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调了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这里,我就家庭美德建设提出几点看法。一、家庭美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的质量关系着社会的质量,家庭的文明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家庭的稳定和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乃至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在结构、功能、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显示出新的特点,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夫妻…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6日新华网发展论坛网友hkq发表文章,新乐市将领导干部家庭美德考核列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五个方面十三项内容。这些应该是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基本内含,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中国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做到而且也应该遵守的社会契约,那么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并担任社会管理之责的政府官员来说,就更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3.
家庭美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原始的细胞 ,它的道德水平也直接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及道德水准 ,因此 ,注重家庭美德建设对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一、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 ,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作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充分体现了我党的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所调节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社会分工中的行为规范 ,而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4.
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家庭道德修养陈必龙党员干部思想品德修养涵盖方方面面,家庭道德修养应是题中之义。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家庭道德水准,既是检验其思想境界、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也是反映其修养、廉洁状况的一个重要侧面。当前在有的干部身上存在的“宠妻”、“纵子”...  相似文献   

5.
张庆和 《创造》2002,(12):47-47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强有力的防线,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因此,家庭对教育子女上的特殊功能是任何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父母自身做起,从家庭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7.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社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 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进而推动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郭尉超  任福全 《前沿》2010,(6):27-29
家庭美德建设具有塑造个人品德、满足情感需要和促进社会整体文明发展的功能。当前,我国家庭美德建设的状况,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堪忧的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动员全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力量,努力探讨新时期家庭美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搞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和重要原因。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两大方面。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要强化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做到德智并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第5期((胜利油田党校学报》刊登王先霞的文章,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随之也出现了不少道德异化现象,在家庭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关系问题日益凸现。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家庭热点问题。2.家庭道德教育误区明显。家庭道德教育观念落后,重智轻德、重利轻义。父母最关注的是孩子成绩、作业,说最多的一句话是:“作业做好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在班里排第几?”把道德教育任务寄希望于学校,不明确家教的德育内容,认为“听话”即“德”。3.传统孝道面临挑战。大部分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代际关系错位明显。“尊老不足,爱子有余”,老人已成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视,子女对老人赡养重物质轻精神。4.邻里关系渐趋冷漠。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最终目的,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是家庭文明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近年来,郑州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的总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开展家庭美德建设,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在促进家庭文明的进程中推动了郑州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提高家庭生活品位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通过组织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家庭社区文化活动,把思想教育工作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帮助群众提高家庭文化生活品位、陶冶思想道德情操,营造…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确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在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上的行为规范,是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也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6):51-51
当代中国需要重建家庭价值。 家庭.及由家庭扩展而形成的家族、宗族.作为古典中国的基本社会单位,在儒家思想中被置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在现实中.家庭、家族是一个相当有效的社会保障组织,父母教养子女,子女侍奉高堂,家人、族人相互支持,解决了个人民生基本难题。  相似文献   

15.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同志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的和睦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好家庭精神文明势在必行。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家庭中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夫妻同心、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是创建幸福家庭的先决条件,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2,(12):24-2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妇联组织应如何发挥优势,推动家庭美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妇联一直在积极实践和探索。一、与时俱进,发展家庭美德的时代内涵新时期家庭美德建设应有什么时代内涵?应怎样推动它与时俱进地发展?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如好丈夫、好妻子的标准是什么,新时期好母亲的标准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怎样的家庭道德规家庭美德建设工作研讨会专版■范?我们通过登报、开座谈会等让群众各抒己…  相似文献   

18.
莫文斌 《湖湘论坛》2007,20(6):72-7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建设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明确构建"和谐家庭"的意义,分析家庭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燕庭全 《开采》2002,(2):45-46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中,敬老就是要孝敬父母。从古至今,这始终是家庭伦理规范中量基本的一项内容。人们都会认同这样一种观念:无论在哪个时代.是否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是衡量一个人素养的基本尺度,也是判断家庭和睦程度的重要依据。由此推论,敬老并非个人之事,特别是我们在逐步跨入老年社会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黄启在全国上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际,我们广大妇女同胞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妇女作为半边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家庭美德建设方面,更应有大的作为。一、家庭美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