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芸 《今日浙江》2011,(20):60-60
人的修养,是一种内心的功夫。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局面,许多人不重视自我修养,有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心态浮躁,一小部分滑到了错误的边缘,有的甚至跌进了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各式各样的表象之下,根源却只有一个,即没有守住心中的底线,放松了以个人修养为基础的自我监督。  相似文献   

2.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这一高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精神支柱""精神的脊梁";底线是高压线,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守住了底线,就守住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线、就守住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党员干部在高要求和守底线之间有广阔的活动和发展空间: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恪守党纪国法巨大的精神力量;用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不断取得修身律己新成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决胜全面小康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的修养,也就是“官品”,是一个拾阶而上的动态过程。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是提高领导干部“官品”的必由之路,是“慎独”和自律的基本功,也是一个领导干部终生的德育课程,要做到“四自”,是一种修养的境界: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要“慎独”     
要“慎独”刘保富慎独”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其独也”即“慎独”,意思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引用过“慎独”一词,他要求,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  相似文献   

5.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闻,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活动时,有做坏事的条件,做后也不会被人知道,依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也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境界高  相似文献   

6.
正守住做人底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党员干部要做一名正人君子,敦实、厚德、忠义、诚信,加强自身党性和道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坚守做人操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离低级趣味,提升个人品质和内在修为,做一名有思想、有觉悟、有品位的党员干部,做到坦坦荡荡,忠诚干净、实实在在。守住交友底线。作为党员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家庭道德修养陈必龙党员干部思想品德修养涵盖方方面面,家庭道德修养应是题中之义。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家庭道德水准,既是检验其思想境界、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也是反映其修养、廉洁状况的一个重要侧面。当前在有的干部身上存在的“宠妻”、“纵子”...  相似文献   

8.
吴绍丽 《湖湘论坛》2001,14(5):30-32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于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思想之际,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一书倍感亲切,尤其感到该书所阐明的思想意识修养问题与“以德治国”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感到重新学习和研究刘少奇《论修养》一书,对于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论修养》对共…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应当加强自身修养 ,要学会做“官” ,更要首先学会做人 ,增强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能力 ,既讲党性原则 ,又要体现感情和信任 ;保持高尚的人品和格调 ,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2)
正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纪先于国法,党纪严于国法。党员干部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带头遵守国家法律、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思想防线不可松懈,法律红线不可逾越,道德底线不可突破,纪律高压线不可触碰。增强"慎独"意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从理想信念、思想作风和道德情操等方面,不断加强廉政修养,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加强廉政修养,一是要常修为政之德,做到执政为民;二是要常思贪欲之害,做到警钟长鸣;三是要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公正清廉;四是要常谋务实之事,做到躬身力行。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青年党员干部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自身的政德建设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切实加强高校青年党员干部的政德修养,建设一支政治强、思想新、工作实、作风正的高校党员干部队伍,是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当前极为重要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国上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能否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好各项工作,前提和关键在于其品德修养、在于其宗旨意识、在于其服务能力。因此,我们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定位在提升品德修养、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上,要求党员干部“六做到”:一要做到“公”。所谓“公”,是指公道正派。公道正派反映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交往和社会稳定的一项最基本的品质要求和行为准则。培养独立正直的思想人格,树立公道正派的思想作风,保持坚定操守的高尚境界,一直…  相似文献   

14.
传统儒家慎独学说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慎独是传统儒家提倡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也可以指经道德修养后达到的一种道德境界。自儒家慎独之说形成以来,便为历代学者极力倡导,尤其为宋明理学家所看重,不少学者对其探赜索隐,阐幽发微,由慎独之说凸显心性之学的精微与圆熟。现代学者也对“慎独”予以关注。台湾学者韦政通先生说:“现代人恐惧独处,是一种很普遍的病,传统的慎独工夫,极有助于克治此病。慎独不只是一种修养工夫,也是自我培养智慧的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参见韦政通编著的《中国哲学辞典》慎独条,台湾水牛出版社1993年版)本文旨在对传统儒家慎独学说进…  相似文献   

15.
汪洪 《理论月刊》2005,(11):17-18
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而党员干部的人格修养又是事关这一建设成效的核心问题之一。江泽民的共产党人人格修养观包括:人格修养是共产党人坚持党性原则的内在素质要求;用传统文化涵养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用党的优良传统锻炼党员干部的意志品格;在实际工作和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提升共产党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罗志军指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清廉自守、严格自律,守住政治底线,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还是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不能认清形势、存在侥幸心理、玩点小心思、弄点小伎俩,不能守住"干净"的底线,在贪污腐败方面不收敛、不收手,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探究其原因,有助于警醒党员干部。为何"干净"的底线失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手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而言,则有着相同的内心轨迹。首  相似文献   

18.
蔡建军 《前进》2016,(3):60-6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提出,要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这既是党员干部秉承政治操守的题中之义,也是锤炼党性的必然要求。高标准与守底线辩证统一、不可割裂。高标准是"灯塔",彰显引领作用;底线是"堤坝",具有规制功能。守住底线的根基在于坚持高标准。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错把底线当成高标准,心中无信仰、肩上无担当,钻政策的空子、找法规的漏洞,就迟早会突破底线。底线是从政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捉。  相似文献   

20.
"慎独"是我国传统儒学重要的道德范畴,"慎独"与儒学反求诸己的修养功夫、合内外之道的伦理学以及超越而神圣的人格境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是一种集本体论、心性论、德性论和功夫论为一体的整体德性体系。"慎独"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主要以《中庸》、竹帛《五行》为文本,分别从身心关系、人伦关系、天人关系的三个层面详细解读"慎独"思想所蕴含的个人修养境界、伦理道德境界和神圣宗教境界,并试图以基督宗教为参照,总结出儒学"慎独"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