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共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徐心坦刘文渊清华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风雨中诞生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民族屈辱的印记深深刺激着清华师生的爱国之心,激励大家追求进步,寻求救国道路。19...  相似文献   

2.
军人出生的冯玉祥,崇敬斯文,酷爱诗文,喜交诗人。在其崇敬的众多文人中,对他影响甚深,神交甚久,但终身未曾谋面的,是重庆江津籍的著名爱国诗人吴芳吉。吴芳吉,重庆江津人,号“白屋诗人”。13岁时,以诗论文,在课堂上即兴写出1400余字的评判腐败政府外交政策的新体诗,文采飞扬,被誉为神童。1910年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学校发生美籍教师无理辱骂学生事件,他作为四川学生代表参与抗争,被开除学籍;1919年秋,应吴宓函邀,赴上海担任《新群》杂志诗歌编辑,时值新文化运动高潮,他创作并发表了《婉容词》、《护国岩词》等著名诗词。1920年在长沙…  相似文献   

3.
正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和革命烈士,湖北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人。自幼喜爱绘画,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22年到美国留学,学习绘画,希望"将来作一个美术批评家"。1925年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提倡艺术救国,认为"艺术就是改造社会底急务"。后来闻一多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先后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湖南,合并为  相似文献   

4.
走出夔门     
一 1919年9月。 15岁的邓小平离别家乡广安,乘货船顺渠江东下,来到了重庆。对这座著名的山城,长江上游的大商埠,邓小平是心仪已久了。但留法预备学校开学在即,不容他游览观光了。重庆留法预备学校设在市中心的夫子祠,即孔庙。在庙内的泮池边,建起了几间平房作为教室,没有学生寄住的宿舍,也没有运动场。学校管理比较松散,所有学生全部走读,食宿自理,上课自来,下课自去。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里,清华大学迎来了建校90周年。清华大学的90年,是与祖国荣辱与共、兴衰与同的90年,也是清华人为祖国的现代化不懈奋斗的90年。风雨世纪清华 谱写育人宏篇 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举校南迁,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事所迫又迁往昆明,定名为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北平原址复校。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清华…  相似文献   

6.
水木湛清华     
孙哲 《前线》1999,(11)
全球的大学和学院有近万所。提到中国的大学,就不能不提到清华大学。清华园是大师之园、教育之园、科技之园,清华大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共和国的骄傲。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系清王朝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以后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举校南迁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翌年又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1946年迁回北平清华园原址复校,发展成为一所拥…  相似文献   

7.
叶挺初识蒋介石,是在1919年,当时他刚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初到粤军担任第一师少校参谋,年仅24岁。蒋介石也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那是12年以前,他从这个学校被选派到日本陆军学校学习。当时清政府在日本设立振武陆军预备学校,蒋就是在这个学校就读,由陈其美介绍参加了同盟会。与叶挺见面时,他已经是参加过多次战斗的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了。不久又被提升为第二支队司  相似文献   

8.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伟大尝试。在四川,先进人物为推动留法勤工俭学的健康发展,先后在成都、重庆开办了留法预备学校。邓小平是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际进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的,在重庆一年的勤奋学习与参加爱国运动,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寻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这年2月,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同时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到1913年6月共有100多名学生前往法国。1913年孙中山领导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留法预备学校遭到取缔,吴玉章等人被迫流亡海  相似文献   

10.
革命生涯从上海开始 1920年8月27日下午3点,16岁的邓小平乘坐着"吉庆"号轮船从重庆启程,顺长江东下.9月5日,他和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83名同学到达上海.他们是第17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他们的到来,立即在上海引起了舆论轰动,许多报纸竞相报道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1.
留美科协成立始末○傅琳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解放,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于1949年6月至1950年9月,组织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留美科协为动员大批留学生归国、投身建设新中国的行列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对...  相似文献   

12.
5月13日,29岁的刘波在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网站公布的《宁波市管副职预备人选公示名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这代表他在20位年轻的市管副职预备人选中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离家到重庆 民国八年(1919年),我19岁,在成都留法勤工俭学会办的留法预备学校毕了业,考在第十名.考入前三十名的学生,官府发了400元官费作旅行法国的用费.我于阴历五月初一回到家乡.从五月初一到初五这五天,朋友请,亲戚请,我真是吃得一个痛快.  相似文献   

14.
辗转抵达 短暂留宿 1920年8月27日,刚满16岁的邓小平作为四川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毕业学生离开故乡,踏上前往法兰西的旅程。9月11日,他和同学们一起在上海码头登上法同邮轮开始远航。海上颠簸39个昼夜后,这批中华学子终于在10月19日抵达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成为当地一桩不小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前线文库     
《前线》1998,(7)
前线文库上海实行就业预备制所谓就业预备制度,是指在上海市城镇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青年(包括农村青年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或进城务工的青年),在就业前必须按要求参加1至3年或更长年限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未经培训或培训没有取得相应证书者,...  相似文献   

16.
吴玉章同志,在革命队伍中堪称老前辈、教育家、青年人的师表.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后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1915年,37岁的吴玉章与教育泰斗蔡元培等积极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举办留法预备学校和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造就了一批宝贵的人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筹组四川省国民党组织.国共分裂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到苏联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留美博士初露外交才干顾维钧,上海嘉定人。从小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899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两年后又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年8月赴美留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荣获文学学士、政治学硕士、国际法法学与外交博士学位。留美期间,由于才华出众、领导能力强,一直担任中国留美学生会会长。晚清重臣唐绍仪访美结束后到纽约看望中国留学生,顾维钧在欢迎唐的宴会上致词,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8.
党史之最     
《湘潮》1989,(9)
最早在湘发起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人 1917年10月,华容籍青年罗喜闻、戴勋等人在广州结识广东留法俭学会会长黄强,遂起留法勤工俭学之念。他们返回长沙后,筹备组织留法预备学校,后因经费、校舍无法解决,只好作罢。1918年2月,罗喜闻等人赴京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预备活动。不过,罗喜闻等主要是解决自身求学,所以未在湖南造成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河南省最早的一所主要学习外国语、为遣送青年学生赴欧美留学深造的专门学校。它从1912年9月创办,到1923年3月结束,共存在11年。它的成立、运作及其丰硕的教育成果,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科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一1907年7月28日,吴焕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紫云区箭厂河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一户殷实人家。亲兄弟5人,他排行第三,人称“三少爷”。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七,乡亲们又叫他“七相公”。吴焕先幼时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16岁考入湖北麻城乙种蚕业学校,1924年,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预备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底,经戴季伦、戴克敏介绍,在黄安七里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吴焕先开始投身于农民运动。1926年秋,在四角曹门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