及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45岁的刘女士到一家保洁公司应聘,保洁公司安排她到一家商场当保洁员。刘女士在为商场搞卫生时发生意外摔伤了,她要求保洁公司给她报销医疗费,并承担她养伤期间的生活费,保洁公司以她不是公司员工为由拒绝了。无奈之下,刘女士将保洁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保洁公司赔偿自己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